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心态,加速个人和团队成长
我要给你介绍的第一位同学,是成都校区的姚远。
姚远过去是一位汽车设计师,但后来,他空降到一个央企生产部下属的“军品室”担任生产主任。
要知道,姚远是一个技术小白,小白怎么能够领导专业人才呢?但姚远最大的难题,还不是这个。姚远空降的这个团队,有点特殊。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暗流涌动。在姚远之前,已经送走了5任领导,甚至姚远的上一任,只待了两个月,就主动离职了。那想想都知道,姚远的这个空降领导,不好当。
其实办法也不是没有,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们能想到很多可以快速把团队刺激起来的办法,比如搞搞薪酬改革,动动架构,增加一些管理手段,等等。但姚远没有这么做。他思前想后,觉得自己是想长干的,那就不能靠这种“见效快但时效短”的刺激性手段来解决问题。
那怎么办呢?姚远做了这么几件事。首先,他主动把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延长到了15小时。注意,这多出来的7个小时可不是为了加班而加班,而是用来和每一个夜班员工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需求。对于每一条需求,他都会当着员工的面用本子记录下来,并且三天之内回复整改反馈。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了解需求当然是真的,但姚远更希望的是,通过这种做法让团队感觉到,我是下决心要干点实事,打算长干的。果然,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员工感觉到了姚远的真诚和决心,开始主动提供建议,团队死水一潭的状态有了改善。
但这还不够。在姚远看来,这个团队的问题,主要在于团队成员眼前只有一亩三分地,每天计较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战斗力就被削弱了。所以,姚远觉得仅仅自己有长期站岗的决心还不够,还得激发团队也得有长期目标。
怎么做到呢?姚远分析,一个团队里,一定有一些核心员工,这些人的态度,会影响到整个团队。因此一定要先让这些人,愿意站在他这边,为团队做长期打算。
但问题是,谁才是核心员工呢?姚远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方法,刚接手的时候,他跟员工开例会的时候只观察,不发言。一段时间后他就发现,很多员工在汇报的时候,一开始都会对着他说,但是说着说着,脸就不自觉地朝向某一个人,这个人,大概率就是团队中的核心员工。你看,这真是在实践中才能历练出的智慧。
找到核心员工之后,姚远的原则只有一个,让这个人有归属感,愿意在这里长期发展。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他一上来并没有许以重利,而是先制造 “单独共处时间”,无论大小事务都拉着这个人一起处理,充分展现对他能力的认可。再把一些重点工作交给他总负责,充分赋权。最终,在这个核心员工的带领下,他们部门实现了技术攻关。经过这样一番操作,这个核心员工不仅成为了姚远的左膀右臂,还带动了团队进步。
当然了,团队不止有核心员工,怎么引导其他员工也愿意跟自己站在一起呢?
姚远接手新团队的年末,又到了制定下一年计划的时候。很多管理者都在说自己的部门如何困难,希望降低一下任务。但姚远却意识到,这是一个鼓舞士气的好机会。他做了详细测算,自己部门的业绩,在原有目标基础上再加600万,差不多也能完成。于是,姚远和团队达成共识,主动申请把下一年的目标提高600万,并且制定了详细的方法来说服领导。领导当时就承诺:如果你们团队能完成,给你们单独发80万的奖金。
在第二年结束时,姚远团队在新定目标的基础上,又超额完成了700万的业绩,领导的承诺也如实兑现了。这一次业绩突破,让他的团队士气大涨,为两年后业绩突破1.2个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你发现了吗?姚远就是一个有长期目标感的管理者。他的目标,从一开始就很明确,他是要长干,而且,他把这个目标坚定地传递给团队的每一个人,才能带领团队去实现曾经无法想象的目标。
纪录片商业化,推动科普破圈
好,接下来我要给你介绍的第二位同学,是上海校区的汪诘。如果你喜欢刷知识城邦,你可能看过汪诘的文章,他是一位全职科普作家。
为什么强调全职呢?你可能也知道,科普这件事,任重道远。对于科学题材的内容,大家的兴趣并没有那么高,付费意愿就更低了。不说远的,就咱们得到,每次科学类的课程,和其他学科课程相比,销量都要低一些。所以,大多数科普作家,都是靠着热爱业余写作,很难靠这件事养活自己。
