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考完试,就有家长说:“我家孩子太粗心了,把简单的题做错了,把难的反而做对了。”
有家长说:“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太粗心,每次总有那么几道不该错的做错了。”
还有家长说:“我家孩子要是再细心一点,肯定能考个好成绩!”
从我孩子身上可以看出几点,低年级的孩子没有粗心,原因很多!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低年级孩子不会检查试卷,他们就像门洞里扛竹子,直进直出,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第二:低年级孩子普遍无法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口到,有时嘴里说的是2,手里却写的是3,其实答案就是2。他们感觉不到自己错了,也不会检查。
第三:低年级孩子,由于身体各个器官处于发育完善期,会存在视觉、听觉等各器官的差异。同样的问题,有的孩子听一遍就能明白,有的孩子可能需要几分钟的反应,有的孩子看到几加几就是几加几,而有的孩子就是会看错。
孩子手眼协调不太好的话,就会出现眼、手、口不统一的现象,这就需要家长平时多注意观察,多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性,用筷子抓一些微小的东西,并且让孩子大声数出来。
第四:低年级的孩子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专注力不够的情况,上课听着听着就走神了,被外面的声音吸引了或者开始玩手指头橡皮等。
第五:低年级孩子没有掌握答题技巧,他们不会有选择性的做题,一方面是孩子识字量不大,需要跟着老师读题的节奏,一方面如果遇到难题,孩子想一会就会浪费一定的时间,老师会根据考试时间和大多数孩子完成的情况把握节奏。如果孩子因为上一道题耽误了时间,无法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心里就会紧张,带着这样紧张的心情,可能会的也不会做了,这可能就是家长说的“不该错的错了。”做完他们也不太会检查,就会出现漏题、错题现象。
第六:有时老师为了让孩子养成自主读题的习惯,这对于平时需要家长帮助读题的孩子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自己无法独立完成考试,即使会的题可能因为题意没有理解就会做错。所以,不是孩子不会,是孩子无法独立完成。
第七:特别数学,可能因为孩子的概念不清,数感不太好,数学思维没有建立起来,遇到题目不会提炼有用信息,只凭记忆在解答。记住了就做对了,没记住就错了。这需要家长多用数学语言辅导。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一次考试,家长不应该只盯着分数,孩子没考好,一句“你也太粗心了”把很多真正的原因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蔽之了。
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坐下来跟孩子认真做好卷面分析,从第一道题开始,跟孩子一起讨论,这道题对了是怎么做对的,错了为什么错了?是没看清楚还是不理解意思还是没记住?数学是思路错了还是计算错了?语文是字词没掌握还是拼音没记住。一定要找到原因帮助孩子理解,然后改正。特别有些对的题更有隐蔽性,孩子这次做对了也许只是蒙的,下次遇到了也许就错了。所以,卷面分析一定要认真对待。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考试就像照镜子,是平时学习的体现。课堂一分钟课后一小时,如果孩子课上不认真听讲,课后即使花一个小时补,不见得有效果。家宝有次感冒耽误了三天,后来无论做卷子还是做作业,总有一些似是而非,好像理解了好像又不明就里的感觉,孩子很困惑。所以,认真听讲是孩子首先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但有很多孩子上课就是专注力不够,这该怎么办呢?
第一:家长平时注意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孩子在看书、玩游戏、跟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尽量不要打断。事先做好约定,约定时间到了,如果孩子还在兴头上,可以适当延长时间。在此期间尽量不要过多打扰孩子。
第二:孩子在写作业时,不要一会给吃的一会给喝的。在写作业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吃好喝好上完厕所、削好铅笔、收拾好书桌、摆正好要写的作业、复习一遍作业内容、复习一下当天的课程内容。开始一项一项去完成。哪怕认真地写两道题三道题,家长及时给予鼓励,相信孩子下次会做五道题六道题,先不要管对错。首先培养孩子认真对待作业的态度。
第三:跟孩子做好约定,如果今天的作业能按时完成会有相应的奖励。至于奖什么由孩子说出来然后跟家长一些商定。家长如果答应了必须要信守承诺,这样孩子就有信心去完成。
第四:如果写作业比较专注的孩子可以适当提高要求,让孩子把每次写作业就当是一次考试,大概固定的时间段内完成作业,并且做完自己再检查一遍。可以告诉孩子,不会做的别耽误时间直接做下一道,在检查时再提出来可以跟家长讨论,一起查找资料。
第五:平时一定要帮助孩子完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平时多引导孩子看书、识字、自己读题目。哪怕错了,也没关系,鼓励孩子,让孩子单独去完成作业,哪怕这次的作业完成得很糟糕也要对孩子说:“宝宝,你终于可以自己完成作业了,爸爸妈妈为你的独立而鼓掌,你真的长大了。我们相信下次你肯定比这次做得还好,不但会独立完成作业还会完成得很出色。我们做做看吧!”在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下,孩子慢慢养成了自主完成作业的习惯,当能独立完成作业,并且还完成的不错时,考试成绩一般不会太差。
孩子还小,必须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去陪伴,也希望每位家长能透过考试这面镜子发现孩子分数背后真正的原因,帮助孩子、锻炼孩子、提高孩子。而不是一句:你怎么这么粗心或者怎么这么笨?无视孩子的无助和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