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登月证实美国登月造假

嫦娥登月证实美国登月造假

题文诗:

美国登月假与真,嫦娥奔月探其身,

嫦娥三号陷月尘,玉兔四号走月背,

宇宙茫茫心浩荡,探月情怀一往深,

初心不改真情在,独立自主步步高,

科学证伪求其真,绝假纯真固童心,

科技无情人有情,人间至爱情永恒。

说起玉兔二号,全国人民一定不会忘记2013年的玉兔号月球车!


那次,玉兔号从嫦娥三号释放到月球表面后,即将离开嫦娥号远足探索。透过摄像机镜头,我们看到,这个纯机械小车,做出了一个原地打转的动作,立刻感动了14亿中国人!


是的,谁说中国的科学家缺乏人文情怀?这是多好的真情流露与表达!


各位,这完全就是一个业已长大的孩子,在远足前,向母亲告别的浓情场面!没错,嫦娥万里迢迢带着玉兔前往月球,一路上极尽呵护,多像一对母子!


回想一下,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求学、工作,都曾经历过多少次向母亲的告别。母亲总是对孩子不放心,眼神中有不舍,更有忧虑,然后孩子会在母亲面前转个圈,像是在说——


妈妈你看,我长大了,我好好的,没事!

那个画面实在太感人了,难怪无数人泪目!

 �


笔者认为美帝登月造假最实锤的证据,是荷兰研究人员检测出美国送的月岩,是为地球上的普通木化石,价值不超过50欧元,是极为可耻的造假!

然后,有读者向笔者提出了美国方面的解释,这里介绍一下。

据英国媒体2009年8月29日报道,荷兰阿姆斯特丹某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证实,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阿波罗登月计划所取回,并赠予荷兰的“月球岩石”为造假,其主要成分为石化木头。

此样本为1969年10月9日,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3名“阿波罗11号”宇航员前往荷兰访问时,赠送给荷兰前首相的礼品,重达89克。

但报道认为,阿姆斯特丹的假月球石事件,显然并不是欺骗行为,问题都出在荷兰国家博物馆疏于核查上。

据该博物馆发言人【艾克桑德拉·泛·盖尔德】介绍,荷兰国家博物馆从前首相【威廉·德里斯】那里继承了一块月球石,并于1992年,同NASA一起对它的真伪进行核查。但NASA看都没看,就告诉该博物馆,说这“可能”是一块月球石。而其实,上面的金色斑纹,并不符合月球石的特征。

那年,美国大使送出这块岩石时,荷兰前首相【德里斯】已退休11年。据【德里斯】的外孙说,他外祖父有十多年不在办公室工作,1969年他几乎又聋又瞎了,不过当时他的思维还很敏捷。

他说:“我猜他并没听到别人在说什么。他可能只是根据自己的猜测,判断那是块什么东西。”

在捐出那块岩石之前,这个家族从没对这个故事产生过怀疑,因为他们并没有把这块石头看得多么重要,更没想过它值多少钱。可实际上,当时黑市上一份纪念品的价格最高已经炒到了数十万美元。

就是说,按照当时的做法,这个89克的所谓月球石,很可能一开始就搞错了。

是的,很可能搞错了。怎么搞错的呢?事情是这样的:

六次“阿波罗”任务,共获得382公斤岩石样本,大部分被保存起来。其中较小的岩石,交给研究人员进行研究,较大的岩石样本,则用于展览。当时,尼克松政府先后把宇航员从月球上收集的,近270块岩石,分别送给了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美国50个州。

当时,阿波罗11号收集的,被当做礼物赠送给其他国家和领导人的每块岩石样本,重量大约只有0.05克,仅比一粒米大一些。所以按照这一说法,1969年美国大使送的所谓89克月岩,很可能是耳朵不好使的荷兰前首相听错了。

