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房里养了三只猫,有一天从空调排水管的孔里飞进一只黑色的鸟。这只鸟飞进来后,一直朝窗户玻璃上撞。我想看看它能不能原路飞走,便将它关在猫屋里。到晚上忘了此事,第二天,猫砂盆里只剩下一堆羽毛。
一个月之后,又飞进来一只彩色尾巴的鸟。开始也是狠命撞玻璃,为了避免再次成为猫们的加餐肉,马上打开窗户放飞。
——我们经常会面对各种伦理问题,换一个立场,结论会完全不同,也很难判断是非对错。
有个朋友讲她的经历:她在乡间一片田地里,发现一只漂亮的鸟困在渔网里,渔网下面是农作物。为了让鸟脱困,她剪开网,鸟因此得救。
——她的举动无疑是出于善心的善举。然后如果仅仅行动到此,我认为还只是“半善”,而不是全然的善:鸟得救了,然而网本是农人为防止鸟啄食作物而设。网破了不补,农人的利益会最终受到损害。所以理想的应对是:剪网救鸟,同时告知农人,并为剪网的行为做出补偿。如此,善,才算是全善。
第一次飞进来的鸟,让它失去生命,不是我的本意,而是我的大意。
——“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那是慈悲大德的境界,我等凡夫暂时只能遵守食物链的一般法则,只是不希望下次出现违背本意的事件,是因为自己的大意。
圣人说:行善而不彰显,才是真善。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善举当是发乎本能,没有动机和目的;第二,我们的善举,可能是尚未完成的“半善”。剪了网救了鸟,还需要接着补好网护好农人的收成。
如果彰显了,我们会认为我们的善已经完成。但很多时候,善行应该是没有终结的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