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近两日疯传的一则台湾走心广告:《致25岁还一无是处的你》,旨在通过呼吁社会不要片面地通过一张履历去评判年轻人的能力,应该给予他们给多的机会,Be a giver。今天站在你面前的可能是学历低、工作经验少、特殊技能无的路人甲,giveone more chance,来日,下一个李安、吴宝春也未必不会是TA。
今年我们二十五六岁,一无是处,一无所有。只有恐慌。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所处时代的标签。都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而90后是焦虑的一代。年少时的我们,还会为了这标签而愤愤不平:我们90后招谁惹谁了,功利、拜金、没担当、焦虑,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凭什么就把这顶帽子扣在我们身上。等到真的二十多岁,才知这顶帽子很合适,甚至有时可以作为逃避的绝佳理由,一言以蔽之:因为90后都这样。
学校里,已不仅仅是拼成绩、拼奖学金、拼社团能力,还在抢先拼社会工作经验,就为了毕业找工作添点含金量,不至于让自己的履历显得太过单薄,撑不起这4年的光阴。而这“拼”,有时也就变了味。曾看到班上负责统计每学期综合奖学金获得者名单的同学,把其他同学挤掉,把本不应该在名单中的自己填上去。质问他时,他说自己有作弊被抓的档案记录,需要获得几次奖学金才能撤销掉记录,这对于他日后找工作很重要。我们火急火燎地赶往社会这趟列车,却不曾好好想想我们的“行李”是否带齐全了。
焦虑,让我们无从定位自己,无从做出选择。甚少有一开始的坚定。来源于现实的就业、生存、以及自身能力不足的恐慌感,毕业后,我们大多并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而是哪家公司要我了,待遇符合自身期待,就去了。没有耐心地去等待合适的机会。等到我们二十五六岁后,已经在当初选择的岗位上或是中途换了几次的岗位上挣扎了两三年后,通过不断地接触,不断地筛选剔除,我们才坚定我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鼓足勇气,重新开始时,发现很难。无相关行业工作经验的履历在几秒内就已被扔进了垃圾篓,更何况有当面沟通的机会呢。
听了太多的谁没毕业收到好几家500强公司的offer,谁创业没多久就融资了,谁一毕业月收入就过万,两三年后年收入过百万。同一批进来的,毕业后天差地远,怎能不焦虑。我们也听过一边不甘于现状,一边默默把个人兴趣发展为副业的斜杠青年,名利双收。我们忘了,这个世界,到达金字塔的不仅仅只有老鹰,还有蜗牛。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它只是需要时间。
一直相信这么一句话:只管做好你该做的,其他的交给时间。焦虑,是无法缓解现实压力的,只有行动,才是解除我们不安的唯一良药。你不能一边因为现状而郁郁不平,又不去改变。嘴上说说的理想状态,到底也会有说干无味的时候。
蜗牛虽慢,可一直在爬,2016,做自己的行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