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为什么要生孩子?
答:1. 因为大家都生。
2. 结婚了就要生。
3. 不生父母那关怎么破?
4. 我就是喜欢小孩啊,我要生一窝!
……
问:那你真的准备好了么?
而我,为什么不要孩子?
01
孩子,学区房,补习班,钱。
即使买不起学区房,起码得租得到。
在深圳非深户籍且仅有租房证明排在第六类,也就是说同样是申请学位,你前面排着比你高级的另外五类可以优先。
房子,可以说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个硬件设施。第二个硬件设施就是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孩子不仅是承载着我们基因的另一个自己,更是我们对生活、生命和一切美好的延续。虽然我们都不是巨人,但还是希望孩子站在我们的肩膀上,因为有我们的铺垫,人生能比我们更成功,更精彩。同事的儿子已经跟着外教一对一学习了三年的英语;萨克斯从小学起;还有各科暑假寒假周末补习班,这笔账算下来,如果父母都只是普通工薪族根本是负担不起的。但是就愣是这样培养,还是最基本水平的。试问,现在月薪还拖了平均月薪后腿的我,如何去承担孩子成长中的这源源不断的支出?
02
当然,不论硬件设施是否跟得上,软件设施是必须要有的。一个温暖的家庭,才是孩子成长的沃土。
《怦然心动》这部电影,许多人都当成了初恋礼赞来看,其实它更是一部成功家庭教育的典范。男主和女主不同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对比,贫困的小女生显然是比富裕的男主精神上更加丰富,更加自信,更懂得生活和爱的。这个家,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整个家庭都是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的。儿子们喜欢唱歌,父母是鼓励的。女儿想养小鸡,父母是支持的。女儿早恋了,父亲一直循循善诱,甚至最后几乎是因为父亲的帮助,两人才最终化解了误会的。
构成家庭主体的两个人真心缔造出来的有爱温暖的家庭氛围,是决定孩子能否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然而,且不说多少人是因为爱而结婚的,就问有多少对是结婚后一起用心经营一个新的小家庭的,估计都不会得到多少肯定的回答。
幸福的家庭大体相同,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种不幸对于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 “有风险”能描述的,这里面的影响终将伴随一生。所以,婚姻的经营不仅是对爱情的追求,更是对美丽家庭生活的选择,对孩子人生的负责。
03
现在的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常常听朋友们抱怨说,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家陪孩子写作业写到十点钟,自己的生活都毁了,想自己再学点什么基本都不可能,即使是周末想出去看场电影,都要预先和孩子一起完成作业、完成手工、带孩子去补习班之后才有空。而且自己有很多东西已经落下,等孩子上了初中高中,也许自己就多余了,因为自己也太多不懂了。
我们当然不否认陪伴的重要性,更不否认家庭教育高于学校教育的事实。但是,陪孩子做作业就是孩子最需要的陪伴了吗?
为了孩子辞职的女性越来越多,因为家庭总得有一个人能全心投入工作来赚钱,也得有一个人全心投入配合学校的教育才不会因为一个孩子上学而整个家庭跟着忙碌倒时间。可是孩子的独立性怎么办呢?这样的全程陪护还有独立可言么?相对而言,孩子看到父母虽然都工作忙碌,但是都享受工作的过程,每天都带回来各自有趣的故事,每次遇到困惑都能得到他们的指导,总能通过他们看到更大的世界,他们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世界的美好,并从小就知道这样美好的生活自己也可以做到。
杨澜说:“ 无论是常年在外忙碌的父亲,还是能够多花时间陪孩子的母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到你是一个充分享受人生的人。”
高质量的陪伴,比全程陪护更能让孩子们成长。
04
实在是太累了,等孩子上大学了我才能轻松点。
好好学习,等你上大学了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这两句话是不是很熟悉?
我们都在预约幸福,我们和孩子都在为未来而奔忙。
可是生活除了未来,更应该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每一刻,否则,当目标实现,家长和孩子终将陷入另一场迷茫。
我们爷爷奶奶那一辈,由于年代的原因,生活困苦,孩子众多,生活唯一的希望就是孩子长大各自成家,最终的目标是带孙子。可是我们的父母辈大多数年轻时已经开始从农村涌入城市,。生活习惯不同等原因,最终导致爷爷奶奶的愿望实现不了,最后衍生出空巢老人的现象。
我们的爸爸妈妈,出生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物质匮乏,生活不允许他们有过多的精神追求,连求学都步履维艰。我妈妈说她经常带着手工去学校,边上课边挣钱,不然家里都揭不开锅了又要怎么交学费。
最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对生活的希望,对知识技能的渴望,对丰富精神世界的追求,通通都寄托到我们身上。我们要上课,要考高分,要上补习班,要学乐器,要学各种课外技能。但是在高考制度下,最关键的那三年,我们每天的生活除了学习做题并无其他,最后换来了一句等你上大学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在我们信以为真的时候,我们却成了人们口中那垮掉的一代,颓废的一代。
其实,爸爸妈妈喜欢的舞蹈,爷爷奶奶喜欢的书法,他们自己也可以去学习,丰富自己的空余生活,享受自己生命的每一刻。而我们,我们喜欢上网,喜欢张狂,喜欢有个性,我们都可以挖掘自己的擅长,让自己的生活充实丰富。爱是一种传递,是上一代对下一代无私的付出。但人生就是一场体验,一场修行,每个人首先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本是一件不冲突的事情。预约的幸福并不知道最终会否实现,但此刻的美好尽可把握。
教育的意义,也不再是教会我们用更轻松的方式赚更多的钱,而是让每个孩子学会爱。学会先爱自己,再爱别人,爱国家,爱社会。所以,为人父母,我们当以身作则。可有多少人已经准备好把自己的钢琴梦、出国梦寄托在孩子身上?
05
每个人都有为人父母的权利,但是每个人在成为父母之前都有义务考虑清楚真的具备这样的资格条件了吗?
这个社会,不仅上大学需要高考,成为老师也要经过考试,但是人生最重要的导师--父母,却是不需要经过任何考核的。那么谁有能抱怨自己的教育成果不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