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就是海,天蓝海碧,海天一色。夏天到三亚避暑,通常大家都以为这边会很热,其实并没有,反而要比北京凉爽许多,所以很多事情要尝试才知道。
我是在山里长大的,土家族是山居的民族,最早的先民们是利用山上的岩洞居住,后来用石块和山里的原木建屋,最典型的就是吊脚楼,梯田依山而建,循山泉而居,搭竹筒或凿水渠用于灌溉,用山里的藤竹编成各式各样的背篓,小背篓背着孩子长大,晃晃悠悠,走出十八弯的山路,最憧憬的就是大海。
上大学时才见过火车,当时还是绿皮车,从窗户爬进去,晃晃悠悠二十几个小时,到北京求学。直到毕业以后,因为工作的关系,2000年前后到上海出差,在外滩匆匆一瞥,看到外滩建筑上凝固的历史,也看到浩瀚的碧波上航行的巨轮,直到多年以后,才知道外滩所见的,其实是黄浦江,并不是海。
等到看见真正的大海,其实就是在三亚,换了新工作,参加单位的团建旅行,公司确定目的地和旅程,八名同事一起报名成行。时间应该是2003年以后,曾经沧海难为水,那时候我已经见过我的沧海。过去的两年,经历了很多事情,比一生其他时间所经历的加起来都要多,都要重要。只是当时懵懵懂懂,并不知道。
头一回看见海,也是第一次看见满目苍翠的热带风光,椰风海韵。北京刚刚过了冬季,而三亚却繁花满城。棕榈树、菠萝蜜,到处是凤凰木和三角梅,红的鲜艳,紫的夺目。沙滩银白,大海蔚蓝,远处是海鸥在翻飞欢鸣。终于可以看见海,看波浪一阵阵袭来,听涛声轰鸣,虽然和同事一起,其实也就是自己一个人,是孤独的,拿出手机给父母打了个电话。心在天涯。其实那时候,满心都是某个人,突然有一点恍惚,当时给她打电话了么?
小时候有一种天真的想法,总觉得一年又一年,冬天过了又是春天,虽然不断升上新的年级,但是那些田埂小路上旁的油菜花,总是谢了又开。直到大学放假回家,突然发现很多熟悉的场景都变了模样。以前是父母的白发,现在竟也轮到自己。
算上这一次,是第四次到三亚,此带孩子来过,二十年一晃而过,那些建筑早就变了模样,人事变幻,三亚也更加繁华。但是大海没有变,它就在那里,深沉、博大、不言不语,只是用思念静静冲刷,在月亮的引力之下。
这大海,和二十年前相比,又有什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