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浩浩是个悟性很高的孩子,题目不会做,稍微点一点思路,他就能做出来。
语文很好,表达能力很强,所以数学难题只要讲一遍,他都能自己流畅表达出整个解题过程。
然而,他的妈妈最头疼的就是他粗心的毛病。特别是在数学计算方面,因为粗心,本来知道怎么做的计算题,他总是出错;因为粗心,审题的时候不是运算符号看错就是小数点漏打。
所以即使浩浩学习很认真、悟性很高,但每次考试,成绩都处于中游,往往是难题会做,简单的计算题反而丢分不少。
对此,浩浩妈妈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教他用好草稿纸,养成检查习惯。比如,有错题不做提示,让他耐着性子一题题自己去发现。比如,多练习常犯错的题目,提高计算的熟练度。
但一遍遍地检查、核对、练习,反而让浩浩产生了抵触心理,觉得自己要浪费不少时间重复这些枯燥的流程,数学在他眼里也成为了“无趣”的代名词。
其实浩浩这种抵触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妈妈教的数学》这本书中就说过:
孩子的本性越淳朴,就越不喜欢重复性的动作。
重复能让这个动作更加娴熟,但对急于认识新世界、新事物的孩子来说,就不太适用。
检查、多次核对、反复练习其实就是让孩子不断重复同一个动作。对于浩浩这种聪明又好动的男生来说,这种枯燥乏味的“动作”反而降低了他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结果可能是练得越多、错得越多。
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其实,要解决孩子的粗心问题,得从根源入手。孩子计算粗心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第一,认为计算很枯燥,没有学习兴趣。
计算不像应用题、几何题那样,题目形式丰富多样,内容也比较新鲜有趣。
特别是小学阶段的计算,无非就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所有算法都有统一的做题流程,固定的做题格式。
虽然只要掌握了一种方法,就可以做对无数道题,但对于有些求知欲强、没有定力的孩子来说,计算题虽然简单,却难免枯燥乏味。
做枯燥乏味的事,人们都会容易走神、不用心。更别说专注度较低的孩子。
第二,知识点掌握不够熟练,计算正确率忽高忽低。
比如,孩子刚学乘法口诀时,口诀背不熟。同样的题目,可能这次做对了,下次又做错了。做的时候错了,只要一检查又发现问题了。
粗心的表现,就是本来可以做对,却偏偏有些时候做不好。对于乘法口诀,知道只代表可以作对。但掌握得不熟,不仅容易粗心出错,还会直接影响到更复杂的乘法、除法、乘除法混合运算的学习。
第三,计算流程不够规范,记性不好。
拿两位数的乘法来举例,27*3=81,但很多孩子在算个位乘个位:7*3=21时,没有标进位“2”,所以就直接算成了27*3=61。
还有的小朋友即使规范了流程,列竖式的时候也把进位标上了,却依然会时不时地漏加那个进位。
这种情况,就是孩子记性不好,算第二步:十位的2乘3得6,就直接填上数字。忘了再做一道加法:6加上进位的2,得8。如果到了后期需要口算的时候,会发现忘加进位是大部分粗心的孩子常犯的错误。
其实上面说的这些问题,都是《妈妈教的数学》的作者小时候常犯的错误。从小他就觉得,“马马虎虎、丢三落四、粗心大意”这些词就是专门为他设计的。
但是他的妈妈并没有一味指责他犯的错误,或者机械化地让他检查、加大练习量。而是从问题根源入手,想到了其他办法,不止改掉了他粗心的毛病,还让他从此爱上数学,长大后成为了一名数学老师。
作为父母,我们也应该理解孩子粗心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多想办法,变换形式,先让孩子爱上计算,才能让孩子算得对、少出错。
那么,如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避免孩子计算时粗心的毛病呢?
