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可能使一个普通人一蹶不振,但苦难的深渊并没有淹没贝多芬的音乐梦想,反而更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
他在不同时期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是不同的,但贯穿始终的是他不向苦难低头的坚强的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在1798年创作的《第三奏鸣曲》,1799年创作的《悲怆奏鸣曲》中都流露出由于耳疾所带来的悲苦情绪。但是,他在苦难到来时并没有一味地消沉,而是在过去的苦难生活中寻找到快乐的元素,并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因此,在1800年他又创作了欢快的《七重奏》和清澈的《第一交响乐》,给世人带来了欢乐和清新。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这样写道:
(贝多芬的)心灵需要时间来适应痛苦,它多么需要欢乐,所以没有快乐的时候,只能自己来制造。当“现在”太残酷的时候,它就在“过去”生活。
在他和泰蕾兹热恋并订婚的1806年,他写了《第四交响曲》,“像一朵清纯的花儿,散发着他一生中的这些平静日月的芬芳。”
这不长的一段恋爱的日子是他一生中极少的一段平静而快乐的日子,他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可惜好景不长,很快又跌入了被毁婚的痛苦的深渊。
1816年,贝多芬又为已嫁做他人妇的泰蕾兹写了《献给遥远的爱人》,生动感人,深邃真切。
“在他最后的那几年里,尽管创作条件艰难,但他所写的音乐常常有着一种嘲讽的,傲然而欢快的蔑视的全新特点。”罗曼•罗兰这样写。
歌颂欢乐,是贝多芬毕生的追求。
1785年德国诗人席勒发表了诗歌《欢乐颂》,也叫《快乐颂》。1803年,他又对它部分词句进行了修改。
贝多芬从1793年还在波恩的时候就想把诗歌《欢乐颂》融入到他的作品中,从而实现他的渴望——讴歌欢乐之美。
但是将诗歌引入交响乐,在技术上有很大的困难。他曾做过多次实验,都未能如愿。
直到1823年,他创作《第九交响曲》(也叫《以欢乐颂歌的合唱为终曲的交响曲》)时,才如愿以偿地将诗歌《欢乐颂》融入了他的交响曲中作为终曲,他采用的是1803年修改过的《欢乐颂》。
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中写到:
当欢乐的主题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整个乐队突然中止,突然间,寂静一片,这使得一种神秘和神圣的气氛进入到歌唱之中,欢乐在超自然的平静之中自天而降:它用轻柔的气息抚慰着痛苦……渐渐的,欢乐抓住了人,这是一种征服,是对痛苦的一场战争……随即又是神圣的狂欢,一种爱的疯狂,整个人类全都向苍穹伸开双臂,发出强烈的欢呼,冲向前去迎接欢乐,把它紧紧地搂在怀中。
这是怎样的气势!
这是怎样强烈的爱!
这是怎样博大的胸怀!
当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场演出时,观众们疯狂了,他们掌声不息,贝多芬连续谢幕五次,可谓盛况空前!即便是皇族驾临,也不过鼓掌三次。
这是何等的荣耀!
他终于达成了他毕生的追求,他获得了欢乐,他甚至由于过于激动而晕了过去。
可悲的是,演出的巨大成功并未给他带来分文收益。他仍然贫病交加,孤立无援。
即便这样,他也是个胜利者。
“他是个胜利者——人类平庸的战胜者,他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苦痛的战胜者。”罗曼•罗兰如是说。
苦难的生活给平庸的人带来的可能是毁灭,而伟大的人却能将苦难化为养料,让他的人生开出绚丽无比的胜利之花。
贝多芬的一生无疑是痛苦的,但他的一生同样无疑也是幸福的,因为他用坚强的意志战胜了苦难,实现了他毕生追求的理想——歌颂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