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总是给人一种半调子的坚持,一边要赚钱,一边还要坚守自己内心想要阐明表述的东西。这大概是所谓那个年代的大院弟子内心无法抹除的青年热血,诚如他在《老炮儿》那样几乎可以说是本色出演,浑然一体,毫无违和感。
这是一部并不典型的小刚电影,他在商业片上的巨大成功,让我一直认为他是排在前几位导演中最会讲故事的(当然自从他拍非诚勿扰2后,个人认为他在商业片上已然是江郎。所以他转去演戏,结果那个戏与他导的戏相比,毫不逊色。这大概是导而优则演的最优秀代表)。选材以及故事的逻辑性上,都编排得当。当然很多精英层面的人都诟病他为了迎合市场作出的所谓低俗表达。我却不以为然,作为一个生意人,我完全认同在养活自己的同时,咱们再来谈理想。国内艺术片之叫好不叫座现象绝不是靠某一个群体可以解决的,这是整体社会公民素质需要往前一大步理想,而这很可能我们的上一代人未必等的到。
回到电影本身。这是一部刘震云的作品。这位仁兄应该是冯导的好基友,冯小刚拍过他不少作品,有一个典型特征,小中见大,浅中见深。我们有印象的,比如《一地鸡毛》,《手机》都是如此。这部电影也是如此,且在电影中也借着某政要的嘴也是不断的说出这句话“小中见大,从小入手,不要光看着大,坏事的往往是小,而这往往是极容易被人忽略”。
故事情节并没有什么特别,我们大概可以从历史或者街边小报上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案例。因不知道多少线地方的一个农村妇女被老公所哄骗离了婚,因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自己所受冤屈,向政府工作人员胡搅蛮缠而引起政府反感被采取了强硬措施,使得事态扩大牵连涉事政府高级官员集体下马后继任者都惶惑不安的一系列事件。
关于电影,我想说两个方面。第一镜头,第二深意。
我在上学的时候,差不多学过一年的影视美学。有一段时间的课,就是在课堂上看经典电影的片断,然后数镜头,在镜头与镜头之间看导演的用意。我想说,冯导这部电影应该也算是教材级电影,有太多值得推敲的镜头,当然并不是说有多好,但使用以及转换的频率之高,极富有教学意义。
电影一开始就是冯导的旁白开场,冯导的声音很有特点。我一直这样觉得。伴随着声音一个圆镜头就这样直直的出现在宽屏的荧幕上。可怜我昨天买的还是大屏幕的票,一度我都觉得浪费了,那么大荧幕大概圆镜头占不到一半。这样的圆镜头,却很给人一种窥视感,像有人在暗中透过镜头在盯着或者观察着事件和人物。
一度以为这导演今天就想用一个第三者或观察者的角度来细说这件事了,在看这些圆镜头的时候,观者很容易被带入视窗感。小时候,我们通常看过这样一些片子,有人要偷窥屋内的人,就用手纸戳破窗户纸,然后下一镜头就可以看到通过这个圆孔所展现出屋内场景。所以导演心思用在这里,也不谓心思不细密,从一开始就让观者代入。
实际上私以为全片最有意思的是一个长镜头的展现。女主角第一次从本地前往北京告状,镜头跟着她所乘坐的车,从一个隧道口跟进,然后从远及近,我们可以看到随着镜头的推进,隧道口的圆洞从模糊,小,暗到慢慢的清晰,放大,然后越来越亮。整个镜头没有断,可以感觉那个黑洞框就这样拉近又拉近。下一个镜头更巧妙的是,出了洞口整个天就是大亮的,然后停在一块高速路口的指示牌上--北京。这个时候你突然发现,镜头变成方的了。
在后来的剧情推进中,可以发现,只要回到农村,镜头会重新回到圆形而回到城市时就会恢复成方形。
这些镜头的改变与剧情,与人物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很有意思,导演用意之巧。与冯导同一大院的导演姜文的《让子弹飞》开篇让马拉火车的用法也是别有深意。后来老师讲了才觉得这老小子真是太鬼了,他讽刺的是”马列主义“。而冯导这次巧用方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国人之做人法则”规矩之方圆论以及做人之方圆论“。
第二,再来说深意。
关于坚持的故事。女主角所坚持的事情,咋看之下至少让我们这些观众觉得多少有点吃饱撑的即视感。假离婚被真离婚,因不满被骗而要求重启审核。这本来是件家庭纠纷,我们生活中也不算少见。说到这个,我其实倒也是有些感触,关于国人之法律概念淡漠以及寻求法律援助之艰难。
先歪一下楼。谈一点我对于法制意识的认识。
我接受了16年的正统教育,论说算是这个社会上知识水平不算低的人群。但是当出现商业违约的时候,常常说要拿出法律武器,亲,对不起,不知道怎么拿?我们现在在跟法务打交道的时候,法务在审核过去十年用的合同文本的时候说,这些文本漏洞百出,真要出事了基本上形同废纸。当然她也宽慰我,法律的本质是预防并不是为了打。这又是很新鲜的认知,在我们普遍认知里,律师就是用来打官司的。
前阵子因为某个原料客户的违约事件,受用户委托我们向违约方发起了诉讼。坦白说,这还是第一次完整的接触一个案子的发生到进行(因尚未完结,到底需多久不得而知)。因着这样的机会,问律师,一个案子大概要经过哪些环节?每个环节大概会花多久?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对方也并没有说出一个标准答案来。维权在我这个阶层尚有如此之难以及诸多错误认知,更妄论片中这个不知道多少线的农村妇女了。
回到电影里,女主角这样的一个知识背景,愣是要她说出个道理,拿出个证据,走那些应该要走的程序,对不起,真是太难为她了。事实上也没有人告诉她,自始自终,我们看到电影里那些被她所累,被她搅的寝食难安的高官们居然没有想过她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影片最后那个市长用语言表达,关于大小论时候提到解决她需求问题。但表现在行动上除了赤果果的个人目的性外,别无。不客气的说,说的比唱的好听。
电影里展现了两任官员前后表现,也算得上殊途同归。只是前一任们都太掉以轻心,后一任又过于小题大作。颇有官场现形记的即视感,下级官员在上级官员那种谄媚,那种卑躬屈膝;而到了自己下属面前虽不至耀武扬威,但从他的身姿,语言表述上都可以流露出那种不怒自威的个人形象。表现在后一任法院院长--县长--市长。大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深意。
回到女主角之坚持。这份坚持一直到她所要申诉的对象突遭意外身故才宣告结束。她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痛哭失声问”你怎么就死了,我这十年算是怎么回事呢“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非常自然又恶意的揣测这意外究竟是不是意外?但女主角那一声痛诉,实际上又影射出坚持之意义?何在?
