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中心主题是情境领导力,讲述了何时授权让他人代为领导,何时提供支持,何时直接领导,如何辨别适合每个人的不同领导风格等实用的领导方法,可概括为“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四大基本领导风格
领导风格是你试图提升下属业绩时行动的方式。它结合了两种行为:指导型行为和支持型行为。指导型行为是清楚地告诉下属要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然后密切监督他们的表现;支持型行为则是倾听下属的想法,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支持并给予鼓励,促使他们参与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过程。根据这两种行为不同的比例组合,领导风格基本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指导型。领导者提供具体指导,密切监督任务完成进展。
第二类:辅导型。领导者不但给予指导,密切监督任务,还解释说明决策、征求建议、支持所有进步。
第三类:支持型。领导者支持下属为完成任务作出的努力,促进任务顺利完成,并分担他们决策的责任。
第四类:委托型。领导者将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责任都托付给下属。
在使用某种领导风格以前,往往需要通过管理对象以往的表现,对其绩效或业绩进行评估。一般地,对员工有两种判断维度,技能与责任感,前者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后者是信心和积极性的综合体现。二者之间的搭配组合,可以用来判定员工的发展水平,进而判断应对其采取哪种领导风格。
需要注意的是,优秀的人才不会从天而降,作为领导者,往往需要培训手下,让他们成长为优秀的员工。记住,人人都有达到巅峰的潜力,作为领导者,需要知道潜力在何处,并将其完全挖掘。
指导型风格适用于管理技能不足,但有热情、责任感强的下属。为了促使这类下属开始行动,经理人需要提供知道,并且经常回应他们的需求。
辅导型风格适用于管理具有一定技能,但缺少责任感的下属。由于这类下属仍然比较欠缺经验,所以他们也需要经理人的指导和回应。同时,他们还需要经理人的支持和赞许,激发他们的自豪感,需要通过参与决策促使他们找回责任感。
支持型风格适用于管理具有相当的技能,但信心和积极性欠缺的吸收。这类下属不需要多少知道,因为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技巧,但经理人必须向他们提供支持,以此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委托型风格适合管理技能高超,责任感强的下属。这类下属能够,也愿意自行着手完成项目,几乎不需要经理人的监督和支持。
情境领导
不同任务下,对同一员工采取不同的方法
当员工的技能与责任感改变时,要改变自己的领导风格。员工的发展水平要视具体任务或目标而定,不同的任务或目标下,同一个员工的发展水平也可能不同。
开发技能与激发责任感
随着员工的发展水平从D1提升到D4,经理人的领导风格应从S1(指导型)逐渐转变为S4(委托型)。使领导风格发生变化的就是一分钟管理的第2个秘诀——一分钟赞美。为了开发技能与激发责任感,应当遵循以下5个步骤:①向员工说明要做什么;②向员工展示要做什么,做出行为表率(了解评估好的表现的标准),①和②都属于一分钟设定目标的环节;③让员工尝试;④观察员工表现,发掘闪光点;⑤赞美员工进步。如此,赞美就能帮助员工从原来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当然,如果员工的表现不佳,经理人需要返回第一步,重新设定目标;如果员工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培训却丝毫没有进步,那么,就该和他谈谈职业规划和企业的离职安排了。
扭转绩效不佳问题——一分钟训斥
训斥不是培训的工具,而是处理下属积极性和态度问题的方法。因此,对处于D1和D3发展水平的下属,不必考虑一分钟训斥,而对处于D2发展水平的下属偶尔可用。
只有在表现优异的下属对自己的工作萌生了消极的态度时,训斥才会真正帮助他们迷途知返,但前提是已经掌握了事实并发现员工没有任何情有可原之处。有时,表现变差可能源于信心减少,也可能下属认为工作比预期的更复杂棘手。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那么不该训斥了事,而要提供支持、给予鼓励,如果必要,还要进行指导。如此,对下属选用的风格,可以沿着表现曲线(S4→S3→S2→S1)逐级后退,即由委托型转变为支持型,如果结果还是没有改善就改为辅导型。但是,切勿直接由委托型直接变为指导型。如果该下属表现不佳事出有因,你就要坚定不移地运用委托型风格。
情境领导与一分钟管理总结
目标:保证下属的表现在起步时方向正确,使经理能分析下属表现良好所需的技能与责任感(发展水平)
赞美:推动提升下属个人的发展水平,使经历可以逐步改变自己的领导风格,由指导较多的指导型风格,转变为指导较少的风格,由支持较多的辅导型和支持型风格,转变为指导与支持都减少的委托型风格
训斥:旨在扭转下属表现不佳的局面,它可能意味着经理不得不逐渐由指导与支持较少的委托型风格,变回支持较多的支持型风格,或者指导较多的辅导型与指导型风格
合作
情境领导的理论用于实践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经理与下属合作共事。
合作的第一步是设定目标。经理人与下属各自确认目标后需要就目标达成一致,共同提出3~5个关键的工作目标,以及为每个目标设定今后3~6个月的绩效标准(判断工作表现好坏的标准)。这些目标要符合SMART原则。SMART原则:S代表明确性(Specific)和可衡量性(Measurable),是指目标应该确切表明谁是负责人;M代表激励(Motivating),设定目标激发员工自身的积极性;A代表可实现性(Attainable),目标必须是合理的;R代表相关性(Relevant),如果一个目标涉及提高整体绩效的活动,它就具有相关性;T代表可追查性(Trackable),经理人需要启用一套保留记录的系统,用它追查过往的绩效。如果大家对某个目标存在分歧,即使通过沟通对话也无法消除该分歧时,那么就根据黄金规则做出决定(老板说了算)。
合作的下一步就是,经理人与下属分别就目标分析(下属的)发展水平,以此判断需要采取的领导风格。此过程中,双方的表达机会不能相差甚多。如果存在分歧,则要由下属的直接汇报结果决定,但双方必须在一个月后重新审视下属表现并完全接受出现的结果。这样,一个月内,下属也许会拼命工作以证明自己的发展水平。
明确了发展水平后,则需要确立领导风格。但领导风格只是暂时的,此后经理人需要帮助下属逐步凭个人实力立足,学会自我指导与激励。此时,若采用委托型风格,则下属负责主要沟通,有需要时寻求经理帮助;采用支持型风格,则双方需公布各自日程安排,共同挑选合适的时间、地点、方式等了解工作进度,称赞下属的进步;采用辅导型风格,则经理主导沟通方式、频率等事项。在经理与下属的合作过程中,只要下属不断进步、开发技能,经理的领导风格需要不断改变以适应员工发展水平,直至变成委托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