但汪诘就是为数不多的坚持全职的科普作家。在我们跟他交流的过程中,他从来不会抱怨,科普做不起来,是大众不识货。从来没有。他觉得,有些东西是暂时不可改变的,那我们就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就像罗胖在跨年演讲时说的那句话:“行就行,不行的,我再想想办法嘛。”
汪诘想的办法,是做科普纪录片。大多数科学爱好者,都是看着欧美科学纪录片长大的。汪诘意识到,纪录片可能是一个能让科普真正走向大众的方式。
但这个办法听起来好,挑战更大了。纪录片可不像写文章,从资金预算、拍摄剪辑、营销分发等等,每个环节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而那个时候的汪诘,对这些东西都毫无经验。最关键的是,他没有钱。
刚开始,汪诘的朋友都建议他,还是找科协或者政府部门来投资。但汪诘坚定地说:“不,如果你想把一件事情持续地做下去,就必须用商业的方式去推动,这样才可以不断生长延续,否则只是昙花一现,没有办法形成良性循环。”
你看,这就是汪诘的目标感。虽然在国内,科普纪录片商业化这条路还没有人走通过。投资人看不到成功案例,不愿意投钱,创业者没有钱,就做不出成功案例。但汪诘依然觉得,一开始就必须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
于是,没有人投资是吧?没有成功案例是吧?汪诘决定,自己来。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这件事?按我的想法,可能就是小成本试个水,边走边看嘛。但汪诘一起手,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六步计划。他给自己设置了6个任务节点,分别按投资50万、100万、300万、800万、2000万、5000万来做科普纪录片,每做成一个,获得了相应的市场收益之后,再启动下一个目标。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是这么几个资金节点?因为他盘了盘,自己能凑50万。那第一步就从50万开始算起。接下来,就按每年翻倍的投资量依次增加。从这个计划中,你就可以想象,汪诘的决心有多大。
但投资容易,收益难。历时好几个月,2019年的时候,汪诘花50万制作的纪录片《太阳系新知》上线了。但我们也能想得到,消费者很少有看纪录片付费的习惯,所以刚开始节目上架的时候,效果并不好。
这个时候,汪诘发现,不同视频平台的用户重合度并不高。于是,他就去跟各个平台谈,希望他们上架自己的纪录片,为了扩大影响力,他在不同平台设置了不同模式,有的付费观看,有的免费观看,有的跟平台谈广告分成,等等。总之,想了各种办法之后,不到半年他投入的50万终于收回了。
达成50万的目标之后,汪诘开始第二个节点,投资100万拍了《寻秘自然》第一季,那这次,成本要怎么收回来呢?他算了算,如果还按原来那套做法,撑死也就是六七十万,根本不可能完成目标。那怎么办?
汪诘决定换一个做法,他想吸引更多对科普感兴趣的人加入进来。于是他制作了一个“爱心礼包”,纪念品其实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购买这个礼包的人,名字会展示在纪录片的片尾。这个活动吸引了大批认同汪诘理念的同路人,给他创造了70万的收入。后来汪诘把影片全网免费播放,第一个月播放量就超过了1500万,于是获得了不错的流量收入和广告收入。就这样,他的第二步目标也实现了。
现在,汪诘计划的第三、第四步已经在进行中了,他能不能完成目标,我们可以一起期待一下。
之所以跟你分享这个故事,是因为汪诘的做法,让我理解了坚忍的另一重涵义。到底怎么才能做到坚忍?不是甘于付出,不计代价,这个要求对多数人太不现实。反而是像汪诘这样,在战略上建立清晰的目标,在战术上则把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可实现的小任务,日拱一卒,积小胜为大胜,才能走得更远。
现在,汪诘已经是一线科普作家,获得过百花文学奖、中国科普作协科学影视金奖等荣誉,在今日头条上也有了上百万的关注者。多说一句,汪诘在咱们得到知识城邦上的账号,叫“科学有故事汪诘”,如果你对科普感兴趣,也可以关注他,和他交流。
“暗渡陈仓”,解决行业痛点
我要给你介绍的第三位同学,是北京校区的孙守虎,他来自发电行业,从事燃料采购工作,是一个中层管理者。
孙守虎在他们公司,做了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就是推动企业的数字化变革。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数字化也不算是一个新鲜事了,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确实是,这几年,数字化已经成了大大小小企业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了。但是,孙守虎推动他们公司数字化改革,是在2012年,差不多10年前。在那个时候,就有这样的远见卓识,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但是,孙守虎更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要推动整个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革,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障碍重重。
