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期用 “吾日三问”的模式记录自己的成长与思考
(第一次写,发现自己思考的内容和问题没啥关系~ 也是尴尬了~哈哈)
第一,昨天我学到了什么新方法,获得什么新启发,我有没有能够把它拆解成一些规律或者背后规律的组合。(往里看,往深看)
与H君讨论他如何看待李善友的课程,看待混沌的课程。
(1)善友是理论型导师,不是leader,他是知识与经验的搬运工
他带来的价值是,给创业者一些前瞻性的启发,或者是一些坑位的提示,希望他们能走的更好
但所有的成功经验都是不能复制的,而是需要创业者和实践者在混沌中摸索,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善友的系统性,实战力偏弱。
(2)能自证的人,才是牛逼的人,比如陈春花。
(3)能把一些成功的经验和道理用简单的方式说出来,并能够让别人能复制的人,也是牛逼的人——e.g.拉姆 查兰
【思考】H君是否对善友的期待太高了,他用企业家的要求去要求一名老师,这个是合理的嘛?
所以,在商业社会中,企业家、老师、创业者这几种身为其实是可以交叉存在的,也有自己各自的生存空间,那么未来,我有什么方式去打造自己呢?
第二,如果我从中学到了,我能把它提炼成思维模型吗?如果有思维模型,我能够把它迁移到其他的新的领域吗? (梳理,延展)
(1)梳理对企业家的认知,对导师\老师等不同身份的人在商业社会中的认知和期待,他们产生的价值分别是什么?
(2)寻找自己可能适合或者适应的生存模式以及成长模式
(3)在观察商业社会运营的时候,跳出来从另外一个维度看,它做这件事用了什么运营手段,效果是好还是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
我被套路了吗?如果我被套路了,我怎样才能设置这个套路?或者我怎样才能不被反套路?
比如,针对两大知识付费巨头的玩法,自己是否能马上出一篇文章,对比混沌的年中大课的运营思路,以及得到中《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的菜市场发布会的影响力?
看在这个领域,双方的玩法和切入点分别怎样,有什么创新?
有哪些是可以运用到自己的营销和运营中的?甚至是自己个人品牌的搭建中呢?
第三,我昨天遇到了什么问题,我当时是怎么解决的,我用的什么样的方法,我今天回过头来还能用看似不相关的领域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尝试更多可能,以及解决问题的应用场景)
下属XF今天问我是否要后天与CRM部门一起和副总裁过方案的时候,我没有直接给回复,而是问:
(1)过往的汇报流程是怎样的?
(2)我们去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做什么?
(3)这个方案,我们是否要先对自己的老板负责,保证大家的理解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思考模型】——遇到下属的提问
1、不急着给答案
2、了解背景
3、了解目的,作用,效果
4、与自己相关的事情做到位了吗?还可能存在什么风险?
5、相关人员知晓自己的定位要和要达到的目的了吗?
第一次,mark一下,困的一懵逼,未来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