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一门社会科学,也是我们普通人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每个人都有一段时间,想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性格?有什么优势?或是心理状态是否健康?怎么能够提高智商、控制情绪、增强认知和学习能力?
按照美国心理学会(APA)的划分,心理学共计56个子领域,研究内容简直是五花八门。这里根据美国一家研究机构发布的同名文章(标题括号内的是我所加),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列出了当今尚在世的50位心理学家及其作品。
这些人在自己的专业方向内,都有着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学术文章、图书的引用率都是非常高,其研究非常有影响。与其去阅读一些二三流作家写的垃圾(鸡汤)读物,还不如在这些心理学家中间,挑选他们的一些作品来阅读。
这个系列的几篇文章将这些心理学家及其著作分为以下部分介绍(不要问我为什么这么分,因为我喜欢):
本篇列出的心理学家主要是在演化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等方面的心理学家及其著作。
第二篇将介绍心理语言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心理学家及其著作。
第三篇主要介绍在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心理学家及其著作。
最后一篇是剩余的心理学家,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诸多作品尚未有中文简体翻译,或是仅有繁体版翻译的,所以归到这一类,也希望做出版行业的朋友或是有兴趣译介的人士能够了解一下。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标题中的格式为:姓名|研究领域|翻译为中文的代表著作)
1、丹·艾瑞里|行为经济学|《怪诞行为学》
先解释以下,艾瑞里的研究方向是行为经济学,为何放在心理学家中间来?那是因为行为经济学本身就是心理学和经济学交叉(媾)出来的学科,200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丹尼尔·卡尼曼(下文有介绍)就是心理学家(心理学家们可有了努力的新方向)。
大家对丹·艾瑞里应该不陌生,中信一共出了4部《怪诞行为学》,分别是《怪诞行为学1:可预测的非理性》、《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怪诞行为学3:非理性的你》和《怪诞行为学4:诚实的真相》,今年底还有一部《怪诞行为学5:理智与金钱》已经出版。
我只读过前三部,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艾瑞里是个有趣的人,尤其对于自己脸上的伤疤通常直言不讳。我最初对行为经济学的了解就是通过艾瑞里和罗尔夫·多贝里等人的轻松幽默小品文入门的。随后进阶才读了泰勒和卡尼曼的著作。
艾瑞里是出生在纽约的、有点犹太血统的人,三岁之后在以色列长大,所以他在TED上的演讲充满了浓郁的口音。艾瑞里的作品结合了生物学、认知科学的知识,去研究经济学,所以是个行为经济学家。目前在杜克大学担任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教授。
特别是《怪诞行为学3》中对读者来信的解答,充满了幽默与生活智慧。因此,艾瑞里是一个能让你笑出来并知道自己认知局限的学者。
顺便澄清一下,没有一个叫做“怪诞行为学”的学科或专业,他正式的身份是“行为经济学家”。也请出版社们别再乱用什么“怪诞心理学”、“怪诞经济学”来凑畅销了。
2、戴维·巴斯|演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
戴维·巴斯最大的学术成就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择偶偏好所做的调查研究。不同于文化人类学研究着重于发现不同之处,演化心理学(演化生物学)所做的是发现共性。
无论是外形、文化差别多么大的人类群体,无论你是北京的上班族或是波利尼西亚的狩猎部落一员,在很多方面竟然都是如此相同。比如几乎所有群体的男性在择偶上都偏向于选择年轻漂亮的女性(不要以为你已经知道)。
