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本书讲什么?
这是一本从心理与情感层面讲述教养之道的书。所谓“觉醒”,意味着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保持清醒,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和应对它,而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因此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要依从他们的本性,接纳他们的本真。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是教育的真正开始。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二、这本书怎么讲?
在试图提炼本书内容架构的时候,我遇到了难题。此书用了17个章节阐述,而内容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逻辑关联,既没有按照通常的why、what、how展开,也没有按照时间/知识模块展开。我试图找出各章节背后潜在的关联,无果,索性罗列出如下章节标题。
第1章 一个真实的自我
第2章 生育儿女的精神起源
第3章 孩子无需事事征得认同
第4章 对自负感发起冲击
第5章 孩子“带我们长大”了吗?
第6章 生活的智慧
第7章 贯穿一生的挑战:幼年期与“可怕的两岁”
第8章 从主角变为配角:父母在孩子学龄期的精神拓展
第9章 为人父母的迷乱
第10章 摆脱旧日创伤,做健全的父母
第11章 真实基础上的家庭
第12章 平凡的奇迹
第13章 放下那些伟大的期望
第14章 在孩子的生活中创造觉醒的空间
第15章 让孩子与当下紧密相连
第16章 如何应对孩子的错误?
第17章 雄鹰的两扇翅膀
三、这本书对我的启示
我是带着孩子们看牙医时启读此书的。原本预约上午9点的号,却等了一个多小时,两个孩子坐立不安,不停问我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我说不如大家各自看书,于是拿出了这本书。
作者萨巴瑞是一位美丽的心理学博士,出生于印度,生活在纽约。这本把东方正念思想和西方心理学理论融合的书很好地安抚了我,让我在喧闹的候诊室里心平气和,并深刻地意识到:孩子不仅是与父母平等的个体,更是父母人生路上的精神旅伴。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在精神与精神层面发生,我们与孩子在当下的每时每刻共同成长。
及至我把全书细细看完,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原因是或许作者太希望通过此书传递人生哲学,以至于围绕每个章节的观点都有大段的论述和大篇的延展。比如:
作者既想告诉我们,父母为什么不觉醒,又想告诉我们,孩子如何让父母发现自己的不觉醒,以及孩子如何使父母觉醒,父母如何学会觉醒的教养之道。文中穿插着不少作者亲身经历和心理治疗的个案,用以佐证觉醒的教养方法不是简单的操作工具,而是一整套人生哲学。作者还非常有耐心地通过具象化的言语,帮助读者强化对应的育儿理念。比如:
看完每个章节之后,我对其中的理念有深刻的印象,特别对那些具象化的言语,感同身受,但对整个章节的主题却越来越看不清。全书读完,我有点困惑,自己到底是在看一本正念的书,还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书,亦或是亲子关系、育儿的书。作者希望融合这些内容,但我却时不时看到其中的断点、交叉,无法整合提炼作者清晰的观点。
这种感受让我有点好奇,为什么?
直到我翻阅了作者2022年最新出版的觉醒第三部——《女性的觉醒》,似乎找到了一些线索。
在这本新书中作者深刻地剖析了自我以及自己的婚姻、家庭。在其描述中,可以追溯到在2013年出版《父母的觉醒》之时,作者正致力于成为完美的母亲、完美的妻子。此后,随着作者越来越失去自我,完美坍塌了。最终,作者亲手打破了自己的讨好型完美人设。
至此,越来越接近真相。个人推断,在写作《父母的觉醒》的时候,作者开始觉醒,不仅仅是作为母亲角色的觉醒,更是作为个体自我的觉醒。但作者当时的觉醒可能是建立在完美人设基础上、停留在意识层面的觉醒,依然是不确定、不坚决的觉醒。所以在文中,作者会反复陈述自己的理念,并以讨好型人格的习惯(作者自评),辅之以大段长句的解释,来证明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理念。
此时此刻我对作者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共情。当我们的表达冗长迂回的时候,很可能是自己还没有想通透,或者有许多顾虑的东西包裹在思想内核之外。但这种表达虽不完美,却真实可贵。因为它们体现了自己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成长。
或许,这也是我阅读觉醒系列最大的收获——与一位同龄女性共同觉醒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