虽然我还没结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觉得自己离准妈妈、新妈妈这样的群体越来越近了。每次看到新闻或者文学作品中展示的母亲们悲伤痛苦的故事,就会反问自己将来能不能待好自己的另一半。
由于工作的原因,生活中很难接触到这个特殊的女性群体,所以之前对相关的知识了解的也不多。最多就是在和家姐或我的一些女性同学朋友聊天中,了解到一些怀孕生产和哺育孩子的经历。虽然没什么代表性,但是通过和几个人的聊天,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男性角色在整个过程中都近乎缺失,帮不上什么忙。而有时帮不上什么忙还是好的,总比争先恐后的帮倒忙强。
我的一个女同学,预产期是今年二月底。之前我把偶然看到的一个介绍无痛分娩的科普视频发给她,以备不时之需。到三月底我再问候她的时候,她微微叹气。回忆说当时在待产房疼了一天一夜,就是生不下来。等开到三指,她疼的实在受不了了,要求打麻药,婆婆和丈夫还颇有微词,觉得她不够坚强,话里话外埋怨她为什么忍不过去,又担心可能会影响孩子智力等等。
都这个年代了,还张口闭口不人为干预的顺产对胎儿最好,完全把产妇的死活踩在脚下,这样的丈夫和婆婆有没有人性?可能婆婆当年生产的时候医疗条件有限,想干预也没法干预,只能咬牙忍痛使劲生。现在看到有了可以缓解的医疗条件,首先想到的却是“我当年生的时候balabala,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娇气balabala”,这样的婆婆就属于自己过的不好也不让别人好过的人。
其实自古以来,医学一直都只是发挥着“偶尔治愈,经常协助,总是安慰”的作用,真正起到的效果的时候比大家想象中要少得多,包括现代医学。所谓无痛分娩,其实也不是完全无痛,通过像脊柱滴注麻醉药,可以在生产过程中缓解部分疼痛,而由于适用范围有限,对于开三指之前的阵痛,和生产后的宫缩,麻药都是无能为力的。这也是现代医疗除了卫生条件和胎儿保温以外,能对妇女生产所做的为数不多的贡献了,却依然要受到传统观念的诟病。
人性经不起考验,别问保大人还是保孩子。
去年和一个女性朋友闲聊,谈到她带孩子的日常时,她抱怨说想和老公离婚。女儿还不满周岁,婆婆与他们夫妻同住,名义上是帮着一起照顾孩子。但是一日三餐婆婆要么是去别人家吃饭,要么是只做自己的,从来不给儿媳妇和孙女做饭;我朋友做饭的时候,孩子就放在摇篮里,婆婆也从来不帮着照看,最多就是打扫打扫家里。老公晚上的应酬越来越晚,酒喝的一点不少,回家最多逗逗孩子就睡了,夜里孩子哭闹被吵醒了,也是对媳妇满腹埋怨。婆婆感冒生病了,为了不传染给孙女,让我朋友带着女儿回娘家了,这其实也没什么,不过一个月过去了,病早就好了也不张罗让我朋友回去,这就不合适了。还有重男轻女的问题,瞧不上我朋友工作和家庭的问题,有车不让我朋友开,留着婆婆自己用,专让她打车的问题等等,苦水倒了一车。
虽然我知道她说的离婚是气话,但本着“自古劝离不劝合”的原则,我当然是劝离了。现在她可能也熬过了最难的阶段了吧,婚当然是没离,继续凑合过着呢。
《坡道上的家》这本书里讲到的新妈妈遇到的很多问题和苦恼,特别是在面对孩子没来由哭闹时候的不知所措以及面对丈夫和婆婆时的巨大压力和无法疏解的负面情绪,让我都觉得心里特别沉重。
相比于日韩,中国的女性地位相对还高一些,但现在同样很多家庭都是丧偶式育儿。吃喝拉撒,全找妈妈,爸爸只是充当下班回到家里逗弄孩子的角色,孩子笑了他抱起来,孩子哭了推给妈妈;孩子作业不会了“问你妈去”,考试考好了“真是爸的好孩子”,考试要是考砸了,“都是你妈惯的”或者孩子屁股打开花;让他干点活儿,他说自己在外面赚钱养家如何如何辛苦,妻子向他抱怨自己累,他说“别人都这样怎么就你事儿最多”。
也许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妻子对此习以为常,觉得理当如此。
是什么样的压力才能逼得一个母亲出现幻觉而失手淹死自己的孩子?每个新妈妈都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巨大“恶意”,虽然大部分人都能扛过来,但也有人被击垮了。
读这本书的过程,其实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我也要自问一句,“我将来要怎样做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