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一个特别丰富,可以说说不尽的人物,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贼,有人说他罪大恶极,有人说他功高盖世拨动了历史的车轮,今天我们从一个特别的角度来看曹操,从《世说新语》这本名士教科书的角度看,应该说,曹操是一个反名士的名士。
说他反名士:
第一,论出身,名士大都是门阀世家,曹操不是,他是宦官之后。
名士自报家门的时候,往上一报,上几代做过什么官,基本清清楚楚。曹操的出身说不清的,他爸爸给大宦官做干儿子,才姓的曹;你们曹家和夏侯家到底什么关系?说不清楚。
但曹操家属于顶级豪门,他爸爸能花一亿钱买个太尉做,太尉是三公之一。基本上,曹操家处在比较特殊的状态,袁绍他们家,四世三公,是被人既尊敬,又仰慕;曹操他们家,是被人既鄙视,又羡慕,还害怕。
第二,名士通常是很注重形象的,气质端庄,相貌英俊。曹操的敌人袁绍、刘表,曹操手下的荀彧,钟繇,都是典型的名士。曹操长得不好看,个子也矮行为也比较随便,这在《世说新语》里是有案例的:
《世说新语》有一门叫“容止”,讲述了众多美男子的容貌和举止有多么迷人。我在学校里讲《世说新语》,讲到“容止”这门,下面的小姑娘往往都是很兴奋的。但就是这么美男子扎堆的一门, 偏偏是以曹操开头的: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
说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节,一想,自己这模样真不怎么样,别让匈奴使者看轻了自己,也就看轻了朝廷,不要让他觉得我中原无人呐。于是找了个叫崔琰的帅哥来冒充自己。但曹操也没说不出场,他让崔琰坐着,坐在床上,当时所谓床,看起来像我们今天说的茶几,但是用来坐的。曹操自己就拿了把刀,往床边一站。
接见仪式结束后,曹操派人询问匈奴使者:“魏王这人怎么样啊?”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清雅的气场非同寻常,可是床边握刀的人,这才是英雄啊。”
身为匈奴使者而有如此见识,曹操自然把他视为潜在威胁,于是派人把他杀掉了。
因为这个故事,还留下了“捉刀”的典故。这个故事当然有想表现曹操奸诈残忍的意思,但也可见曹操长得不符合一般审美标准,离名士的标准肯定差很远,但是自有一股子英雄气场就是了。
第三,曹操公然提倡的用人标准,就是和名士对着干的。
曹操下过《求贤令》,主张唯才是举,明确提出,道德不好的人,只要有才,也要重用。这个标准对士族是不利的。
回顾一下,对名士最有利的人才选拔标准,就是比赛谁的德行高,最看重孝顺和廉洁,孝廉嘛。要表现孝顺,最直观的,就是守丧。爸妈去世,守丧时间特别长,守丧期间什么事都不能干,真很穷的话,守丧就饿死了,只有像袁绍这样的家族,才能守了三年又三年。要表现廉洁,我们前面举过的例子,马喝河里一口水,就往河里扔钱,表示不白喝,真穷,扔得起吗?还有更狠的,有人有辆特别好的车,后来听说,别人想跟他借车,怕他舍不得,没好意思开口。这位急了,太鄙视我了,有豪车,让别人不敢借,我还要这车干什么!当即就烧了。这下好了,大家都知道他廉洁了。这要换成我,就是我在小区里烧车物业不管,我也舍不得呀!
所以,举孝廉是对士族有利的,唯才是举把机会给了更多的人,对士族来说就不友好了。
我们前面老讲,到了汉末,阶层流动的通道已经快封死了。曹操做出这么大一番事业,打出这么一片天空,某种意义说,是给这条通道做了点清淤工作,把通道封死的时间,又往后推了一阵子。
第四,按我们现代人习惯的说法,曹操是杰出的文学家,其实这也是反名士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门阀士族,是讲究研究儒家经典的,不注重文学性的创作。陈寅恪先生就提过一个著名的命题,“阉宦尚文辞”,认为恰恰是曹操这种宦官之后,当然还有出身不高,愿意依附宦官的下层士人,注重做文章。
看看当时的正经名士,比如袁绍他们家,研究《易经》的;杨修他们家,弘农杨氏,研究《尚书》的,并不注重怎样把文章写得漂亮。所谓文章漂亮,包括喜欢用华丽的辞藻,也包括像曹操这样,写的文章看起来质朴,但特别悲壮,尤其善于直接戳心。
也就是说,曹操的那些精彩诗歌和文章,其实是跳出当时的名士传统的。
总结起来,从出身、容貌、用人标准、文章风格这四个角度看,曹操是反名士的。但为什么说他是反名士的名士,总归还是一个名士呢?
