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柔软丽江
丽江,我们彩云之南之行的目的地,也是寻找心灵最终归宿的地方。未到丽江之前,就已经对她有了无限的遐想。走在古朴宁静的古城街头,不期来一场艳遇,不求有太多相见,只想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坐在藤椅上,不被打扰地享受那一刻时光,让和妻子的爱情留下最纯最真的回忆;只想抬头望着雪山,看看纯净的天空,呼吸干净的空气,吹着暖暖的微风,什么都不用去想,只需把自己置身安静的丽江;只想相遇形形色色的人,不必招呼,不用相识,静静看着不识的东巴文字,倾听纯粹的丽江古乐,追寻誓死的不死爱情,让心灵最柔软的地方触动,让心底最坚硬的地方柔软。丽江,我们来了!
丽江之源
进入玉水寨,我们毫无准备。离开洱海,心中只有向往的丽江,不料即将进城时走进了玉水寨。
玉水寨,位于丽江古城以北12公里的玉龙雪山脚下,景区入口处的景观石上刻有“东巴教圣地”字样,据说这里是丽江的源头、东巴教的传承圣地,也就是纳西人的神圣之地。纳西族的生活、历史、文化均由此发源、孕育、成长。景区入口处的摆设和装饰瞬间把人带入古老的纳西生活。
纳西族是云南的特有民族之一,自古有多种自称,直至1954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纳西族”,其人口绝大部分居住在丽江。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诗文、绘画、雕塑、乐舞等艺术独树一帜,名扬古今中外。纳西族信奉东巴教,其语言称为“纳西语”、文字称为“东巴文”。东巴文是目前世界罕见的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主要是祭祀东巴用来书写经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图画象形文字,纳西语称“斯究鲁究”(Ser jel lv jel),意为“木石上的痕记”或“木石之标记”。它比图画进步,又比甲骨文原始,属于图画记事和表意文字中间发展阶段的原始象形文字。另一种是表词的音节文字,纳西语称“格巴”(ggeq、bbaq),当文字记录语言时严格保持字和词的相对应。
用东巴文记录的东巴教祭祀仪式和使用经文,称为“东巴经”,既是纳西先民的生活记录,又是纳西的文学宝库,包括纳西族古老神话、史诗、传说和故事谣谚,反映了纳西族先民从远古迁徙到游牧、狩猎、农耕的生活历程和纳西人顽强坚韧、崇武尚勇、认同心重、凝聚力强的民族精神,以及青年男女以死殉情的凄美故事,激励着世代纳西人活下去的勇气和对未来的追求。东巴经的所有作品都由东巴用特定的乐调吟咏唱诵,吟唱时还有乐器伴奏和东巴舞表演。这是最早的东巴音乐,与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共同构成了纳西族最具代表性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丽江古乐。
走进玉水寨,眼前是缓缓流淌的丽江坝子,神龙三叠瀑自上而下展示着它的活力。从第三瀑送龙瀑一路而上,走到尽头便是玉龙潭,潭边立“丽江源”景观石。游客都争相上前拍照留念,我们自然也不能免俗。潭中是一座高近十米的人身蛇尾金色塑像,这就是纳西人心中掌管大自然的大自然神,纳西语叫“署”,祭大自然神叫“署古”。大自然神身后两颗黄叶五角枫,据说有800多年树龄,纳西人称其为“夫妻树”。古树下就是神泉,泉水涌流不息,滋养着古树。东巴教认为凡是水源地就是自然神出没的地方,因此,玉泉潭自古就是纳西人祭拜自然神的场所。据东巴经文记载,人和署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分家后,人类居住的地方及田地归人类所有,其余的山川、河流、田野及一切野生动植物归署所有,且人类承诺定期举行署古仪式、供献祭品,对无意间伤害署类表示谢罪并偿还欠债,祈求署的宽恕。正是这种祭拜自然神的民俗,使纳西人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理念。
再往上走就是东巴什罗庙。庙前广场上立有一座石块垒就的高大石柱,名曰“天香炉”。炉上系有五色绢布。给我第一印象便是民族的生殖崇拜,其实是东巴教祭祀仪式时焚香所用。据说,可以把不顺心的事写在纸上丢进炉内焚烧,便得内心安宁。天香炉当日未生火,我们自然也无烦心事。庙的正中建筑是东巴什罗殿,殿内供奉着东巴教始祖和人类祖先、保护神、战神、财神、药神等东巴教主要神像,还有东巴经书、壁画、雕刻、法器、道场占卜用品等,展示了纳西这个古老民族的生存发展历史和创造的灿烂文化。可惜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细细品味,只匆匆游览便作别了这东巴文化的圣地。
我们来的突兀,走的匆忙,回去的路上妻子本想摸摸河边收费供人拍照合影的狮子,但被主人拒绝了,而且投来凶狠的目光,妻子心中一时有些不快,不过在这美景与文化交融的东巴圣地很快便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