而阿波罗17号收集的,被当做礼物赠送给其他国家和领导人的每块岩石样本,重量大约只有1.1克。咱们中国收到的应该属于这种,据说目前还陈列在北京天文馆里。

当然,所有礼物,都被放在塑料球体内,这样既起到了保护作用,又便于观看。

这样,由于并非政府间行为,这块假冒伪劣的“大月岩”,大家就可以不认账,舆论热潮也就很快过去了。这里,还补充一下一些美国专家的解释。

根据此前查到的资料,尽管当时苏联的月球15号取样器失败了,但后续的月球16号、20号和24号取得了成功,三台取样器共取回了326克月壤和岩芯样本。

然后在1970年,苏联用月球16号取回的3克样品与阿波罗11号、12号带回的各3克样品进行了交换。

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阿波罗计划带回的最古老的月岩形成于45亿年以前,比最古老的地球岩石还要早2亿年;并且,成分与苏联探测器带回的样品非常接近。

显然,在冷战时期,最希望抓到“登月骗局”证据,能够让美国人丢脸的,正是苏联。然而,苏联的表现却是加紧登月步伐、分享轨道参数、交换岩石样本,并且样本的分析结果也说明其来自月球。

这一切都表明,苏联并不认为美国登月是一场骗局。

好了,既然说到了苏联对美国的监督这个问题,那么,各位吃瓜群众请开开脑洞:有没有可能美苏两国唱双簧,忽悠全世界呢?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在月球虹湾成功软着陆,在着陆后释放了玉兔号巡视探测车。但谁也想不到,玉兔在月面走了几十米就走不动了!

怎么回事呢 ?

最初,我们都以为,是玉兔号的电动装置不合格,但后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会事!因为嫦娥三号和玉兔号自带的探测设备检测发现,登陆现场的月壤成分,和美国当年送给我们的1克样品,完全两码事!

要知道,我们玉兔号的设计,最早是根据美国给我们的样品大致成分,假象了场景,然后设计的行走系统。谁知道到了月球,才走了几十步,玉兔号就明白了——

现场根本就不是美国给的成分数据!

而且,当年苏联公开宣传过的月壤成分,也不对!这两家伙,居然合伙忽悠了全球几十年!

是的,他们曾经宣传,月壤的成分和地球上的火山灰差不多;可玉兔号实地走了几十步,才知道真正的月壤,与地球表面潜伏的泥沼差不多!我们按错误的场景设计的行走系统,当然很快陷落!

不过还好,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咱们的玉兔二号,设计的月球巡游车,六轮驱动、四轮转向,在月球上行走超级利索,666!

——给玉兔打call!

没错,这两货坑人!

当初,美国宣传他们12个人上过月球,6次飞行共带回来382公斤月表样品,还满世界“赠送”样品.而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则号称自己曾经在1972年-1975年,分三次带回了300多克样品!

而且当年,这两货还有模有样地公开宣布过8个采样地点的月壤成分。现在看来,这两家伙就是在唱双簧!

记得吗,多年来,全球吃瓜群众都在热议,这两货可能都没从月球带回来任何东西!但是,由于巨大的开支,难以想象的人力物力投入,谁都不能回头!两货为了面子,为了给本国民众一个交代,必须演下去。

因此很可能,这两货虽然表面不对付,但是在忽悠全球人民上,倒是有共同语言!所以笔者认为,他俩互不揭露,甚至相互为对方做伪证!

就是说,玉兔号2013年在月球上的实践,实际上已经打了美苏两个大国的脸!乖乖,难怪我们看到的月壌是土黄色,而他们说是银白色,黑色!

其实还有一个打脸。

请注意观察,嫦娥三号着陆后,支脚盘在月壤上陷入的深度,是进去的。但是,对比一下阿波罗飞船当年在所谓的月球表面后陷入的深度,几乎是零,就知道谁真谁假!

各位查看下图,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至于阿波罗着地管脚周围的缓冲橡胶,就更加贻笑大方了:月球表面零上100度,零下近200度的温度,受得了吗?!

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多年来,笔者阅读了大量关于美帝登月造假的帖子,了解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有一天忽然顿悟——

美国NASA这是故意在搅乱舆论!美国载人登月从未发生,当然也从未带回来任何月壌,因为那些东西从地球上的陨石就能获得。美苏当年做过的,最多就是像我们现在这样,派个飞船和月球车上去,从来就没想着要回来!

