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夏雨和魏晨主演的古董局中局2中,最近出现了一个,缺角大齐通宝的古泉币。裁缝听第一遍的时候,脑子了 立马浮现出,有赵丽颖小姐姐陆贞的那个北齐。有冯绍峰小哥哥兰陵王高长恭的那个北齐。结果发现猜错了。
北齐,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割据政权,高洋于公元550年,称帝,国号齐,建元天保,史称北齐文宣帝。在被号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战神兰陵王高长恭去世以后,于公元577年被北周所灭。享国27年。
但是,这个“齐”用的叫常平五铢。用篆书写成,字体构架匀称,笔锋圆润,“平”字接廓,上横和内廓连成一线。是一枚设计和铸造都很讲究的艺术品。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铸造这钱时,没有用自己的年号,而是取名“常平”,这个名字来源于当时囤积粮食的仓库,“常平仓”,常平仓,是战国时期魏-李悝,为国家储存战略储备粮建立的。主要是为了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汉代以后就被废弃了,高洋用“常平”二字其实也是希望常平五铢有调节市场的功能。
“大齐通宝”,当然得是大齐,唐朝末年,公元880年,喝着菊花酒,念着“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自号“冲天大将军”闯入长安,在大明宫含元殿称帝,国号“大齐”,建元金统。整个国家运行系统依照唐制,历时三年六个月,公元884年六月,大齐灭亡。于是这里就牵扯出咱们要说的电视剧,古董局中局2中提到的,“缺角大齐通宝”的发现人,清朝名士戴熙。
戴熙,清代画家,杭州钱塘人,代表作《云岚烟翠图》,远处山峦起伏,近处水波涟漪,构图精微,风度闲逸,现存与青岛市博物馆。“缺角大齐通宝”拓片最早收录于戴熙的《古泉丛话》。据传说,这枚钱来自于一个酒徒,据戴熙研究这个应该是黄巢成立大齐时铸造的泉币,世间仅此一枚,他从不轻易示人。有一个叫吴逸庵的人找戴熙买戴熙不肯,最后得到了拓片数十枚,在咸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攻克杭州之后,戴熙觉得自己守城失败,无颜见父老乡亲,于是潜入水中,就再也不上来了,几百年了,估计也上不来了。缺角大齐通宝,从此失踪,人们把他的住宅掘地数次,也没找到,只留下拓片流传于世。
由于后世,无从下手研究,至于这个黄巢有没有下令铸造泉币,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因此,后人判断这个可能不是黄巢的,而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
南唐,对,就是那个,“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忧郁皇帝李煜他们家的事。公元937年,忧郁的爷爷,李昪(bian),定都南京,国号齐。享国39年。是当时十国中版图最大的一个。也是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一个。并对宋朝经济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李昪在公元939年,宣称,自己是唐宪宗的儿子建王李恪四世孙。于是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于是专家推测“缺角大齐通宝”应该是属于南唐烈祖李昪的。但东西丢失,无法考证,于是古泉界出现两种说法。
1925年,古泉专家,戴葆庭去江西鄱阳收古泉,一个杂货商拿了300多枚铜钱,其中就有一枚“大齐通宝”,泉币上有四个眼,据说是商人儿子用来做鸡毛毽子玩,用钉子钉的。这枚古泉出现,震惊世人,人称“四眼大齐”。当时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的张静江的侄子人称“古钱大王”的张叔训,花了500银元买到手了。从此不再示人,改书房叫“齐斋”,这人不叫人看,也不做拓片,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带全家去了美国,1948年他去世了,他夫人又把藏品卖给了美国收藏家戴吉涛。戴吉涛去世留下大量财物,无人继承,于是成立了,戴吉涛基金会,据说,这枚“四眼大齐”,就存放与基金会内,但是谁也见不着。从此两枚,大齐通宝全部从人们眼前消失。四眼大齐通宝,是个连拓片都没留下来的东西。样子自己猜,图片裁缝是在网上找的,因为裁缝也没见过。
至今没有发现新的大齐通宝,这个物件的稀罕程度,真是无法估量。这两枚前后都和戴氏纠缠不清,估计下一个也是个戴姓人士吧。
虽然这两枚古泉看不到了,但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存放的一枚,金五铢。
金五铢,1980年,从陕西咸阳收集而来,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时代最早的,有一定规格,体型,计数,使用的金钱实物,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金五铢钱有据可依的仅有两枚,一枚在洛阳藏家手中,一枚,就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枚金五铢据专家推测,可能是皇帝用于赏赐的泉币,所以不流通于世,因此极为罕见。罕见程度-----海昏侯墓,挖出10吨五铢钱,竟然到现在还没找到一枚金五铢。
汉武帝元狩五年,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又叫元守五铢。各朝代都有铸造,重量形制大小不一。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止。但旧五铢仍然在民间流通。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
五铢钱的形象被后人继承下来,因为这种外圆内方的形象,象征着天远地方,外圆内方也象征这做人的道理,处事对外圆滑,而内严谨,也象征着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在下面用篆字铸出“五铢”二字。“五,上下横长,中间弯曲像跳舞,铢金字旁头像个三角,好像带个斗笠的帽子形象生动,极富韵律节奏”“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因此所谓“五铢”实际上很轻。所以,这个“金五铢”,也有可能是一个计重的标准器。当然,专家们更倾向于这是皇帝赏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