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检大观园之后,晴雯被逐了出去,一旦离开了怡红院这样一个软玉温香的贵公子宅院,物质条件的差距马上就显现了出来,只能睡在“芦席土炕”上,喝的那个茶,差到贾宝玉都认不出是茶来:
晴雯道:‘阿弥陀佛!你来得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宝玉听说,忙拭泪问:‘茶在那里?’晴雯道:‘在炉台上。’宝玉看时,虽有个黑煤乌嘴的吊子,也不像个茶壶。只得桌上去拿一个碗,未到手内,先闻得油膻之气。宝玉只得拿了来,先拿些水,洗了两次,复用自己的绢子拭了,闻了闻,还有些气味,没奈何,提起壶来斟了半碗,看时,绛红的,也不大像茶。晴雯扶枕道:‘快给我喝一口罢!这就是茶了。那里比得咱们的茶呢!’宝玉听说,先自己尝了一尝,并无茶味,咸涩不堪,只得递给晴雯。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下去了。”
这时的贾宝玉除了感慨一番之外,就只跟晴雯完了一些儿女私情,比如交换身上穿的袄儿,晴雯把自己长长的指甲剪下来送给宝玉做留念,似有诀别之意了。
而此后,晴雯跟贾宝玉真的就是“从今别过后、阴阳两相隔”,“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的晴雯竟然因为被逐之后、碰巧又生病,就此一命呜呼了,正值青春妙龄的姑娘从此烟消玉陨。
每读至此处,总是忍不住想问一声,贾宝玉为何不伸出援助之手?
当时的晴雯只不过是被逐出了大观园,又没有犯下必死之罪,贾府也没有要继续惩罚晴雯之意。贾宝玉如果稍微花点钱,给她请医生治病,再给点生活费,晴雯完全不必死、也不会死!
可惜,贾宝玉除了去看了她一次之外,最多就是问问身边的小丫头,袭人有没有派人去看望晴雯,其他的就任由晴雯自生自灭了,大撒把、不管了,然后贾府里一大家子人过自己的中秋节去了。
过完了中秋节之后,晴雯终于熬不住,死掉了!
然后,贾宝玉晚上回来作了一篇《芙蓉女儿诔》,来祭奠晴雯,然后就完事了……
当然这篇祭奠晴雯的文章,文采斐然、锦心绣口,自是不必说的了,贾宝玉的才情还是相当可以的。
不过让人疑惑的是,既然有如此深情,为何不伸出援助之手,拉一把被逐之后、碰巧又生病的晴雯呢?这不比人死之后,再空悼念的强得多吗?——此是俗念,完全不是著书之人所想的了。
晴雯还远不到病入膏肓的地步,只是病中无人照料、又饥又渴,最后才惨死的。
彼时,贾宝玉手上有钱、手下又有很多下人,完全可以承担起照料晴雯的责任,却偏偏只管闯祸、不管援助!
——贾宝玉,果真是个祸胎啊!
“祸胎”这个词,是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亲口跟第一次来到贾府的林黛玉,介绍自己儿子时,用到的一个词,所谓的“知子莫若母”,诚不我欺也。
有人说,贾宝玉当时年纪小,不懂得照顾人。那么贾宝玉当时到底多大呢?
其实,书里是有暗示的,就在当晚写《芙蓉女儿诔》的那天,白天的时候,贾宝玉还陪着父亲贾政写了《姽婳将军词》,作者通过在场众幕宾之口,点出了贾兰已经十三岁、贾环已经十五岁。
我们知道,贾探春是比贾环还要大的,而贾探春管贾宝玉叫哥哥,所以此时的贾宝玉最少也是十八九岁、二十岁左右。
早在《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就跟袭人“初试云雨情”,已经懂得人事了,当时最小也应是十四五岁;那时候的贾兰还是个很小的孩子呢,现在都十三岁了。
可见这个时候的贾宝玉,年纪也肯定不小了,心智应该也已经成熟。
由此可知,贾宝玉面对晴雯遭遇的不幸,不伸出援助之手,是不为也,非不能为!
此刻也不必苛责贾宝玉这个戏中人物,毕竟背后还有一个无所不能的作者,真正不救晴雯的不是贾宝玉,而是作者曹雪芹。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在其《红楼小讲》中,提到红楼有两条线索,分别在两位主要人物身上展开,即王熙凤身上牵着“家亡”、贾宝玉身上牵着“人散”,合起来就是“家亡人散各奔腾”“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看过了周汝昌老先生的这个见解之后,就能很好的理解,为什么贾宝玉不救晴雯,而眼睁睁的让晴雯“抱屈夭风流”了。
原来,从现实的常理来看,二十岁左右的贾宝玉已经完全有能力拯救晴雯,起码不至于让晴雯马上死去,但是作者给贾宝玉这个角色安排的人设,就是要让贾宝玉眼睁睁的看着身边人一个一个,死的死、散的散,做她们的见证者,而不是拯救者。
借由贾宝玉之眼,让读者看到这些悲剧,具体是如何一幕幕上演的,进而营造出“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氛围,让人生警醒之心、悟色空之意。
所以,面对晴雯之死,不是贾宝玉主观上不想去拯救、不想去援助,而是幕后的作者故意有此安排。
至此,也不必再叹“多情公子空牵念”,怪只怪,作者给贾宝玉的人设如此,一个“祸胎”而已。
然则,此一“祸胎”,究系谁出?又是谁的责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