01 换一个方法,提升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妈妈教的数学》的作者提到,针对他做两位数乘法总是忘记加进位的问题,他的妈妈教了他另外一种古印度的做法。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先算乘法,然后再统一来加,孩子就不存在忘记做加法这个问题了。
这个过程中,孩子知识量增加了,成就感提升了,粗心的毛病也避免了。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了,他会想为什么这种方法也可以做出来?是不是所有情况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于是他会自己主动用教材上的方法去验证一遍,还会自己找一些题目来“试一试”。
比如《妈妈教的数学》中的作者,他还利用这个方法,自己探索出了后面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等更复杂的运算方法。
无形中,不也起到了检查和练习的作用了吗?而且这样的“试验”,让孩子充分动手动脑,也能提升孩子的学习信心。
02 化抽象为具体,让流程更明晰
上面举例的计算方法,是通过画格子、划斜线的方式,让孩子在具体的线条、框框指引下做题,这样就不容易犯流程上的错误,比如忘记错位,忘记标进位等。
可见,把抽象的流程、方法转变成具体的事物,如方格、斜线等符号,比较易于孩子理解,能有效避免粗心的问题。
所以,针对孩子做乘法忘记进位的问题,我们还可以让他们用起手指头,比如上面的题目:27*3=81,第一步的进位“2”标好的同时,左手也伸出两个手指头,做一个提醒,等加上了进位,手指头再放下。当抽象的数字、流程,变成眼前的手指头,孩子的注意力会更集中,更不易出错。
另外,像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很多孩子不是分配错数字,就是漏掉某一个数字,如果在做22*18+78*18时,能把公因数18圈起来提醒自己,在写括号里的加法时就不容易写错数。而在做(25+13)*4这样的题,同样的,画一画分配的箭头,孩子也不容易出错。
03 把计算变成有趣的事,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提高计算熟练度,不应局限于纸上的练习,还可以融入到生活中、游戏里。
比如,练习加减法,家长可以买一副扑克牌,多和孩子做做像下面这样的数字游戏:
父母说一个数字,比如17,让孩子迅速从打乱的牌中找出能凑成17的两个数。
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凑一凑,拼出一道减法题、除法题、甚至混合运算题来,得数为17。
这些,都比让孩子一头扎进“题海”中,最后越做越迷茫、越做越焦躁要强。
我还听说有一个朋友,苦于女儿做计算题总是出错,就整理出错题,做成一张张漂亮的题卡,把它们藏在鞋柜啊、衣柜啊、各种抽屉里,女儿每次发现有新题目时,都特别惊喜,然后迫不及待地解出来。
“熟能生巧”确实没有错,但变换方法和形式,才能让孩子在反复熟悉的过程中不觉厌烦和疲惫。
04 不拘泥于教材,提升孩子的探究欲
上面说到的,孩子乘法口诀背不熟,我们父母传统的做法就是让他多背、多练习。有些用心的父母可能会想一想办法,比如和孩子比赛谁背得快,比如爸爸出题,妈妈和孩子做抢答等等。
但在《妈妈教的数学》里,作者讲到了一个不仅能避免机械重复,还能从乘法口诀中探索出更多乐趣的方法。
看上面这个乘法口诀表,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我们小时候也是这么学乘法口诀的,所以我们认为,让孩子多背、多练,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再来看看这张表,这是英国小学教科书的乘法表。
区别在哪?
1.图1运算与结果写在了一起,孩子除了死记硬背,得不到任何其他信息。
图2却利用格子把运算和结果划分出来,学生可以找到3*8=24,也可以找到8*3=24。不管正背还是倒背都有理有据。
2.图1中的每个格子就装着汉字,且格子间缺少关联。
图2中每个格子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比如不管竖着看还是横着看7这一栏,都能发现7乘1-12的结果,其大小变化都是依次加7。孩子再看其他栏,也能发现更多共性的规律。
再比如还可以斜着看,会发现数字是1、4、9、16、25,即使孩子没学过“平方”这个概念,也可以看出,相邻两个数间的差都是依次加2的。
孩子看这一条斜线看久了,还会扩展到数字的左下角和右上角,比如49的左下角和右上角都是48,而64的左下角和右上角都是63。
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神奇的体验啊!不止能发现他们的关系都是减1,如果观察得更久一点,还能发现48是由6*8或者8*6得来的,而49是7*7得来的,意思就是在7*7的基础上,只要把前面的数减1,后面的数加1,那么乘积就会比原来少1。
根据这个规律,年仅8岁的作者,就已经推出了17*19的得数,一定是18*18的得数减1!
不仅如此,孩子不管将目光停留在哪条直线或斜线,都能发现更多的规律和奥秘。
而家长要做的,只是把这个表交给孩子,让他自己去探索。
孩子探索的时间越长,其思维就扩展得越多,脑子就越灵活,对数学的兴趣就越浓厚。
这个主动探索的过程,不仅在无形中提升了孩子计算的熟练度,还能培养出孩子的数学思维,为将来学习更多代数知识打好基础。
《妈妈教的数学》的作者也感慨过,作为一个老师,他自己也不知道能为中国教育改革做出什么样的推动。但至少,可以尽可能多地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尽可能多地创造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那么,作为家长,也许我们不能改变孩子要学习的内容,也不能完全深入了解课堂教学。但至少在孩子犯粗心的错误时,少一分指责,更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教育孩子。
比如不要总说“怎么那么简单的题目都出错呢?”然后找出一堆题来拼命让孩子练。而是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方法,让孩子知道,数学计算不仅不枯燥,还很有趣,在充分动手、动脑、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就能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习得受益终身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