还有个问题,一直是吃瓜群众最大的疑问。

我们知道,任何从外太空返回地球的探测器,都不可避免的与大气层发生剧烈的摩擦,从而产生极高的温度。倘若没有相应的防护措施,任何设备都会烧毁,宇航员也难逃厄运。

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通常的做法是在返回舱的外部,加上一层“外套”。这层“外套”,采用抗高温的烧蚀材料制成;飞船返回地球时,在剧烈摩擦产生的高温下,这层外套就会开始汽化,从而降低核心温度,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但是,这种技术却只能保证在第一宇宙速度下返回舱的安全。一般来说,近地轨道,如空间站,神舟飞船等,地面高度约为300~400公里;从这个高度上返回地球,在大气层达到的速度,也就是第一宇宙速度左右,采用烧蚀材料“外套”是可行的。

然而,从38万公里之遥的月球返回地球,返回舱则会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被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在这种速度下闯入大气层,不管用什么样的烧蚀材料,最后的结果都是:返回舱连人带舱在降落地面以前,都烧的连渣都剩不下。

因此,这种情况必须用中国智慧!用“太空打水漂”进行减速,那是中国的绝技!

太空打水漂,顾名思义,就是返回舱在大气层外沿,调整角度接触大气层,从而产生升力“跃起”。飞行器多次起伏,逐渐减速,直到载入大气层时,其速度降至第一宇宙速度,从而经受住恐怖的高温。

请注意,我们的嫦娥三号返回器,就是运用这一技术安全返回的。

知道吗,美国依然不掌握这一技术,直到今天!

资料显示:美国于2011年8月11日试射的“猎鹰”HTV-2飞机,在返回地球时,与地面失去联系。实验失败后,美国随后取消了这一项目。这表明,迄今为止,美国尚未掌握高超音速飞行器“太空打水漂”的技术!

那么,1969年的美国,又是如何保证宇航员安全的呢?难道他们是从虫洞穿越过来的?——看来苏联人比老美还是实在点,至少没有在摄影棚搞出个载人登月。

好了,这才是真正的实锤铁证!

鉴于【阿姆斯特朗】假装登月后,宣布月球属于全人类,而不是美国独占;我天朝一直非常克制,没有立刻祭出“自古以来”大杀器。

现在呢,嫦娥多次成功奔月,估计快了。

问苍茫地球,谁主沉浮?穷则搁置争议,达则自古以来,呵呵,你懂的。XLW

中国首次干了一件事,彻底扒下美国遮羞布!

2019年的1月3日,对于太平洋对岸的很多人来说,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我们也不说你们美国几十年前有没有造假,哪几次是造假的,只需一张图甩出来,直接一剑封喉。

就你们那摄影棚里的月壤,颜色啊,还调得不够好。

拜托你们美国NASA下次别用煤渣子了,买点好泥,花不了多少钱。

在2013年的时候,当年的Perry家族兄就已经在《月亮之上》系列文章里面提到过月壤颜色的问题。

当时他的原话是这样:

嫦娥能够飞行如此远的距离进行预期目标点的精准完美着陆,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实力的体现,这也是对方所担心的……

有兴趣的伙伴可以接下来看看我们的兔子看到的月球地面的颜色和质地特征同某些国家看到的有什么区别,是灰的,还是黄的还是褐色的,别不是黄土高原的土吧,呵呵……

我们降落区域有些什么样的特征,貌似非常平坦结实啊,月亮上的天空是怎样的,呵呵,我以前其实也和大家提到过的,月球上看似颜色深的区域,并不单是光线阴影造成的,而这和我们的古老传说以及我们降落点的选择有着一定的联系……

嗯,6年之后,你们现在都懂了吧。

地球上除我们这个文明之外的另外那个文明,在历史上造假造得真是太不要脸了。从他们有文字记载开始,就特么在一路造假。

如果说我们顶多是文官集团偶尔刻意把屁股歪向自己这个利益群体,把对他们不好的皇帝和反腐官员写成暴君和酷吏,那他们就真的是不要脸地大规模造假,如果对他们来说有什么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这恐怕就是一项。

