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开始喜欢上读书是在初中的时候,我会把生活费省下来买读者,意林。在没有生活费的时候,又把读过的书卖给同学,换点钱吃饭。
后来读高中,上了大学也很喜欢买书,看书。再后来参加工作了,更是实现了买书自由。只最近几年爱上的微信读书,相对买得比较少,但依然坚持阅读。因为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家里书柜都满了,床头柜,枕头下,电视柜,茶几都有书,并不是我不爱收拾,也不是为了装x,只是为了看的时候方便拿。
在我妈家里至今还有我初中,高中的书。包括课本、笔记、作业、试卷、作文、文学杂志、小纸条(同学写的信,还有上课递的小字条)日记.....因为我是个长情的人,特别念旧。我妈曾无数次跟我说要把那些书卖掉,我告诉我妈我上了那些年的学,就剩下那些书了,它们就是我的整个青春。多少钱都买不了的,何况这也值不了几个钱。我妈拗不过我,那些书至今依然还在我曾经住的房间里。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除了行李就带了几袋子书了,连专业书都没有放过。实习的时候,从学校搬到江夏的中粮;后来在理工大附近租了房子,又从江夏搬到石牌岭;正式工作后去了考门,我连租金都没有要,背着那些书从石牌岭去了汉阳;后又从汉阳搬到汉口的聚银大厦;再后来去了总部,我又从聚银大厦搬到武昌的东亭小区。几经周折我都没有舍得丢掉它们,后来走的路远了,我也背不动了,学会了断舍离,不得已处理了一些书籍,最后浪里淘沙,留下的都是最珍贵的。
结婚后,我从东亭搬到家里,那些书一直放在书柜上。我清楚的记得有我大学所有的专业书,还有在大学里发表文章的刊物,还有我最喜欢的《悲伤里流成河》。为什么对《悲伤里流成河》这么看重?这本书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就出版了,因为高中时间紧,根本没有时间看书,我只看过几篇连载,意犹未尽。加上那时候互联网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新出版的书在我们那个小县城根本买不到。上大学后,我花了高价买了一套,用一天半的时间读完了,就感觉那本《悲伤逆流成河》弥补了我高中时候的缺憾,让我的青春不再遗憾。
今天被告知我所有的书都被卖了。心里五味杂陈,当然很多书我可以买到,但是专业书买不到,即使买到了,也买不回我青春的回忆。我那些发表的文章更是找不到了,我甚至连底稿都跟那些书放在一起了,我是想留着给我的孩子看的,或者等我老了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忆一下峥嵘岁月,找找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挥斥方遒之感,现在什么也没了……
可怜我那些书在毕业后的那几年,跟着我颠沛流离,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去废品回收站的命运。
毕业后的那几年,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时刻,感谢你们的陪伴。希望你们能遇到一个爱书之人,有个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