第一,曹操内心其实对名士也是有仰慕的,他年轻的时候,是很喜欢往名士圈子里凑的。
《世说新语》里有个故事: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世说新语·假谲》)
曹操和袁绍年轻的时候,一起去抢人家的新娘子,逃跑时却迷了路,袁绍摔倒在荆棘丛中,动弹不得。
曹操故意大喊:“偷新娘子的贼在这里!”
袁绍吓坏了,瞬间被激发出最大潜能,一跃而起。
这个故事意在表现曹操的机警和袁绍的笨拙,并且好像预示着未来官渡之战的结局。——可以想象,袁曹之争如果最终胜利者是袁绍,这个故事留下来的一定会是另外一个版本。
但这个故事至少反映出,曹操年轻时和袁绍关系就很紧密。
实际上,史书当中有很多蛛丝马迹显示,曹操年轻的时候,是很喜欢往袁绍那个圈子里凑的,而且基本上袁绍是大哥,曹操是小弟。
还有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对曹操有个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个评价有很多差不多的说法,我们这里就不详细考证了。反正,这个评价怎么来的?曹操硬要来的。
有个名士,叫许劭,汝南人,和袁绍是老乡。他特别喜欢评价别人,评得也好,每个月评一次,号称“月旦评”。曹操没出名的时候,经常用很谦卑的言辞,送上很丰厚的礼物,求许劭,你评我一句。许劭开始一直不答应,后来曹操找了个机会,威胁许劭,具体怎么威胁的,史书上没说。许劭没办法,才终于说了一句,你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然后曹操开心地走了。
不是对名士有一种自卑感,干嘛这么求着人家?
但自卑也没啥,曹操年轻的时候在袁绍面前:我出身没你高,长得没你好看,用名士的标准评价道德和学问,我肯定不如你……但最终,我和你的竞争,我胜出了。奥地利有个心理学家,叫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有部名著《自卑与超越》,其中讲到人的自卑心理,利用好了就是奋斗的动力,最终能超越自我。用这个观点来解释曹操的很多行为,还是挺有解释力的。
曹操本不是名士但是想学名士,其实又并没有学得很像,但是最终,曹操反而让自己成了很多名士模仿的对象。这也是说曹操是“反名士的名士”的第二个原因,因为很大程度上曹操代表了未来很多名士的风格。
这个风格就是,通脱。鲁迅先生谈曹操,就特别强调“通脱”。他又解释说,“通脱即随便之意”。(《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曹操胆子很大,说话很随便,没有顾忌,别人不敢说的,他敢说。他说,假如天下没有我,不知道几个人称帝,几个人称王。这是实话,但一般说来,大家会觉得这话要让别人来赞美你,哪有你自己说的,但是不,曹操想说就说。曹操说自己不想当皇帝,然后说,我死了以后,要让我的小老婆们改嫁,让她们向她们的新丈夫宣传我不想当皇帝的志向。别人也没有敢这么说的。
我们前面说的名士,除了孔融,都还是比较拘谨的,把规矩看得很重,很多行为,都要在礼法框架之内,曹操就很自由。
《世说新语》里有一门叫“假谲(jué)”,假是虚假,谲是诡诈,就是奸诈耍弄手段的意思。开头五则,全部是讲曹操的。前面讲曹操和袁绍抢新娘子的故事,就属于这一门;著名的“望梅止渴”的故事,也在这一门。
假谲了,自然就能摆脱规则的束缚,内心的很多欲望可以释放出来,很快乐。规则之外的很多新鲜东西,也可以放肆地吸收。这一点对后来的名士影响很大。前面我们说过,汉末名士重礼法,魏晋名士往往不讲礼法,溯本追源,和孔融一样,曹操也是开风气之先的人物。
比如,魏晋名士大多喜欢读老庄,这也可以认为曹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原来大家都死磕儒家经典,现在强调不受礼法拘束,自然而然就想去看看儒家之外的书了,于是发现,《老子》有意思,《庄子》真好看。曹操本人虽然没有多谈老庄,但是他这种不那么重视儒家经典,又特别喜欢读书,戎马生涯里也手不释卷的做派,为后来读老庄的人开路了。
好,今天这一讲,我们主要从名士的角度讲了曹操。我们知道,曹操在位时,没有篡位,他一去世,他的儿子曹丕就让汉献帝让位,自己当了皇帝。可以说,曹操的死,标志着汉王朝 400多年历史正式结束,但曹操通脱自由的风格,则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