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受邀给幼儿园大大班的家长做分享,最初只是在王园长微信里,轻率的答应了。后来就不太记得了,直到董馨园长在行政会上再次提醒,才有了惊醒的感觉,时间就在后天。小学部的运动会开幕在即,瞬间有点晕了。很多老师都对我有种谬赞,认为我任何时候都不需要准备,张嘴就能来。我也总是苦笑着佯装一种匹配。
去年的9月21日,应毛阳园长的邀请,做过这样的一场分享,今年是第二次。尽管疲累,内心还是开心的,说明去年的分享是有价值的。王园长开玩笑说:以后要形成这样的惯例!
一手和伙伴们做运动会的最后准备,一边在脑海中不断盘旋分享的内容。
从一个人走向一个团队所带来的收获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尝到的甜头。他们带来的生发点会让我有更多的思路与灵感。现在也习惯性的把手头的事情和身边的伙伴们唠叨。 这次也不例外,三两句的聊天,就有了这次分享的题目:小学不小。
之前与董馨园长电话做过短暂的交流,了解家长的需求与幼儿园举办此次家长会的用意。把握这个方向来做分享就问题不大了。
听着外面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我站在幼儿园活动厅的舞台上,内心汹涌澎湃。台下三个班的家长把活动厅坐的满满的,想象着明年此刻,他们就是小学部的家长了,莫名的亲近感升腾了。
去年讲“一儿童,一世界”是那个时刻的切题表达。今年讲“小学不小”是新的体会与感悟。
小学做为基础教育阶段,被越来越多专家学者关注,对儿童与家庭的意义更是非凡。如何抓住小学阶段对孩子未来一生产生重大影响是我们常常思考的话题。
虽是小学,却一点也不小。虽是小学老师,却是最令人敬佩的存在。
话题从运动会的火炬传递开始,借助“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郑州举办的契机。我们有了可学习与参照的对象。尽管国家级与校级相距甚远,却丝毫不影响我们想办高规格运动会的热情。小学部管理干部相约一起观看了开幕式表演,并在群里热烈讨论可取之处,火炬传递就是从中习得的。令人欣喜的是,火炬传递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学不小,源于我们希望孩子的每一次历都是与众不同,难以忘怀的。
转至幼小衔接的话题,外界教育环境给了这个时期的家长焦虑感与压力感。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尊重规律,顺其自然。另一方面又害怕孩子无准备的入小学,各种跟不上。内心的天平左右摇摆,不安让自己变得无所适从。
与其说,是孩子入小学会有各种不适,不如说是家长内心惶恐更多。据这么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不适应的孩子少之又少,只有极个别的特殊情况。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为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第一个孩子练习8周,第二个孩子只练了2周。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孩子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孩子好,这样结果告诉我们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
未来的小学生活是家长共同关心的话题,课程设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时间安排、住宿情况、升学情况等一系了的话题,开诚布公的分享,让他们有了大体认识的同时也多了一份向往。
小学不小,原本只是做为分享的题目,言尽才发现,真正的思考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