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随笔,有位陌生的网友,留下了一个令我十分吃惊的评论,如果Ta不是同时点了个赞,我一定会认为Ta是在说反话——开玩笑吧。当然,我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这不是谦虚,因为某君同时也做了一个几乎完全相反的评价。可见,虽然我觉得自己写得在理,而且还有人认同,但不代表就是一篇好看的文,至少,在可读性,或者是文章的排布方面,还需要狠下功夫。
于是,今晚,我又翻开了《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村上春树,施小炜,2017年)这本书,希望能从大师身上,得到更多的启发。在阅读过程中,我应用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 · J. 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1940年初版,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中文版2004年)中提到的两个重要的技巧,第一,试图用自己的词汇来组织——这意味着自我的“理解”,而不仅是单纯的复述——不是为了获取资讯,而是为了真正的理解而阅读;第二,根据自己的疑问,直奔主题——只阅读自己关注相关的内容(即主动阅读)。具体的步骤是,首先采用检视法,根据目录锁定自己关心的主题(挺惭愧的,不过是几个月前看的书,除了极个别的细节,其余的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为了今晚这篇文,只能又花了点时间重新阅读)。
我锁定的主题是,“第五章:那么,写点什么好呢?”这是在训练营中,时常困扰我的问题。咋一看,这只是关于素材的问题,不过,整章读下来,村上春树主要是在回答另外一个问题:“要成为一个小说家,需要什么样的训练和习惯”(似乎与标题不一致,不过我认为,这是不是标题的一个技巧,把最出彩,最主要的部分点出来,诚然,素材,以及素材的组织,作者着笔的分量占了五分之四以上)。看到这,可能有些朋友会很不屑:这也值得说吗?恩,我觉得是有必要的,读——怎样阅读,绝对是,写——写得好的基础。
村上春树也赞同。在他眼中,小说家的历练之路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广泛的阅读;其次,善于仔细观察;最后才是动笔写。他认为,遵循这个顺序对“新手”来说,至关重要。我觉得,对于“老手”来说,每个步骤依旧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一章中,他对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分析最多,主要是围绕一个问题“如何获取素材,如何组织素材”(用他的话来说是:“那么,写点什么好呢?”)。
在村上春树看来,用自己的视角,对周围的事物进行仔细观察,是获取素材的最重要的方式。这里,又衍生了两个问题,如何观察?对所观察到的,如何存储。
对前者,他说不要急于妄下结论,最好先将观察到的,“原封不动”的保存起来;后者,他采用的方式是,只记取最深刻的细节,而且,不是用“笔”,而是用“脑”(他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脑袋里犹如建有一个有许多抽屉的柜子)。这一点,是我第一次看完这本书之后,至今仍记得的,仅有的几个片段之一。记得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挺诧异的——这与我固有的认识有很大差距(不是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吗?),但村上春树为了强调他的这个观点,还举了一个爱恩斯坦的例子(姑且认为并非杜撰)。据说,爱恩斯坦就不喜欢用笔随时来记录——所谓的“灵感”,当然,他的理由是,哪有那么多的灵感可记!不管如何,可见我们的头脑是偏爱细节的。
村上春树认为,这些独特的,个性化(自己的视角,感受)的“细节”,便是写作的最好素材。有了素材之后,剩下的,便是如何组织的问题。
关于这点,村上春树用了两个词来说明:“魔法”和“音乐”。“魔法”指即便是看似稀疏平常的材料,只要懂得组织,就会犹如拥有“魔法”,能化腐朽为神奇。在这一部分,我实在太喜欢书中的一句话了,必须原文引用:“你会写小说,就说明你能与居住在别的行星上的人们建立联系”。村上春树可能担心“魔法”之说对于崇尚理性思维的人来说,理解起来颇为困难,于是,他又引入了另外一个比喻“音乐”——他的创作之道——是的,用演奏音乐的手法来组织素材。众所周知,“节奏”和“和铉”是音乐区别于噪音,且有千变万化之美妙的关键因素,“和铉”等同于素材,而采用什么样的“节奏”,决定了素材的选用。这也正是,在撰写本文之初,我最关心的问题——如何谋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