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歌是英文togo的音译,它是一家互联网分时租赁汽车共享平台公司,主营业务是做汽车共享出租的,在今年10月份开始出现押金兑付危机,目前演化到无车可用的尴尬境地,从业内第一的宝座上掉下来,急转直下的剧情令人唏嘘不已,作为一名平台用户,觉得很有必要写一篇文章来说说我对途歌的一些看法吧。
途歌给用户带来方便。途歌投放的车辆都是燃油车,总部在北京,对北京的车辆投放当然是有所侧重的,全部是京牌的,平台鼎盛时期,北京六环内基本都有途歌的网点,用手机预定车辆并使用显得时尚而方便,在任意合规停车场停放车辆都是允许的,相比其他一些分时租赁平台,在这一点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价格也不贵,用户自然青睐。
它的用户是特殊而精确的,具体而言,用户画像就是有驾照但是没法天天开自己车的人。比如有车一族的限行日,用户太精确了,范围便是有限的,如果用户体验不好,流失的速度还是很快的。用户体验分几个大的方面,一是车辆好不好开,二是价格便宜不便宜。大部分10万元级别的车辆比如smart,雪铁龙C3-xr,标致2008,使用体验其实一般,在不使用优惠券的情况下价格和滴滴快车相比差不多,车价高的奥迪A3,宝马118,miniONE等使用体验好一些,价格就要和滴滴专车相比了。另外就是由于方便的停车导致的非网点车辆的寻车难,停车难甚至没有油的尴尬情况,着实对用户体验造成了相对大的负面影响。
车辆的选择是有点问题的,途歌在车辆配置上,更多的是炫酷而非实用,比如smart系列,平台估计是觉得这个小家伙不会给京城带来太多的拥堵,小巧玲珑停车省地方,但是我还没见过两辆samrt用一个标准车位的情况,也没见过它可以停在两辆车之间的狭小空间里,虽然说水平高的司机没准可以做到,三缸发动机的抖动也是明显的,噪音偏大不太舒适,车身较轻也不敢开太快等等。还有就是残值问题,由于平台使用的车辆大多比较小众,所以残值方面就要打较大的折扣了,可能它从来没想到会输,但是生老病死本是就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收支难以相抵,说得直白点就是很难做到生活自理。很多人看到觉得无法理解,怎么会有人愿意长时间做着亏钱的生意?的确是有的,美其名曰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的创业浪潮之下,很多人形成了先赔钱后赚钱的思维定势,也就是先烧风投的钱,以让用户占便宜的方式高速发展并积累用户,培养出用户的使用习惯后,再涨价绑架用户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乏成功案例,在此就不列举了,但是失败的就不计其数了,那么分时租赁这个买卖,能不能用这个模式呢,可能风投大佬的常春藤投资vp们也没想明白,在投资模型的使用上可能就出了大的问题。实践过才有发言权,复杂的模型不一定能跑得赢简单的数学规律,相比滴滴来说,分时租赁就是省了人力,多了其他成本,这些成本包括车辆的损耗,长时间的停车费以及大量的地勤人员的开支等,这些费用只有在一线城市有车的人才能体会的到,一点都不比请一个司机便宜!那么就算当下途歌还在运营,还在烧钱圈客户,那么就不能断奶。反观用户培养的成果,先不说用户体量压根和滴滴不是一个级别,就是这种墙倒众人推的所谓用户,也不是你值得轻易培养的。
途歌的用户们,其实天底下没有可以一直占便宜的,占了便宜总要还的。说到这里可能有些用户就不乐意了:我花钱了怎么叫占便宜?押金也是我的合法财产。其实用户占了很大的便宜,虽然大部分的占便宜都是隐形的。在此列举一下,平台的办公维护成本,人员开支,停车费,维修费用,其他罚款,保险,车辆租赁费,付给供应商的押金,这些巨大的开支,都要从用户押金,用车费用,以及风投爸爸的腰包里出,那么谁占便宜谁吃亏,就是风投和用户的二元博弈了。暂时拿不回来押金也不要太过急躁,这些可能在你决定涉足这个游戏的时候就注定了。共享经济的一大问题是大家都认为东西不是我的,而且有人管,那就不用爱惜。对于这一点你不承认都不行吧?
途歌的存在不是很合理,跑不赢数学。存在即合理是一句废话。存在要分存在多久,很多事物只能存在很短暂的一瞬。对于不合理的事情大家还是要尽量说不。有人说三年了也不短了,那你让那些百年老店情何以堪。许多人在看待问题时候不够客观,一旦用了主观意志,合理与不合理便难以区分,吃亏是小事,给社会带来负担就是大事,由于无法退押金给社会信誉带来很大损害。
图片来自知名二手车交易平台的车辆信息,除了道一句世事沧桑还能说什么?
风投们逼的太急了。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选择了远方,那就只能风雨兼程。适度的压力就是动力,压力过大就容易破罐子破摔了。一般的企业都经不起风投的折腾。风投虽然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但是也是有自己的苦衷,面对投资人爸爸的用脚投票,做不出业绩也难以交代。
在奄奄一息的时候,希望平台能撑过去吧,丢掉一批非忠实的客户也不是坏事,如果拗不过大势那就要做好善后工作,尽责履职并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现在偶尔打开当初那个熟悉的途歌,看着空空荡荡的,无车可用的北京,不禁使人扼腕叹息。
文章内容皆为原创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