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之美,不显山不露水,飘渺,空灵,仿若月下荷塘中的暗香流连。一缕水殿清风徐来时,便有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意境了!
朦胧之美,留一份遐思与人,不言尽不诉尽,含蓄委婉,不张扬,带一点点好奇与想象,欲语还休,欲去还留。
不追求炫烂之极的繁芜,它的境界,犹若花看半开,茶饮半瓯,酒至半酣,品的是一种精微曼妙,是独坐明月小楼中,但闻琴声如流水,不见纤指弄琴人。
喜欢文字中的朦胧美——
诗词最具朦胧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苍苍的蒹葭上,结满了凝霜的白露,美丽伊人临水而居,烟水苍茫中,她的倩影扑朔迷离,是那样可望而不可即。因此而生发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就像东逝的江水一般,绵渺无边。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将自己的一缕纷繁思绪与满塘的荷香一起,融进清风月色里,如若远处高楼中飘渺的歌声,淡淡愁思淡淡欣喜,形成一种幻梦般的朦胧意境美,读罢,依然口角噙香。
喜欢韩静霆《月的诗》,一种朦胧恬淡之美——
残月如弓,新月如眉,满月如镜。
春夜,淡月笼纱,娉娉婷婷,掩映着杏花疏影。
秋夕,霜月临江,浩浩皑皑,波心犹如跳着万点银炷 。
大江上下都是明月,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文字朦胧美,谁能读出那一种裹藏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谁,便可以做她的知己。
一篇文字在成型之前,必有一些灵感的触须在头脑中若隐若现,飘忽而至。若你心不在焉,她便如白驹过隙转瞬而逝。 若你是有心人,用心来捕捉撷取,将它们一条条,在头脑中逐一理顺并漫化成诗意,这份朦胧美,就会在笔下渐渐丰盈,清晰,完美……
喜欢艺术中的朦胧美——
音乐,绘画……
国画山水的至美意境,飘逸,空灵,半入青山半入云。
一砚素墨,一纸白宣,演绎曼妙的水云禅境。漠漠烟江,一叶扁舟独行,群峰倒影参差里,一棹划破万重山。水天交映处,淡远,虚静,有白鸥飞渡,这一景象意化成朦胧的禅意美,让人顿生隐逸归心,只想弃了浮华,一朝散发弄扁舟,烟波钓叟,渔歌江上,从此伴一叶舟,一江月,一壶酒,一溪云……
喜欢纯音乐中的朦胧美,委婉低徊,无言胜有声,给予人宽广无垠的遐思。
纯音乐中的吟唱,没有了歌词框架的束缚,唯美,飘逸,自由而灵动,这一种简拙、模糊之味,欲诉还休,欲拒还迎。她的意象之美,是午夜一朵素白的茉莉花,香息四溢,朦胧缱绻,轻语呢喃。
喜欢大自然中的朦胧美——
烟雨斜阳,深林雾霭,古寺钟声,长亭芳草,拂柳笛声……
沈从文说 ,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
是啊!凡是美的都没有家。
从来不曾留意,一缕烟雨来自何方又去往何处?一抹斜阳朝升暮落,为谁留连为谁缱绻 ?南屏晚钟,禅意悠悠,有谁能伸手挽留?暮春的落花,从绚烂至凋残,谁能知晓她的心事?最爱天边一朵柔云,轻轻浅浅自你眼前划过,曼妙着身姿摇曳入晴空,风儿徐来,渐行渐远,你可愿追踪溯源,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世间美的东西都含而不露,蕴藉深藏。 她们真实的存在着,却又模糊,朦胧,蓄藏。这些美丽属于每个人,又好像不属于任何人,给人美妙短暂的欣愉之后便漠然转身,离去,唯留一点怅惘,一点遐想在印记里缭绕……
书中读过这样一段话——
画者说:朦胧之美,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哲学家说:朦胧之美,就距离产生的美。诗人说,朦胧之美,贵在浑涵委婉。书法家说:朦胧之美,贵在气韵神采。音乐家说:朦胧之美,贵在飘逸空灵。
世间万千风景,生成世间万千美,朦胧美,就是那一朵雾里奇葩,隔着一道道水晶珠帘,来如幻梦去似朝云。
她是喧与静的对白,委婉含蓄,幽素暗生,这种由内而外滋长的诗意,似乎比真实的美丽更为深邃生动。
朦胧之美,蜿蜒曲折,含寓其中,她的节拍韵律,意象构思不按常理出牌,给人留下大面积的印记留白,遐想的空间,也因此趣味无尽。
人生,半梦半醒,明暗动静汇融交错,何尝不是一场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过程?得失对错且随缘,无需把红尘世态看得太真切,朦胧更添意境美。
美,总在无限想象里,韵,总在虚实相间生。人说“难得糊涂”,事不做尽话不言尽,留一半余地与人,富不享尽势不倚尽,留一半厚德与己。谦和宽容低调内敛,安享醉卧山间云,闲钓水中月的淡然 ,有若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境界。人生,鲜妍也好凋零也罢,不求绚烂至极的繁华,但求一种淡淡的简宁清新之美。
一个人的夏日,一个人的午后,一把藤椅,一帘烟雨,一弦琴音,茶香缭绕中,墨迹氤氲里,浅抒笔下朦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