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注定站不到台前,为什么不选择退半步到不那么光鲜的幕后!
小时候不太能够看到远方,眼球里只能装下好吃的好玩的和想要的,一旦得到满足便觉得拥有了全世界。那时候的自己及其容易满足,在盛夏里被奶奶拉到农田里几片叶子挡着一瓶水就能坐到晚上,自娱自乐也有种不能抑制的开心成分。一年能买两套衣服就能幸福到眩晕,假使再买来想要的玩具更是奢侈至极。那时候没有辅导班更没有多余的钱去上辅导班,学习从来都是一种方程式结构的通关游戏,没有人能看着课本去教你识字也没有所谓的因材施教,你的聪明与否直接决定了你能否跟着老师学会新的知识,那时候唯一可以拿来当特长的大概只有体育,原因大概是不用花钱每天到小道上跑跑就可以。当时外语课刚刚流行,每人发本外语书但从不学外语,考试的时候老师会把答案写到手心里给同学们抄,理所当然的外语成绩也从未被当作成绩计入总分。当时对成绩对学校对学历还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大家都在上学,所以我也必须上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上学的态度似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排斥到后来越发的觉得上学是一件还不错的事的转变。或者我们越来越觉得知识是一种无止境的存在,没有上线,没有固定公式,当接受的知识达到一个台阶之后会发现这种知识我们只是了解了他的表层意思,所以有了向更深层次学习探讨的欲望,当我们越来越觉得我们知道的越来越少我们学会的越来越少的时候,我们的求知欲就会不断的膨胀,向着更深层次的土壤扎根生长。
后来,我们开始想要找一份还不错的工作,我们开始向往那种最光鲜的力量,想要到想去的远方走一走,想要到不曾见过接触过的地方去感受,最终在现实的天空笼罩之下,我们不得不接受各种负面能量的扑面而来放肆席卷。大城市不适合你,你的学历能力还撑不起你的梦想,你知道社会有多密集的人际关系网支撑吗?你知道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吗?你能接受那种从零开始的艰难吗?你的年龄还允许你胡闹吗?各种质疑的声音纷沓而至,仿佛自己要选择的路是一条没有光亮的黑洞。
于是,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份在所有人看来都不那么无理取闹的工作,在那座小城里安分的成长,暂时将梦想搁浅在海岸之上。但那颗悸动的心还未停止对远方的向往,想尽办法想要尝试,想要经历,想要证明自己可以!可是走进拥挤的人潮你才发现自己选择的这条路似乎如他们形容的那般艰难,但在选择的边缘,在分岔路的支点,你还是想要走那条不怎么好走的小路而放弃那条已经被修好的平坦大道,你觉得年轻就有无限种可能,就有无限种机遇,就是资本。可是你忘了,忘了父母已不再年轻,忘了他们需要有人照顾,忘了你身上肩负的不再是自己而是整个家庭的责任,忘了生命的短暂,忘了那些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如果你的选择会造成诸多的连锁反应,如果你的选择架构在亲情的支点之上,如果你的选择可能会成为你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你会怎么选?
需则欲,情则许。因为有所需所以有所欲,因为有所情所以有所许。面对选择,后悔或许比遗憾来的更直观。后悔是你对当时自己选择的全盘否认而遗憾则是没有把事做到圆满少有缺憾。任何高楼的建立都需要稳重的根基,既然注定有所阻截为什么不选择填满不必要的遗憾为梦想的大厦做好驻扎。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就像一双很漂亮的水晶鞋你很喜欢想要得到,但你的脚穿不进去要想穿上必须截掉脚趾。显然不管你如何选择那双鞋于你而言虽然漂亮万人仰慕但都是不适合你的。同样的,你所追求的一定是适合你的吗?如果注定到不了你想要的远方,为什么不选择退让散发永恒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