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从考场出来,拍下一群涌出考点校门的少年,加上灰色滤镜,觉得,三年,也就这样了。回家的车开了很久,不知道如何回应父母小心翼翼的询问,头靠着车窗,看窗外拥挤车流,万家灯火,有人欢喜有人愁。
348天前,一遍遍刷新网页,看到从小到大最拿手的语文考的比文科生桎梏数学低,当了一学期不称职数学课代表的数学分数比只逆袭了一年的英语低,这扑街的感觉,真讽刺啊。
想选专业,所以几乎没考虑一本院校。报考的时候第一志愿填的是一所听说过但从没考虑过的二本学院,比一本线高了12分,我差它6分,哈哈,真有意思。
曾煞有其事的跟自己说,坚决不学中文,觉得自己不够格,不配。最后还是无耻地选了中文,无他,不想学数学。百度专业排名,比对自己分数,将一所之前从未听过的学校填在了第二志愿,嗯,被录取了,直到大一下二轮选课前,我都没有后悔过选择这个学校。(微笑)
275天前,我不知道自己是以何种勇气走进了院会新闻部面试教室,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只记得一个学姐问我,你愿意加入xxx记者站吗,“我愿意”,脱口而出,面试结束后我甚至不能回想起那个组织的名字和那个学姐的样子。
二轮参加了组织部的笔试,三轮,四轮,五轮,留在院会。我想,都一样的,事实证明,接触到很多以前不曾想过的东西,收获很多,我很感谢这一年的学生工作经历,很感谢学姐的重用,我记得学姐说我靠谱,窃喜过,我记得学姐说我优秀,我当做鼓励,我记得学姐问我留任意向,曾惶恐地表示愿意接受培养,终究没有选择留下,很抱歉,我热爱并感谢这个部门,但我无力为它做更多事。
新闻部面试结束第二天吧,我看见食堂外立起了招新海报,青通社说五行缺我,包教包会,我信了。268天前,一则短信发到我的手机,通知我正式通过考核成为青通社新闻部的一员,后来我才知道,短信是运哥发的,一个一轮面试时站在一旁的不明清瘦男生。
很有意思的是,部长和院会新闻部部长是同一个人,遗憾的是,最后也没能留在新闻部,转去了新生的兄弟部门总编室,运哥是主任。曾一度迷茫这个新部门的定位,一年下来却也做了不少事,各式各样,颇有收获。运哥曾对我说小伙子不错,我更多当做是鼓励,后来通过这个平台,有幸获得“优秀个人”“优秀学生会干部”称号,恍然如梦。运哥问我会留吗,我说,留吧。
202天前,我通过站内考核,正式成为“我愿意”的那个记者站的一员。开始慢慢了解这个有着很长名字的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安徽师范大学通讯站。然后就是第一次投组图稿,第一次投文字稿,现在想想学姐看过后竟然还允许我尝试投也是神奇,自我感觉挺丢人的哈哈。在大一学年末的时候,终于成为一名发表过稿件的通讯员,一篇文字稿,一篇组图,完美(并不)。
说起发表稿件,曾因为这一点怯于报名校通社招新,所幸,在巧姐的鼓励下,我投递了报名表,竟然成功,成为校通社编辑部实习编辑,一百多篇稿件审下来,收获很多,至少,我知道了怎样才是一篇合格的外宣稿件,我该如何去写。带我的正式编辑很好,很耐心地解答疑惑,很热心地鼓励我们。
在编辑部后台,会发现很多校媒牛人,很多可操作的创意,真心佩服。因为编辑部,也陆续加了一些其他高校的小伙伴为好友,很奇妙的感觉。
说回通讯站,欣姐常在说说下回复我学弟很棒,因为欣姐的认可和重视,我开始考虑竞选留任副站长,也决定报名成为“简书”大学生主编,下午进了简书主编群,晚上参加了留任意向会,如往常一样,欣姐说我很棒,和一年前一样,我其实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挺紧张的。
意向会开始前,组织部的小伙伴和我说“高考结束了”,我说“真的诶”。打开手机,空间被“去年这时候”刷屏,我想,是时候回顾这过去的365天了,以上。
——写于2017年6月8日晚
一年前一起奋斗过的小伙伴,如今各奔东西,再回首,点滴记忆里满满的感动,祝好,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