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心灵自由写作群第七期的第十四篇作业。
晚上夜深人静或周末独自在家的时候,随手从书架上抽取一本书,倚靠在床上静享悠然的读书时间。是的,不是坐在书桌前看书,那样的姿势太正式了,就是靠在床头与书籍对话,感受天地间独我与书同在的境界,或者坐累了那就趴在床上用双臂支撑的姿势继续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如果白天读书读累了,可以去阳台浇浇花剪剪枝,一幅多么安静美好的画面哪!我想要的也不过如此的简单生活吧,只是这样的独处机会太少了!晚上要先忙着张罗孩子睡觉的事,往往他还没睡着我已经困的睁不开眼了索性就此给自己找个偷懒的借口。周末偶尔有大块儿时间独自在家面对的却是打扫卫生、做家务之类的事,风花雪月的早被抛之脑后了。
所以近在咫尺的那方角落更多时间我只能用来发发呆。
独处+阅读,这是我对私有空间的要求,也许我借用读书的名义争取从童年到成年未曾享有过的自由时光,也许我以独处为借口试图找回失去的过往时光。
周末陪孩子去室内游乐场玩时,即使我有充足的时间在外围看一整天书,到了返家时间我的情绪会低落、会莫名其妙地找茬,会埋怨又浪费了一天时间,读书时的乐趣荡然无存。我这是在嫉妒吗?嫉妒孩子每次玩乐时都那么投入,而我的记忆中除了听话就是听话,没有过随心所欲尽享童年时光的时刻;嫉妒孩子每次玩乐时都那么投入,而我却总是为自己的不能投入当下生活找出种种推脱的理由。如,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因为要陪孩子占用的时间多,没有时间看书是因为周围环境太嘈杂,没有时间将家里收拾得窗明净几是因为工作太忙太累,我怎么会有那么多理由为自己开脱呢。小时候挨妈妈打时我也会在心里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我不承认自己哪里做错了,仅仅因为不听大人的话和妈妈之间的互动就要以这种粗暴的方式呈现,一个孩子当时能做的只能是在心里为自己开脱吧,以此证明不是自己一个坏小孩。也许我的感受永远不敢停留在当下也和童年的挨打经历有关吧,当时以此屏蔽身体的痛苦感受,以至于日后嵌入了我的性格中,让我承受了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苦。我对疼痛的忍耐力很强却特别害怕工具类的哪怕轻微的接触性感受,我对医生的惧怕来自哪里在此也能解释得通了。
这样一个推荐主题写到此却让我看见了那个渴望爱和拥抱的内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