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体裁是一种提供模拟世界的模型化体系。”根据中国文学题材分类的“四分法”,文学文本可划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四大类。
无论是短小精练的诗歌,开放自由的小说,还是真实自然的散文,通俗明朗的戏剧文学,都体现了文本文学的特殊性,个性化,文学性。
文学性:俄国形式主义术语,指文学本身的规则(我认为这恰恰与文学体裁分类不谋而合) 埃亨巴乌姆:“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即使一部既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特性。” 由此可见文学性是文本文学最核心的概括性特征。
根据乔纳森•卡纳的《文学理论》,对文学性的研究定义之一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者肯定的基本准则是:“文学科学的宗旨,应当是研究文学作品特有的、区别于其它任何作品的特征。”(埃亨鲍姆《关于形式主义的方法理》,见托多罗夫的《文学理论,俄罗斯形式主义者论文选》)
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性体现的一点:鲜明生动、感人心魄即文学性,平淡不是文学性。文学性即通过突现性,使语言具有强烈感知性。这一点在戏剧文学中体现的最明显,戏剧文学是连接演员与舞台的中介性文学式样,因为舞台表演有很大的时空限制,所以极力要求戏剧文学情节集中和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境下依赖冲突,造成悬念的氛围,才能抓住观众的眼球。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灵魂,矛盾的集中性与激烈性是戏剧文学不同于一般叙事文学的主要特点,矛盾的必然性即戏剧冲突的的根本动因在于矛盾双方内在的对立和冲突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得知朱丽叶死去,便进入她的墓中在她身边服毒自尽,这时神父赶到,但罗密欧已死,朱丽叶醒过来,发现罗密欧死了,她也拔剑自杀,之后双方父母到场,短短一晚上,这么多的人物,在机缘巧合下凑到一起,发生了如此悲惨的事件,这样扣人心弦的波折情节,不过是为了放大矛盾,表现罗密欧与朱丽叶至死不渝的爱情,同时,神父的晚到这样一个小疏忽,也造成了矛盾的必然性。戏剧文学冲突类似于小说情节的高潮,不过戏剧文学的矛盾更加集中与尖锐,小说的刻画则不止于此。
诗歌语言也是如此,“诗是语言的精粹”,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对语言的要求最为讲究,诗人撷取和提炼自己的审美感受以理想的体系来表现创造出饱含审美意蕴的意象和意境,也就相应地要求凝练而富于表现力、具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诗的语言和日常生活语言因此有了明显区别,表现为诗歌对日常语言的“背离”。诗歌语言的这种“背离”首先表现在是对日常语言的提炼,诗用尽可能经济的语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寥寥的几个偏正式词语,却能凝练的概括出了事物的状态特点,这种具有节奏性由近及远,由下到上的名词罗列,勾勒出一幅画面感极强的肃杀图,便于情感最有力,最直接的传达。这种自由的空间想像带来的感染力和情感的震撼,这种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是其他文体难以再现的。
“文学性”关于文学本体论的定义,认为文学语言的参照物不是历史的真实,而是幻想中的人和事。虚构是小说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中国小说的源头之一是神话传说和先秦诸子典籍中的寓言,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虚构不等于虚假,文学艺术的虚构介于真实与虚假之间,小说因为是虚构才具有了文学性,小说虚构并非与真实生活全然无关,真实生活构成了读者和作家的经验世界,小说的虚构需要依赖经验世界,虚构则是经验世界的改造与变形,是作家心灵的折射。正所谓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三国演义》中,将曹操塑造成一个生性多疑,老谋深算,不忠不义的奸臣,而史书中的曹操则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文学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作家的创作意图极大影响人物形象塑造,在这里作者就明显有“扁曹”的倾向。鲁迅先生要读者把小说人物与历史人物区别开,因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经过小说家的虚构,且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早已脱离开历史上真人真事的限制,而被创造成了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典型。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作者杂取种种人的原型化为一人的结果。又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孔乙己一定有他的真实生活原型,但不一定就叫孔乙己。有书记载生活中其原型叫孟先生,此人与孔乙己的形象大多相似,鲁迅移花接木,杂取生活中多个人物形象,塑造出的“孔乙己”,具备了所有想要表达的劣根面貌,才是真正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
哲学辩证法的相关观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坚持矛盾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那么找出文学作品同时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就成为确定文学性问题的关键。 从外在形态,题材选择和形象塑造的特点,以文本的语言特征,体制结构为依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具备一定的共性,如文学作品共有的审美性,叙事性,抒情性,在四类体裁中各有或轻或重的体现,此外语体风格的个性化,坚持了文学是“人学”,偏重于对人物的描摹,也是它们的趋向。
在中国,抒情诗一开始便受到人们的肯定,抒情是诗歌的主要特点之一,诗的抒情性首先体现在对题材的选择处理多为精神方面,对人情世态,山水风光也有详细描写,但都是以人的内心情感的流动和变化为线索展开。经过主体情感的渗透改造后,物象往往失去或改变原来的客观性质而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这正是“诗言志,诗缘情”。某些受到民族心理结构、文化背景,文学惯例或业已存在的诗歌意象体系制约,被固定下来,如自古逢“秋”悲寂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千百年来,古人对秋,月等意象的认识流传至今。
在结构上,散文与诗歌有相似之处,都是以主题内心情感和思绪流动起伏为线索的抒情,但散文更重视个人张扬个性的表现,因为不受格律,节奏,结构,语言等方面的限制,散文不会对语言进行过分修饰,而是追求整体文体风格,从而更加自由,大有“形散而神不散”,在内容上散文不采用虚构的题材,取材真实的人生感悟,“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生”。《醉翁亭记》中“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是览物而兴怀之笔,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
小说以叙事为主小说运用叙事话语相对完整的展现普通人物的特性,从而使小说不同于其他文学。叙事即讲故事,按照一定顺序和原则展现了一个连续发展的,有结局意义的系列事件。小说叙事的完整性有别于散文,客观讲述性有别于主观抒情的诗歌,“叙述”方式有别于“演示”的剧本。小说注重对个体人物的塑造,侧重于现实生活的描写,社会性格的刻画。体裁内容的丰富深刻,表现手法的开放自由,又使“小说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有一定长度的,虚构的叙事文体”。
戏剧的抒情与叙事通过人物的表演来实现,人物的语言非常重要,通过戏剧人物动作性,个性化特点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使戏剧的叙事有了抒情性。剧本以对话为主,这二成品要求演员的二度发挥,才能打到实际表演的效果,这需要导演,演员对剧本的深入了解,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在创作前就是演员,他深入了解当时贵族上流社会后开始创作剧本,据说他写剧本从来都一气呵成。晚年时创作的《哈姆雷特》,是基于为好友投身政治运动悲惨下场的悲鸣,他倾尽全力著成,并亲自扮演幽灵。
文学性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这里就列举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