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近“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李镇西
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也许我们教学中最头疼的不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日常活动,而是在与一个个“顽童”斗智斗勇中,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任教20年,我也遇见过许多品行、成绩都比较差的学生,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我深深体会到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不起一点作用,相反会让他们的言行背道而驰,越来越差。唯有利用教育的智慧、尊重平等的方式才能激活他们心中“成为好人”的念想。当然,“后进学生”的品行缺憾,犹如顽疾一般,非一日而成,改善或摒弃这些缺憾也不是一次沟通教育就可以达成。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经得起他们的“顽疾”反复发作。
近几日,一直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感受与思考颇多。诚恳的说,在读《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之前,我只是凭着自己对“后进学生”的第六感觉(什么类型的性格)以及已有的教学经验来处理与他们的关系,“忽悠、吓唬、蒙骗”各种招数都有,只要他们上课乖乖听课、课后“上交作业”(哪怕明知道是抄写的作业、或是特殊对待的作业),一切OK,从未认真、耐心地对他们做过更加有效的帮助——主要是没有这方面的思考。
在《爱心与教育》这本书里,李镇西老师讲述了《我和万同的故事》,这个故事是由“我当了一回‘福尔摩斯’”、“‘新官’未能烧到‘三把火’”、未曾料到的‘知名度’”、“他给自己找了个‘帮助人’”、“《烈火金刚》手抄本的诞生”、“未娶媳妇就不想认娘”、“我们才是你真正的哥们”、“我替万同回绝了一封‘情书’”、“再次作弊之后”、“语文考试得了76分”、“‘纠察员’成了偷盗者”、“在集体目光的关注下”、“感谢同学们对我的帮助”、“国旗下的演讲”、“烛光里的泪花”16篇手记合成,共33页,将近30000字,单从手记的主题,我们就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个后进生转化的历程:漫长、反复,可喜得是改变的路无论多么艰辛,最终改变了一个生命的行走路径,成就了祖国一朵盛开的花朵——万同现在已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
从李镇西老师和万同的故事里,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力量,从最初的“小混混”到最后“国旗下演讲”的积极优秀生,只能说万同遇见李镇西老师是幸运的。这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也深深印证了李镇西老师提出转化“后进学生”的指导思想:民主、科学与个性。
首先,“后进学生”教育要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
爱是教育的前提,但是对后进生的爱,不是施舍,一定要让他们体会到教师的真诚,感受到“民主”的味道。苏霍姆林斯基多次告诫教育者: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即使是糟糕透顶、一无是处的学生,其心灵深处也应该有美好的道德萌芽,他们内心深处也有一个善良、真实的自己,也许在某一刻他们也会为自己的不良言行而自责、痛恨、害怕,但是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促使他们变成了连自己都讨厌的样子,但是苦于没有能够拉他们一把的人,他们会越陷越深,甚至走向邪恶。因此,对“后进学生”的成功转化,需要我们教师的“魔法棒”,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在万同的转化过程中,李镇西老师没有用“道德灌输”的手段,而是通过集体的舆论,让万同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个成员,让大家感受到“班级因为有我而美好”。因此,在选择“帮助人”时,抉择权是万同自己;在接受学校通告时,万同主动接受全班学生的关注和监督。李镇西老师巧用集体舆论,通过提前公布选择性的命题考试作文《我为万同的进步而高兴》or《我为万同的退步而痛心》(万同的作文是《我感谢同学们对我的帮助》),实现了一箭双雕的教育效果:“即把万同置于全班的监督之中,又让每一位同学有意识地关注万同的表现。”这样,万同感受到的不是老师一个人的帮助与爱,而是全班同学的关注。这不仅仅是利用民主的力量,更是李老师独具的教育智慧,这种智慧是科学的、有效的。
其次,“后进学生”教育要科学: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学生。
前面提到李镇西老师提前透露期中考试作文,有意让每个同学真心关注万同的改变,利用集体的健康舆论对其实施积极的影响,让全班每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有了进步,是全班的光荣;自己犯了错误,是全班的耻辱。这是一种科学的教育观,一个人的力量总是不及一个团体的力量,最为重要的是一个人看到的往往是一个面甚至是一个点,几十个人观察到的才会更全面,才成体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是一条朴素的教育科学规律,有了大家的关心与帮助,万同有了成功的体验,在大家的称赞声中,李老师强调他有“战胜自己”的勇气和毅力。但是,后进生的“自我教育”很难一劳永逸,往往是“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一个事实规律。在万同的转化过程中,“袁夏”是他的帮助人,每天记录他的言行举止,用白描的手法叙述事实;李老师还专门为他印制了“报喜单”,只要犯错减少就可以获得,拿回去向父母报喜。在万同转化的案例中,李老师把教育的主动权交给了“后进学生”,让他们在自我教育的同时接受集体的监督,既允许其反复,又鼓励其进步,体现了现在一直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科学。
最后,“后进学生”教育要个性:不以分数论英雄。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因为每个人的智力水平、行为习惯、学习基础、生长环境等不同,学习有差异也是情理之中。我常常想,对于一些学习特别困难的同学来说,上课真的是煎熬,我们如果还一刀切,对他们提出他们根本做不到的任务,对他们简直是摧残。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受到老师冷眼相对同学的讥笑,根本没有“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真的很同情他们,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到这一点,也许教育就不会太复杂。李镇西老师会根据每一个“后进学生”的特点,为他们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为在课堂上做恶作剧搞得抽屉爆炸的陈元兵介绍了一位化学老师,从“基础化学”开始研究;为在教室内耍蛇的伍锐介绍进了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对万同,则是建议他抄写《烈火金刚》、每日记录并学会三个生词……就是用这种个性化的教育,不仅仅解决了“后进学生”课堂上没事可干瞎捣乱的问题,也为他们开辟了一条自己感兴趣的路径。其实,这让我想到今年春天处理我们学部一个“后进学生”齐晓阳的案例,因为九年级面临中考,我建议他抄写思品、历史课本,并提出相应的要求,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尽管他不能把知识点全部记住,最起码思品、历史中的一些正面引导对他还是有帮助的。(有点小窃喜的是我采用这种让“后进生”抄写有用材料的想法是在读李镇西老师这本书之前,能和李老师的教育观有契合点,也让我多了一份自信。)
“后进学生”的形成,有家庭方面的原因、学校方面的原因和个人方面的原因。李镇西老师敦敦教导我们应该注重感情倾斜,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引导集体舆论,还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集体评议”、“推荐好书”、“对手竞赛”、“学生作文表扬”、“安排当班干部”,还要鼓励他们写《灵魂的搏斗——记一次“战胜自我”的经过》以及“写每日九问”:一问今天影响同学学习了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了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预习了没有;五问今天做过什么不文明的事没有;六问今天说脏话没有;七问今天战胜弱点没有;八问今天进步没有;九问今天有什么遗憾没有。
思考:
“后进学生”不应该作为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更多关注。如果我们把“优生”培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教学遵循了优生的成长的规律;若是能够引导“后进学生”经常进行“灵魂的搏斗”,自行发现自己的可贵之处,勇于用高尚的“我”战胜卑下的“我”,把“后进学生”转化工作做到位,让他们也能有生活的幸福体验,则是教育的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