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而这天也可以说是中国的情人节。
为什么这么说?每年春节过后的正月十五,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晚为“宵”,2000多年前汉朝时,汉文帝就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在家吃元宵、赏月,出门闹花灯、猜灯谜。
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浪漫的节日,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古代,平时年轻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元宵节由于开禁,各地都会制作花灯,街上人流如织,男女可以相遇,易于产生爱情。千百年来,在元宵节灯会上演的爱情故事,不胜枚举。
古代诗词中,就有不少描写元宵节情人相会的场景。北宋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就是回忆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而今年元宵节不见去年人的痛苦。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样描写元宵夜男女相遇的情境:“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在中国古代就与爱情连在一起。所以,这一天不仅是团圆时刻,也可以说是中国的情人节。
另外,顺便普及一下元宵节为何又跟灯有关系,今天跟朋友玩的时候,她是这么认为的,“跟过年挂灯笼一样呗,有什么?”这么想虽然思想上主观上本质的延续轴线上是不错的,但是客观上就错了,本质是差之千里。主观本质性毋庸置疑她应该是因为我们以前所学过或者看过的一篇关于“年”这个怪兽的文章由此而来,想必大家对这个故事已经烂熟于心,不必多讲。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它的客观本质:
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也就形成了元宵赏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再者,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
在国力空前强大的唐朝,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
宋朝
到了宋朝,元宵除了“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的狂欢外,还有官员派发利是、君王与百姓同赏元宵。
元宵节在宋代发展成最热闹的世俗狂欢节,灯节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五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
词人辛弃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说的就是宋朝灯节花灯无数,烟花如星雨。
另一位大词人姜夔也在诗中写道:“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元宵节人潮汹涌,连身上的首饰都被挤掉了,由此可见宋朝元宵节的热闹!
那时还兴起了猜灯谜,即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这个我今天就去玩了,哈哈哈哈。】
南宋后,赏花灯、猜灯谜让元宵节的气氛热闹而温馨。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也称为“灯虎”(也叫文虎)。传统灯谜的制作讲求一定的格式,需运用巧思才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灯谜,是中国独创的文学艺术。
明朝
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清朝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再说两个元宵节著名趣闻:
元初/南宋末,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今扬州)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
父子宰相元宵对联: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这个人看过《甄嬛传》的应该对他有所耳闻吧,不然还有一个电视剧也可以让你认识他,我也是这次春节假期在无意间看到的这个电视剧才更加了解他这个人的——《雍正王朝》。不知道这个电视剧什么时候出的,我也是偶然看到的,看起来拍摄演员什么都像是年代已久的电视,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电视剧还原历史度高,强推,比那些篡改的清宫爱情剧、宫斗剧、穿越剧良心百倍,可以增加历史知识。)言归正传他们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