她的坚持的点非常执着,无论谁来说,她只遵从于自我内心的道德法则。关于所做的事情一定要有是和非的概念,在她的世界里没有灰色地带,也不知道什么叫妥协。
我们在创业。前几天收到团队里一路走来小伙伴的一封建议书,情真意切。
这个小伙伴是非常轴的一个人,并不因为我是ceo而会盲从于我。常常会提出不同意见,当我提出某个进程和方案时。虽然常常因为需要花时间去给她解释而恼火不已,特别是在群体会议时,她也会不管不顾当场质疑,而质疑的点往往其实是她个人认识论的问题,大可以私下再对接协调,因此我往往会表现出不耐。所以她在信中也有提到,有时候会害怕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会被要求同时给出解决方案。我花了一晚上时间去想,应该要如何表述自己的立场,才能让她准确get。
很多人会觉得坚持是个不容质疑的美德。曾经我也是那样认为。但在电影里看到坚持背后另一面,首先坚持只是一个方式,关键在于选择坚持的标的物,这才是坚持的先决条件。而这个标的物,在创业这条路上,今天就算是马云应该也深处在深重的危机意识中。君不见,国际社会评论我杭州马叔那基本上可以被论定为国际大骗子之头啊。且不论创业之后期,在早期在找到正确的标的物之前,所有的方式都应该被拿来尝试。创业公司最宝贵的是时间,最不怕的就是失败。我常常认为,我们是没有偶像包袱的,任何一种甚至哪怕是一丝的机会,我们都需要扑过去抓住。同时,更需要的是判断若不对也要迅速结束,切不可拖泥带水。而关于这个的判断又是一个极大的难题,这真的是需要团队所有人的坚持,而坚持,我认为这是方法论的认识。所以很多创业团队极重视复盘。
基本上每个创业团队里都会有这样个性的人,很有才或者也刚好很能干这还好(因为即使有人不服气对方的脾气也不得不折服于才干之下),但倘若是自我认知很能干且总是认为自己做的都是好的,对的。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协同性与沟通力就会弱很多,很多人会很头痛与这样的小伙伴沟通,因为在选择一个方法时,这样的小伙伴往往会非常坚持自我的看法而并不是那么在意团队的看法或者合作对象的观点,即便对方有不同看法和意见,他也会保留自我看法并在认为合适的时机使用出来。但往往结果就是悲剧式的。
我从管理个人到几个人,十几个人再到如今几十个人。从一个在人面前讲话内心要抖,在人群面前要脸红的姑娘,在一年时间里成长为一讲话就收不住的话唠。有十年合作的小伙伴说,去年演讲还要稿子,如今脱稿张口就来。事实上这一年,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在团队沟通,管理以及协同性上面。要让跨行过来的小伙伴迅速融入这个行业,要让老团队的成员认识新的模式。还要解决新老小伙伴之间的融合。假如语言可以丈量,这一年所说的话,应该可以绕地球十圈八圈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方式,我并不会一谓坚持自我观点,在家庭教育的时候也秉承一个方法”我们听有道理的那一方“。
但当各执一词且听起来都有道理的时候,那么这个决定就是我来做,因为我是那个最终负责人。
所以,在没有寻找到那个明确的坚持标的物时,在坚持这条道路上更要灵活变通以期迅速找到或者至少接近目标。
文末,特别感谢肩酸背痛深夜还给我写长信的小伙伴,这至少让我知道即便到了深夜我依然不是一个人在思考,这让人觉得由衷的欣慰。创业很苦,同行的人很重要,我很高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以上,与所有化纤邦以及正在创业的小伙伴共勉。
补记,11月的文章。每月一篇,创业路上的所思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