我们对他们了解的越发深入,不只是因为研究他们的历史得出了突破,而是在做一些类似的事情的时候逐步发现事实完全不是他们说的那样。

随着我们了解得越多,很多拙劣的漏洞开始一个又一个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巧合的是,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在京成立。

一号在贺信中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希望我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研究力量,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相关历史学科融合发展,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我曾在文章里提到过的: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的前因后果,已经是被人为掩盖和抽离掉大量细节的,这导致了严重的失真。

其实成立这个机构,主要的目的就是重新把那些被改掉的东西,力图还原出更真实的一面。

当我们把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三大体系搭建起来之后,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发现,原来西方根本没有历史,只有伪装成历史的虚构小说。XLW

嫦娥四号着陆月球,十大看点告诉你到底有多牛!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起飞,开始踏上奔向月球的旅程!

根据新华社消息,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发射成功现场(图源:我们的太空微博)

它对中国探月、乃至整个人类探月,到底有多大意义?本文十大看点为你全方位解读。

看点一:为什么选择探测月球背后?

地球上每天都有无数人举头望明月,对着它发出各式各样的感慨。但极少有人意识到,从他们第一次看到月亮至今,除了月亮“形状”(月相)的变化,月球表面的“图案”其实从来没变过,甚至最早人类远祖古猿看到的月亮和今人并无区别。

动图:NASA的深空天气探测卫星在150万千米外日地拉格朗日点“定点”观察而来的月球掠过地球,可以明显看到月球只有一面对着地球(图源:NASA)

道理很简单:

通过亿万年的努力,巨大的地球把月球牢牢得实现了潮汐锁定,使它围绕地球一圈的公转周期完全等于自身转动。从地球上就只能看到当初它被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

虽然由于月球天平动和视差现象可以瞥见一小部分背面,但绝大部分都是看不到的。我们称之为“月球背面”,在一些文艺作品中,还被艺术得称为“月之暗面”。需要注意的是,月球背面也能被太阳照到,并不“暗”,只不过人类看不到而已。

看点二:“我选择着陆月球背后,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它更难”

人类月球探测、甚至人类航天的巅峰就是大名鼎鼎的阿波罗登月工程,它留下了载入史册的三句话:

肯尼迪总统说过两句:“我们要在这个十年结束前,把宇航员送上月球,再安全送回来”,“我们选择登月,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它很难”。

经过无数航天人的努力,终于在1969年7月20日,由阿姆斯特朗说出了最著名的那一句:“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

到中国嫦娥三号时,人类已经在月球正面有过20个着陆器,然而背面为0(图源:Wikipedia)

但是,所有的阿波罗载人任务、甚至苏联和美国的其他无人着陆月球任务都集中在月球正面,对这里人类已经了解得非常多。

现在,不仅顶级科学家可以每天用激光精确监测地月距离和表面情况,普通天文爱好者也可以用望远镜了解月球正面的每一个月海、每一座环形山。阿波罗计划甚至送了12名宇航员登陆月球正面、还带回了382千克的单体样本。

之所以一直探测正面、在正面着陆,却从不去背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背面着陆的难度大大难于正面。

因为苏美太空竞赛的走向逐渐变成“耗资不菲但收获有限”,二者先后放弃了月球探测。也给人类的月球探测留下了一个大挑战:谁能成功着陆月球背面?我们要因为难,就不去了吗?

嫦娥四号做出了回答:“我选择着陆月球背后,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它更难”。

看点三:月球背后探测会给科研界带来什么?

