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祥林嫂一样”,这个想法我很久之前就有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会向身边不同的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一开始是亲密的朋友,后来是同事,还有高中同学,还有经常不见面偶尔见一面的朋友,说多了就怀疑自己是不是“祥林嫂”,祥林嫂作为鲁迅文章中的一个人物,印象中总觉得是一个不好的形象,因为她“消极”,且有一个“不好的”结局,所以对自己产生这样的想法又非常的抵触。
于是一般情况下,我的内心就会产生两种力,潜意识中也许想获得别人的认可、赞许,另一方面又剥开自己给别人看,一方面诉说好像让自己暂时获得了放松,另一方面觉得自己说多了,因为这个行为像“祥林嫂”,所以又否定自己。
但是最近一次,我突然想,就算这个行为真的像“祥林嫂”,那会有什么破局么?这个行为如果不好,那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降低或者让这个行为消失么?这个时候作为当代年轻人的百度百科“xhs ”,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很开心的是我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回答,是一个心理学从业者从心理学的角度给了祥林嫂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她主要是讲,人的痛苦是需要被看见的,被看见之后会逐渐的消解,症状就再也不是呐喊尖叫了,比如假如祥林嫂去咨询的话,一开始肯定也会不停的反复她跟别人说过的话,会讲毛毛活到现在应该多大了、会做什么,会讲只知道狼在冬天会出没,没想到春天也有,等等,但是有一天她会说“毛毛不在了”,而咨询师也会肯定她“是啊,毛毛不在了”。
逐渐祥林嫂可以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了,比如路边好看的花、美丽的云、可爱的小鸟,她可以正常的生活了,但可能偶尔身边不好的人对她说不好的话时她还会内心偶尔感到痛苦,但是她会继续咨询,直到她不怎么想过去那些事情,别人的不好的话也不会对她产生不好的影响,就能享受当下的生活,可能当下的生活还会有工作的剥削、还会有讨厌的同事、还会有独自一人的孤独,但是大脑中幻想的痛苦少了,能够专注的面对生活,就没有那么难了。
(摘自文中: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只是让人从神经症性的痛苦回到现实的痛苦中来)
文中的理论出自xhs :西门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