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
1. 总是想学点什么,怕不学习被别人落下,但又不知道该学什么?
2. 看到别人一年读100本书,对自己说:“那我也要一年读100本书”!
3. 看到别人分享的书单,就很兴奋,赶紧加入手机收藏夹,想着等有空了看书单上的书,却再也没有打开过。
4. 微信里有100多个订阅号,每个订阅号都有几十个红点,提示着你去阅读。
5. 手机收藏夹里收藏了上千篇干货文章,却再也没有去看过。
6. 报名了一个又一个的在线课程,学习的时候像打了鸡血,学完之后又原样还给老师了。
7. 参加了一个又一个的在线活动,像一些100天的活动,只能坚持个10几天,就不再行动了。
8. 加入了很多会员活动,奔波于数十个微信社群……
上面列举的8种情况,你中枪了吗?
我们很忙,又很焦虑。我们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但学习的时候又心不在焉,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学习什么,学了之后有什么样?我们只是想学习,想让自己的生活充实一些,但学了的东西又像一盘散沙,在生活和工作上用不上;看了很多文章,讲的都很有道理,却也从来没有去实践验证一下。
我们越忙碌,越焦虑;越焦虑,越忙碌……好像是一个死循环,怎么也走不出来。
不仅对于个人,对于很多企业,也很焦虑。互联网思维来了,该不该转型,该怎么转型?现在微信公众号这么火,是否也得整个企业号,发发企业信息?看到别人做这个产品很火爆,也想模仿……
这就是个焦虑的时代吧。
虽然我现在好像是在说别人,其实,我自己也很焦虑啊。尤其是几年前,那种焦虑,那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我至今历历在目。我并不是不热爱学习,我主要是不知道学什么,又因为不知道学什么,看到什么都想学,学了之后,又觉得没用……反正一直在这个循环里面,每日焦虑着。
但现在我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焦虑了。现在,每天的生活很安定,虽然也忙碌,但感觉不一样。以前感觉是瞎忙,就是要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而现在的忙碌,却是安定的,有条不紊的忙碌。回想以前的自己,感觉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收获却很少。
如果要问,我是如何完成这个转变的,我觉得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我每日写作。每日写作的过程就是与自己对话的过程,通过持续一年多的写作,我了解了自己喜欢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也许是诵读《论语》和《大学》吧。阅读这些经典书籍,让我的心也变得安定。
第三,应该是持续行动的力量。以前很焦虑,很忙碌,但是做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浅尝辄止。如今,我做事情都可以持续做下去,像每日写作,持续了460多天,《论语》学习也持续了220多天了。我知道即使想要取得一点点成就,都是需要付出行动的。
但,最最重要的是,我有了目标。我觉得焦虑是因为没有目标,看不到方向,不知道该走那条路。一旦想清楚了自己笃定要做的事,也就不焦虑了。
最近在读《大学》,读到《大学》开篇的第二句话,我突然顿悟自己不焦虑的原因。如果你读懂了这句话,也就知道如何让自己不焦虑了。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止:知道目的地。
1)知止——明确原则,理清期许
“止”指“归宿”、“立场”。“知止”即对目标、归宿和自己的原则立场有明确了解。
2)有定——站稳立场,坚定不移
“定”是定向。朱子《大学章句》解“定”字说:“知之,则有定向”。知止指对归宿有明确了解,则已经是“志有定向”的。
3)能静——动机纯正,心不妄动
“静”是静心。朱子《大学章句》释“静”字说:“静,谓心不妄动”。对于“静”,《礼记》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论语》也说:“仁者静”。
4)能安——身心安详,从容有度
“安”是随处而安稳。朱子《大学章句》释“安”字为“安,谓随处而安”。《管子∙内业》进一步谈到“安”和“静”、“定”的密切关联:“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静。”又曰:“圣人与时变而不化,从物而不移,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再曰:“正心在中,万物得度。”最后则是“德成而智出”。
5)能虑——思虑周到,驱除偏见
“虑”是思考精审。朱子《大学章句》释“虑”字为“虑,谓处事精详”。
6)能得——合理选择,心安理得
“得”有完成、达成的意思。朱子《大学章句》释“得”字为:“得,谓得其所止”。
是以明了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明了自己的价值观,明了生命中什么对自己是重要,,明了自己的追求,如此即便做同样的事,你心中亦是非常清澈的而安定的。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沉静,沉静才能够心神安定,心神安定才能够思虑详审,思虑详审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和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我们焦虑,是因为我们心神不宁,我们心神不宁,是因为我们不够沉静,我们不够沉静,是因为我们志向不够坚定,我们志向不够坚定,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要往哪个方向去。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句话只有26个字,却能解决现代社会人们的很多困惑。我们往往只关注在“得”这个层面,而“得”只是表面而已,你想要“得”,你得去探寻“止”,也就是你的目标或目的地。
人生目标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回答的问题,我们中大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我们每天焦虑地惶惶不可终日,也不愿意静下心来去探寻内心的目标。当你没有目标,人生就只能随波逐流了,当你没有目标,你的学习也只能是杂乱无章的了。当你没有找到重要的事情时,你只能不断做不重要的事情。
想要不焦虑的方法说简单也很简单,去寻找你的人生目标和方向。说难也很难,对有些人来说,也许一辈子也找不到自己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关于如何寻找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文章《自我管理之二要事第一,找到人生的“真北”》。
这是《大学》系列的第二篇文章,上一篇文章《原来大学应该这么过?《大学》&《新生》|【四书新解】》,主要讲了大学应该怎么过?其实,讲的就是《大学》里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今天分享的内容是《大学》里的第二句话。
我准备在2016年学完“四书”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会写【四书新解】系列文章,如果你也对“四书”学习感兴趣,欢迎关注。我写的【每日论语】系列的文章已经更新了200多篇了,也欢迎关注,一起学习哦。
码字很辛苦,留下个喜欢再走吧~~~
如果喜欢请转发朋友圈,让更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小伙伴看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