直接划重点:

a. 月球背面几乎全是环形山/陨石坑(97.5%),比正面多得多(69%),形成原因和目前的情况只有理论解释,缺乏实地验证;

b. 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是太阳系第二大超级陨石坑,早在1998年,NASA的月球勘探者号就发现这里存在水冰,而且更接近月球最原始的情况;

c. 嫦娥四号实际着陆地点位于该区域中部的冯·卡门环形山,它以钱学森的恩师的名字命名。这里经过了强烈碰撞,极可能曾经被熔岩淹没,各类物质含量丰富,或许留有月幔最原始的成分,保留了月球最深层的秘密;

d. “月球上氦三能量开发可供人类能源需求XX万/亿年”的说法,相信大家已经看过很多了,而理论上月球背面环境更容易产生氦三;

e. 月球背面有天然的“屏蔽”,没有任何来自地球的辐射干扰,这意味着它有着无比完美的安静环境做天文观测;

f. 月球背面的月壤也极有可能与正面大不相同。

月球正面(左)和月球背面(右)看起来截然不同(图源:NASA)

以上,基本意味着第一个实现月球背面着陆的探测器将会收获众多独特的科研成果,对世界航天和天文界都将是巨大的贡献。

看点四:月球挡住了,信号咋办?

既然月球挡住了背面,就要布置一颗信号中继卫星,为着陆器做准备和全程信号支持。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NASA就一直在提设想、论证,但从未实践过。目前,中国已经完成了这一任务:早在今年5月份,就成功部署了“鹊桥号”中继卫星,在月球背后6.5万公里之外的地月拉格朗日二点附近Halo轨道簇上运行。


鹊桥号中继星与地球、月球的轨道关系(图源:吴伟仁等)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个月球信号中继卫星,架起了地球和月球背后的“鹊桥”,它将全程见证嫦娥四号的探测过程,也将负责嫦娥四号的全程通信。

看点五:着陆区域到底有多复杂?

月球背面陨石坑密布、尤其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地形和高程图异常复杂,对各种配合着陆传感器的系统要求很高。尤其是高度方面的变化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着陆,最大落差高达16.1千米。冯·卡门环形山属于其中一块核心区域,对嫦娥四号而言,相当于翻越崇山峻岭来找它。

如果把此前探测器在月球正面的着陆情形描述为小船轻轻划过湖面,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的着陆就好比在风暴洋中冲浪,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地形图复杂程度远超其他地方,图中标注处即冯·卡门环形山(图修改自:Garrick-Bethell and Zuber)

为了成功着陆并释放月球车探测,所克服的难度和意义可想而知。

看点六:为什么四天就到月球,还迟迟不着陆?

嫦娥四号早在12月8日就出发,使用了我国目前深空探测的最强火箭长三乙改III型。3.8吨重的它仅花了4天14时16分就完成了发射、轨道校正、近月制动、进入工作轨道,是四次主要任务中最短的一个。但依然等到了2019年1月3日才进行着陆任务。

为什么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呢?

是为了等待时机。

月球被潮汐锁定,自转与公转相同,导致它的一天就是一年,一半是黑夜一半是白天。换做地球时间就是近14天交替的白天黑夜。在进入月球轨道后,嫦娥四号一边测试仪器,一边等待月球进入白天,毕竟它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光线照射形成的影子,也是着陆时判断地形的重要图像参考(图源:NASA)

另一方面,由于降落地点处于南极附近,它需要逐渐调整轨道倾角才能经过这里,比较耗时。同时,也要等待太阳光照在月球的角度达到理想的状态,这样所有的地貌都会有比较清晰的阴影,最大程度辅助光学设备选择并定位着陆地点。

网上有说法是,阿波罗登月的选择时间参考了中国的传统历法——农历,某种程度上,这个说法挺有道理,因为农历与月相一致,月相又说明了月球上太阳光照情况。这是登月设备的重要参考。

看点七:嫦娥四号着陆怎么“走位”?

由于降落的难度大大增加,嫦娥四号的着陆方式也将作出改动。由于着陆地的独特地貌特点,它的避障需求远高于其他着陆任务。


嫦娥三号和四号动力下降过程对比(图源:李飞等)

可以看出,在进入准备阶段后,嫦娥四号的轨迹不降反升,而后进入一个几乎要实现长距离垂直下降过程,期间完成避障、悬停、精避障、缓速降落全过程,难度极大。这么一个复杂的“走位”,对自主导航制导与控制要求极高。

看点八:嫦娥四号的能量怎么来?