第一个障碍,孙守虎所在的企业,是传统能源行业,2012年的时候,数字化这个事还太稀奇了。为什么要大动干戈做这件事呢?而且这么大的事,他一个中层也没有决策权。
第二个障碍,也许更复杂。刚才我们说了,孙守虎所从事的工作是能源行业,但像煤炭这种东西,是一个非标品,也就是说,每个批次的煤炭,质量是不一样的,价格自然也就不同。这就意味着在质量评定环节,很可能存在着人为操纵的误差。可想而知,一线人员必然经常面临各种威逼利诱的考验。比如,曾经一个其他企业的专职工程师,就跟孙守虎讲,因为他执行程序非常严格,被一个供应商威胁说:我看见你媳妇带着你孩子买东西了,你儿子长得真可爱。
你看,这其实也是孙守虎决心要推行数字化改革的原因。只有通过数字化把人和流程隔离开,才能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还能间接保护一线人员。但问题是,背后涉及的利益盘根错杂,当时也根本没有人支持他。
那怎么办呢?孙守虎决定,曲线救国。既然系统性的数字化改革没法推行,那就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拼图,一次只做一两块,再一点点地把它补齐。这个行动,孙守虎自己起名叫“暗渡陈仓”。从2012年开始,他打算在未来的工作里,借用一切机会来完成自己的计划。
比如,他先瞄准了供应管理环节,因为这是整个业务的核心环节。2015年,上级巡视组来巡视,提出原料不应该直接采购,而是要招标。也就是说,企业需要整改。孙守虎就赶紧借着这个机会,在这一块搭建起了数字化招标系统。
再比如,有一次一个负责结算的同事跟孙守虎吐槽工作中的难处。同事所在的结算岗位没有决策权,但当合同走到她这里,往往会发现前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找前面的人,人家说我们的环节走完了,不配合,但领导又急着批合同,说不批就会断供,这位同事夹在中间非常难办。听到这样的吐槽,孙守虎赶紧见缝插针,动员这位同事参与数字化改革。
结算岗愿意支持了,但前端的人又提出反对,认为额外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于是,孙守虎又想方设法从其他环节减少他们的工作量,比如把一些反复录入的地方全部打通,只需要录入一次,信息就全部同步,减少了他们的很多麻烦。
就这样,通过一点点地推动,孙守虎实现了生产、销售、调运、港口、航运、燃气等等业务的线上数字化管理,他就像填海的精卫一样,坚持不懈地收集着一块块拼图。即使中途换过岗位,也没有放弃数字化改革项目。最终,他用了5年时间完成了业务系统和中台的建设,终于拼完了这张地图。现在,他们公司的数字化系统已经顺畅运行3年了,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从孙守虎同学身上,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什么叫目标感。数字化转型,一般来说,都是企业的一把手才能推动的,但孙守虎在领导没有充分了解、同事还不够支持的情况下,依然锁定目标不放弃,接受暂时不能改变的现实,着手改变自己能改变的部分,一点一点地“暗度陈仓",终于解决了一个行业内的大痛点。
当然了,像这样具备坚忍特质的同学在高研院不在少数。比如,武汉校区的刘安乐,作为房产经纪创业者,在离职潮和房地产寒冬的双重冲击下,开创了“在职员工承包”的模式,把员工发展成利益共同体,让他的公司成为黄石首屈一指的房产经纪品牌;成都校区的石静同学,在“空降+跨界”的局面下,以长期主义为指引,把起初排斥她的员工,凝聚成了一支目标一致且实力强劲的团队,实现了千万业绩的增长;深圳校区的黄兴全同学,每周末坚持从厦门坐最早的班车到深圳上课,在有限的共同学习时间里,认真整理笔记,分享给大家,和同学们结成了坚实的共同体。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高研院同学,他们用一个个小胜利,建造起通往成功之路。他们的坚忍,并不是来自超出常人的体力和意志,而是来自务实求真的乐观精神。
如果你还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群体,那就请你加入他们。加入得到高研院。咱们一起学知识、交朋友、干实事,成就一段难忘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