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子如梭,流水的时光撒着欢儿往前飞奔。作为子女的我们转眼已步入不惑之年,爸爸妈妈们年纪也大了,腿脚不似从前灵光,步伐也不再如昔日般矫健,不得不承认,上了年纪的人,越来越不愿意走动,出远门的机会亦越来越少了。可领着爸爸妈妈们出去走走看看的愿望,于我,却一天比一天强烈。
前些年,孩子们小,爸爸妈妈们可以说是上有老下有小。上面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要赡养,下面相继有珊珊学步咿呀学语的外孙们要照顾。爸爸妈妈都是出了名的孝子,爱戴孝敬父母,又心疼子女,于是把最好的精力和慈爱都奉献给了父母子女和子女隔代的孩子们,解除了孩子们的后顾之忧,不辞辛劳,毫无怨言。隔代的孩子们一个个生龙活虎,茁壮成长,渐渐长成了他们希望的样子。今年,老人们也以近百岁的高龄,相继百年,寿终正寝。可回头再看看我们的爸爸妈妈们,昔日的青丝不见,两鬓早已斑白,他们的背亦已微驼,往日直挺的腰板难再寻。
每每看到这些,心里满是心疼和愧疚。时间啊时间,你能不能放慢些脚步,让作为子女的我们,有机会领着他们,清清闲闲、轻轻松松的走出家门,去散散心,去看看远方,还有远方的那些风景。
考虑再三,商榷再三 ,两位妈妈恐旅途舟车劳顿,身体状况怕是不允许,徒生疲惫,终是作罢。两位爸爸兴致盎然,欣然接受,那么这次,就领着爸爸们去远行。
走出家门,向着诗和远方的远方,前进,让人不由得心生欢喜。
爸爸说,昨晚一宿没睡好,早上四点就起来了。是啊,爸爸太久没有出远门了。记得爸爸说过,大约是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年的冬天,因工作原因来到了长春出差,一待就是一个冬天。这样算来,三十多个春秋过去了。那是爸爸第一次来东北,记忆中的那个东北的冬天,真冷啊,漫长的日子里,每天吃米饭,喝凉水,对于一个吃不惯米饭,离不了热粥的北方汉子,那是怎样一种煎熬?爸爸说,简直度日如年。好在那时的爸爸正值好年纪,年轻就是资本,不然,身体肯定吃不消……
动车上的冷气十足,温度还是很舒适的。每到一个大的站点,停车时间相对较长,待车停稳,坐久了的两位爸爸就迫不及待的下车去透透气,活动一下筋骨 ,看一看,聊一聊。先生和儿子紧跟其后,我也追在他们身后 ,下车去抓拍。上了年纪的老人,极不情愿照相,更谈不上配合了。也许是觉得自己不似当年那样英俊潇洒,也许还有几丝羞涩。“老小孩”嘛,一定要包容,要理解,要尽量去顺着他们。我只有这样不断給自己打气。
只听他俩感叹:“记得以前出门坐火车,每到一个站点,下车看看,站台上,到处都是小商小贩,香烟瓜子小吃百货,那可是五花八门啊,好不热闹。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见了……”
“是啊是啊,就是说嘛,要不说现在条件就是好了,改革了,开放了,时代进步了,越来越文明了……”
列车马上要开了,先生赶紧招呼着爸爸们上车。落座以后,看着车门轻轻闭合,列车稳稳的向前滑行,窗外的站台飞快的奔向我们身后,我们继续向前,向着下一个站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