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经济纠纷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员名单,“老赖”单某近日盗用他人身份信息在保定东站进站时,被工作人员当场发现。目前,单某因涉嫌盗用身份证件罪,被北京铁路警方依法刑事拘留。(1月1日澎湃新闻)
诚信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运行的基石。近年来,失信行为屡屡作怪,暴露出个人道德素质的缺失,也给诚信社会抹了黑,因此,对于冲击社会诚信的行为必须予以重罚。时至春运,“盗用身份证坐高铁”者被当场拘留,极具警示意义。
造成失信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利益驱动,失信者往往怀着不守规矩的想法试图“捞取实惠”;其次是失信成本远低于守信所获得的收益,再加上相关惩戒无关痛痒,无形中助长了失信者的嚣张气焰。此外,监察监督体制不完善也给了失信者可乘之机,同时加剧了失信者的侥幸心理。一味的人道主义等于放纵,我们可以看到,以往多数失信行为多以适当教育或处罚草草了事。因此,营造文明诚信的社会环境,就必须对少部分因私利而严重失信的行为严厉处罚,使其不敢越雷池一步。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此次“盗用身份证坐高铁”之人被拘的警示意义在于,通过刚性执法手段告诫全社会以往的“人性化”处理一去不复返,今后再发生类似行为将不被“姑息”,破除部分人存在的侥幸心理。随着春运临近,“人证合一”是把好春运“入口关”的重要环节,今年春运40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4亿人次,保证如此庞大人群安全准时到达目的地,安检是第一阵地,此次盗用身份证者在检票口被拘的另一个意义在于,营造诚信文明安全有序的春运环境。
诚信建设,正反两方面的激励都必不可少。良好风气的形成,需要每个人的切身实践,也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更依赖于相关部门的刚性执法。社会诚信体系中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设计,一方面能真正使失信者寸步难行,在高铁出行、个人信贷等贴身生活方面处处受制;另一方面守信者却能一路畅通。诚实有信之人总被褒奖,例如给予高铁车票优先购买权,大家自然愿意相信诚信。因此,要想真正提高社会诚信水平,用惩戒手段守住“底线”的同时,不妨用更多的奖励撑起“高线”。
“诚信”的状态折射着社会的进步。“盗用身份证坐高铁”被拘极具警示意义,其根本意义在于防范风险、避免闹剧重演,春运临近,我们也期待着每个人在购票乘车的同时,随身携带一张“诚信车票”,为流动的中国打上最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