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从降生起直到老死,终生都没有走出过家门,这无疑是十分悲惨的人生。而我们如果在短暂的人生中匆忙而过,对超出我们视觉的宏大和微小的世界毫无了解,每天的思想都在生活和工作的范围内徘徊,那就等于在精神上一辈子没走出过家门,这无疑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隐藏的现实:平行世界与宇宙至法>
“The most incomprehensible thing about the world is that it is at all comprehensible.世界最不可理解之处就是在于它是可以理解的。” ——该书中引用的爱因斯坦名言。
姓格林名大脑的这位迷人的先生(Brain.Grin),穿着灰色圆领衫坐在纽约中央公园的一块石头上,一只手拄着膝盖,微微颔首,嘴角留笑,眼含柔情的望着镜头外正注视书籍扉页上作者眼神的读者,想从那似笑非笑的眼神和微含的眼波中看到一整个宇宙深陷的奥秘。
有些事有些图景,在你一无所知的时候,在你尚未开始生活时候,就有那么强大的力量,能一个瞬间就拽住你的心神,扎进你的脑海,开始一圈圈的勾画无限大尺度下重叠变换的,星空,宇宙,平行世界,还有深藏其中的至理。不管今后人生走向何种路径,要为哪一个时代为哪种吃人的制度奔忙挣扎,宇宙的图景住进来就不会离开,因为它完全是在另外的空间填充你的大脑。
当你想象宇宙,填充所有你已知的尺度,想象的尺度、以及尚未有一丝痕迹的想象能到达的尺度,你无法想象其他。无法在浩淼时空里看到漂浮着的现实,房车户口,因为,天哪,光这么一个旷大的宇宙都填不满想象的边界,还有宇宙之外,还有多重宇宙,还有N种类型的多重宇宙,他们可能择一成真,可能以某种不以时空为依托的形式共存成为终极多重宇宙,包含所有提出的多重宇宙模型。而且,他们还不是无稽之谈,相反是根据数学,根据对亿万光年外微弱波动的冷热斑点的观测,根据已知,推导出的避都避不开的未知,来颠覆我们固有的真理。
最后剩下的一点空间,你才可以看到自己,思考为什么你在思考,为什么你会思考,这个宇宙为什么诞生有你的存在来思考非此个宇宙所诞生的法则,或者这法则,或第一推动力不来源于你所在的宇宙,而在于诞生所有多重宇宙的那个法则,或者就没有法则。你的宇宙之数碰巧是银河系漫游指南中的42,还是正儿八经科学家测算出的我们这个宇宙的暗能量0.0000000。。。。。0000138,因为在无限多重宇宙中必有一个是42,是.138.
这样宏大的结构,仍然让你通过你这个世界上的数学摸到他的门楣,通过蛛丝马迹的观测建立对他存在的信心,但却可能永远无法让你企及他的全貌,明确的判断他的存在。宇宙如此好意,居然可被理解,这真是一件不可理解的事。更不可理解的,是我们克制不住的去理解的冲动,缘何而来。
格林在TED上说,我们身在也许是绝无仅有的时代,因为已经观测到我们这个宇宙在加速膨胀,也就是说存在这样一个可能,有一天,地球上的人类仰望夜空,将看不到一颗星尘,遥远星系的光亮不仅肉眼不可达,而且他们膨胀远离我们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光亮就算乘着光速也追赶不上到达我们的路途,用最先进的仪器观测到的也是一片漆黑的寂静。那时的科学家根据科学精神,也许就会做出这个宇宙我们及我们的地球只此唯一的结论,我们就是整个宇宙。他们或者会看到一些古老的知识,就是我们的这个时代的知识的幸存,说宇宙群星璀璨,那么这种说辞是否会变得像河图洛书一样成为上古传说?我们还如此确认,人类对于世界的了解能力会一直勇往直前,并在某天一定可以达到某种可设定的高度,回答前代提出的问题吗?在我们这个时代,就是最好的时代,我们还有星空可以观测,或许我们只能永远问问题,而终没办法fulfill这些问题。又如何呢?宇宙或许把他的至理掩盖的如此小心翼翼不让我们发觉,又可能,就在地平线升起的另一端。
不过后来我想,当星空一片漆黑之时,地平线的另一面的太阳也老早远离我们了吧,所以,那时候该不会有这么孤独又无所事事的人类天文学家了,没有我们了。这样想来,人的生命在任何尺度上来说还真如爱因斯坦所述是“短暂而有风险”。
如此幸运,138亿年的宇宙,45.4亿年的地球,20万年的人类,<10000年的文明,以及描述宇宙的这一百年,都在Echoing the ages,呼啸穿过你的生命,甚至那些与你如此远离,无法确定的multiverse 多重宇宙,也借助数学,和一种叫做科学家的人类分工,以及你内心中神知道从哪里来的无止尽涌动着的好奇一起呼啸游行,来来回回,在短暂的生命中,共振了更加短暂的片刻。
也许就是读一本书,看几篇小说,两三部电影,和儿时放学楼门口的几场交谈。就使得这一切已如此,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