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和充电电池组合,是很多月球探测器的基本配备。在(月球)白天,月球上太阳能极其充沛,太阳能电池板充电,剩余电能储蓄下来,所有系统正常工作。晚上能量不足,只能冬眠或降低工作强度。我国的嫦娥三号和玉兔号任务,以及苏联、美国诸多无人探测器,大都采用这个方案。

2013年12月2日发射的嫦娥三号和玉兔号月球车,它们能量主要依靠太阳能电池板(图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为应对夜晚过低的温度,探测器还需要携带放射性同位素元素钚-238,它的半衰期长达88年,会源源不断释放热量,做保温用,嫦娥三号即是如此。

与此同时,它的热量也可以收集起来用以发电,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核电池”,太阳系的五个使者:先锋十号、先锋十一号、旅行者一号、旅行者二号、新视野号,皆是依靠它实现了深空之旅。

而在嫦娥四号上,中国将首次实验自己的“核电池”技术。尽管它不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但这个突破已经意义重大。

看点九:逆袭的备份!

嫦娥四号原本是嫦娥三号的备份版本,但毫无疑问,目前它的科学和工程目标都大大超出了前者。在嫦娥四号动力下降过程中,它需要鹊桥号配合完成全部动作,这就要求对星上传感器和核心降落辅助设备进行全新升级。

月面微型生态圈,带有马铃薯、蚕、拟南芥和生命支撑系统(图源:重庆大学)

基于过往经验,嫦娥四号对月球车进行了一定改进,以期延长使用寿命,扩大科研成果。太阳能帆板系统也升级为高效三结砷化镓材料,能量来源更强劲。对嫦娥三号已有的测月雷达等设备进行升级。

此外,在科学仪器上,为充分利用月球背后的“干净”天文观测条件,它新增了探测中子及辐射剂量、低频射电和中性原子等一系列设备。除了科研,它还携带了一个以科普为主要目标的月面微型生态圈,里面有几种生物,也是人类首次进行月面生物实验。

看点十:国际合作大突破

嫦娥探月工程作为中国最具标志性大型科学研究项目之一,在扩展中国航天国际影响力、甚至直接促进国际合作方面的意义对我国而言是无可取代的,而嫦娥四号任务(本质上鹊桥号中继卫星也属于嫦娥四号任务的一部分)更是为中国航天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

嫦娥四号任务的火箭整流罩上有众多国际机构,可以看出这是个高度国际化的任务(图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在科学方面,低射频电探测仪是与荷兰合作,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是与德国合作,中性原子探测仪是和瑞典合作,月球小型光学成像探测仪是与沙特合作。

在任务成功后,嫦娥四号收集来的一手科研数据将会对外全部公开,欢迎全世界科学家共同研究。一言以蔽之:嫦娥工程是近些年中国航天在国际上最大的一张名片,造成广泛影响的同时,也在行业内外得到了很多关注,是我国航天对外开放吸引合作的最佳平台。

因而,眼前的嫦娥四号,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它的科学和工程意义,对整个人类而言都是重大突破。

揭秘嫦娥四号月背之旅:攻克三大挑战终抵"蟾宫后院"

1月3日,嫦娥四号在举世瞩目之下成功踏上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此前,嫦娥四号已经飞越38万公里,一路走来,历尽艰辛。

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两器一星,即月球软着陆探测器、月面巡视探测器、“鹊桥”中继卫星,飞行过程则包括发射、地月转移、环月、动力下降等阶段。这其中每一步面临的挑战都不可小觑。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张玉花表示,不管是地球与巡视器间的通信延时,还是月球背面着陆区的地形崎岖,抑或是没有光照的漫长月夜,都将考验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好在,落月这一步已经顺利走完。

挑战一:至少数分钟的通信延迟

月球的一面对着地球,而另一面则永远背对着地球。嫦娥四号任务与嫦娥三号任务的首要不同,就在于探测器降落地点由月球正面改为了月球背面,这就使得探测器与地球的直接通信信号受到月球遮挡,必须通过“鹊桥”中继星进行信号中转。

