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一本书的扉页上读到这样一句话:吃,就是一种缘。细细想来,还真是,我们呱呱坠地时,妈妈的乳头就是我们所有的世界,含着它,我们不哭了,懵懵懂懂的看着妈妈笑,后来,渐渐长大了,妈妈做的菜的味道早已融入我们的生命之中,成为我们成长不可缺少的阳光雨露,一直在浇灌着我们的成长。而当我们能独当一面了,我们选择离开父母,离开家乡,为生活打拼,或许我们为了谈成一门生意而在酒桌上说着不从心的话,用最虚假的笑容来伪装自己,又或许,我们因为忙而无暇吃饭,用快餐,方便面来敷衍自己的胃,每每和家里通电话时,除了嘘寒问暖的关心外,都要说到“吃”,我们想恋小时候的家乡味,想恋无法倒流的时光,即使是后来人生中所享受的山珍海味也无法媲美的。
何止是我,每一个远离家乡在外打拼的游子,都有一种对家乡的食物难以割舍的想念。
去年八月份,一份来自千里之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翩翩而来,拿到通知书那天晚上,我失眠了,因为兴奋,我想不只是我,中国的学生在八月份时都这样,12年的匆匆时光,让我们从稚嫩变得成熟,变得稳重,亦变得透彻,在小山一样的资料书和试卷中摸爬滚打,只为考上自己心中的那所象牙塔,对于我来说,这是能让我走出那个被山包围的小县城的唯一方式,通知书就好像一封来自远方的情书,很容易让人的激素分泌旺盛。
印象最深的是要上火车的那天早上,哥哥嫂子准备了好多东西,大部分都是吃的,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怕我来到这里不适应,水土不服,差点就把家乡的土带来了,据说水土不服时,用白开水泡一点喝下去,就能治水土不服。刚到就全身起痱子,不过还好,有惊无险的熬过了那几天。
直到现在我都在喝从家里带来的茶,每次闻到从杯中飘起的那股熟悉的味道时,心中便会有阵阵暖流,甜蜜而温馨。
最有趣的是去年国庆节去苏州玩,在山塘街旁的小巷里吃饭,老板是外地人,很健谈,而那顿饭则是我来南京吃过的最好吃的了,最重要的原因是很辣,这里的口味都比较淡,多以甜食为主,而我则无辣不香,每顿饭都要吃辣,可能是从小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多,妈妈特别爱吃辣,有时会直接炒一碗辣椒吃,不是那种长长的辣椒,是小米辣,一种隔着几米的距离都能闻到辣味的辣椒,爸爸谈辣色变,而我和妈妈呢,会在吃饭的时候专拣辣椒吃,吃到比较辣的会说一句:终于吃到一个辣的了!哈哈,真的不能想象此时爸爸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细细数来,到南京已经大半年了,其间吃过南京的盐水鸭,喝过这里的鸭血粉丝汤,也许我是一个外乡人的缘故,吃不出这里的土著眼里的那种感觉,毕竟吃才是一个人热爱家乡的最高形式。
吃,是一种想念,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在外的每一天,偶遇老乡,会相互吐槽这里的食物,和一群好友吃饭,寒暄过后会不经意提起家乡的饭菜,吃,早已变成我们和家乡之间不可割断的纽带,承载着美好,寄托着思恋。
原来,我们兜兜转转,最后才发现,最美不过家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