这种相同之处可以用演化论的观点来看待,因为我们都是人,拥有共同的基因、生物属性相同,心理状态也类似,所以择偶模式就几乎差不多。
戴维·巴斯的《进化心理学》算是这个心理学领域里的基础教科书,他与斯蒂芬·平克以及科斯米德斯夫妇(此三人后面会介绍)算是这个领域的开创者,让演化心理学与过去被人抹黑的“社会生物学”(爱德华·威尔逊所提出)所区分开来。
他的另一本著作《欲望的演化》,更是细分到人类择偶行为的各个方面去解读,是青少年和成人不可多得的“性启蒙读物”。他的其他书,比如《女人的性爱动机》(与辛迪·梅斯顿合著)、《危险的激情》(尚未有中译本)一看书名就让人想到了情色片。
但戴维·巴斯真的是个严肃的学者,不要被这样的书名所误导(诱导)。他编撰的另一本教科书级别的书《进化心理学手册》尚未翻译出版,里面收录的文章也都是大师级别的论文,非常值得译介。
此外,《隔壁凶手》(The Murderer Next Door: Why the Mind Is Designed to Kill)、《性、权力与冲突》(Sex, Power, Conflict: Evolutionary and Feminist Perspectives)也尚未引进。
3、丹尼尔·卡尼曼|认知心理学、行为经济学|《思考、快与慢》
卡尼曼自不必多说,2002年的诺贝尔心理学奖得主,与特沃斯基开创了“行为经济学”这门学科,再怎么过高评价他的贡献都不过分。
卡尼曼首先发现了经济学假设中“理性人”的缺陷,用他在心理学上的研究引入到经济学分析中,发现人在决策中的“偏见”(心理学中的大部分“认知偏见”都是由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出的),从而提出了“启发式”判断。
卡尼曼的《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还比较偏学术性,而在他75岁的高龄(2011年)给普通人写了一部普及著作《思考,快与慢》,竟然还成了畅销书,该书在2012年即被翻译为中文。
《思考,快与慢》是那种可以放在书架上或捧在手中,能够立马提升别人对你良好印象的著作。当然,如果你能够认真阅读,对你的生活和工作也会带来更大的启发和收获。
5、罗伯特·库尔茨班|演化心理学|《人人都是伪君子》
我也没有读过他的著作,但在其他人的图书中见过引用。
早年罗伯特·库尔茨班(Robert Kurzban)的研究兴趣放在研究“种族”,为何人类各个社会对于其他种族都有如此的偏见(误会、仇恨)?按照演化的观点看,早年分散于各个角落的部落群体,根本没什么机会看到别的种族的人,那么“种族”这种观念如何被人类大脑编码的呢?
后来他的兴趣放在大脑认知模块化的思考上。罗伯特·库尔茨班中文译介过来的图书只有《人人都是伪君子》这一本,副标题就是“演化与模块化思维”。不知道为何豆瓣上的评分不太高。
罗伯特·库尔茨班师从于演化心理学的开创者约翰·托比和勒达·科斯米德斯夫妇(后文我们介绍)二人,所以算是比较年轻的第二代的演化心理学家,在国内学术机构这样的人被成为“中青年学者”。
虽然他也已经有50岁了,论文写了不少,但2010年才出版了他第一本书,就是《人人都是伪君子》,中文翻译出版于2013年。大概国内读者对他不熟悉才会导致书的评分稍低吧。
后来又与贾森·威登(Jason Weeden)合著了《政治思想的隐藏议程》(The Hidden Agenda of the Political Mind: How Self-Interest Shapes Our Opinions and Why We Won't Admit it,2014年出版,尚未有中译本)。
这本书如同卡尼曼等人进军经济学一样,他们对政治学中的前提假设开始反思。最近正想着怎么用类似的认知科学和演化论为背景去分析左、右派之间的分歧,刚好就看到了这篇书评:
贾森·威登和罗伯特·古兹班(即库尔茨班)在《政治思想的隐藏议程》一书中宣称,心理学研究表明,利己主义是政治信仰的主要原因——我们只是不知道这一点而已。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这两位进化心理学研究员辩称,政治涉及“为获取利益而展开竞争的社会动物”,这与生物一样。政治是人类在地位、金钱甚至性方面的零和游戏中一决胜负的手段之一。这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是躺在弗洛伊德的躺椅上的霍布斯。[1]
-
引自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员约翰·麦克德莫特的文章:《自我利益vs政治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