2018年5月21日,八院研制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鹊桥”中继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卫星随后进入环绕地月L2点的使命轨道,为后续着陆器、巡视器与地面站之间的测控和数据传输提供中继服务。

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地球与巡视器间的通信延时大大增长。

张玉花说,在动力下降过程中,着陆器不能对地直接通信,只能通过中继星进行上下行操作,这些都是此次任务的难点。

八院804所测控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汪莹也提到,不同于嫦娥三号任务时,科研人员可以在监控屏前实时观察到巡视器对指令的执行状况,此次从指令发出到行动图像传回,至少有数分钟的延迟,对于巡视器的移动和机构活动有较明显的影响。

科研人员为此计算并设定了巡视器每项行动的最大耗时,连同每次行动指令一同发送,同时赋予巡视器一定的自主功能,以便有效应对可能的突发状况。

汪莹告诉记者,与嫦娥三号巡视器相比,嫦娥四号巡视器测控数传分系统不仅要承担与着陆器的数据通信的功能,还要与中继星进行遥测和数据传输,这就要求测控数传分系统充分考虑冗余设计,提高系统可靠性。

挑战二:漫长月夜靠谁供给能量

一个月夜相当于地球上14天。同时,月夜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180摄氏度。

在没有光照的漫长黑夜里,对于依靠太阳能提供能量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如何凭借自身存储的能量,安全度过月夜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科研人员提出休眠唤醒的概念:当太阳缓慢地升起时,着陆器和巡视器将开始忙碌的14天工作——着陆器在原地实施科学探测,巡视器则“东奔西走”开始探测。

而当月夜降临时,巡视器会为自己找好栖身之所,收起桅杆,合上太阳翼,开始休眠。一直到太阳照射到月球车太阳翼的电池片上,唤醒“沉睡”的巡视器和着陆器,开启又一次勘测。

探月工程太阳电池电路负责人陈城透露,嫦娥四号采用了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大大提升。而且,新电池降低了太阳电池片的厚度,为太阳电池“减重”了10%。

挑战三:着陆区地形崎岖撞击坑大且密

嫦娥四号着陆区是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张玉花说,嫦娥三号的虹湾着陆区整体地形平坦,与之相比,嫦娥四号着陆区地形比较崎岖,撞击坑大且分布密集,这就对探测器着陆区的选择和着陆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巡视器还要面对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变化大、低重力环境以及细小微尘的污染等问题。

比如,月球重力只有地球的1/6,科研人员要针对这种低重力环境,对巡视器的移动速度、距离、越障能力等状态和参数进行充分的地面力学分析和验证,并结合月面散落的陨石和撞击坑的状态,使其具有一定的障碍识别和自主避障能力。

张玉花告诉记者,在整个任务过程中,科研团队为巡视器定义了感知、移动、探测、充电、安全、月昼转月夜、休眠、月夜转月昼7种工作模式,以应对不同的月面环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302评论 5 47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232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337评论 0 33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977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920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194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638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319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455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379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426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106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96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8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96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467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043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序 曾有学者预言,太空是人类生存的第四领域。太空,不仅可以提供给人无限广阔的生存空间,也蕴含众多的能源,开发太空能...
    红尘若梦_阅读 661评论 0 1
  • 原理:利用runtime访问控件的私有属性,然后利用KVC修改私有属性
    FMG阅读 477评论 0 2
  • 其实对每个看过金庸作品的人来说,自他决定封笔的那一刻起,我们便已经历他的第一次死亡,这是第二次。但他永远不会经历我...
    马骜阅读 165评论 0 1
  • 四季的果园都非常美丽,让我带大家一起欣赏这美丽的风景吧!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树木发芽抽出了嫩绿的枝条,苹果树...
    点点_a232阅读 144评论 0 0
  • 【一】 在肯定与否定中前行。 其实不需要与别人做比较,别人做的很好,写出哲理的,温柔的,温暖的文字,你也不差啊。虽...
    软软的糖阅读 72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