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收治了一位器官捐献者,一听这个称谓,立刻肃然起敬。很想知道这是怎么一个过程。
患者是40岁的男性,一个星期前坐摩托车,出了车祸,当时患者头部及右外耳道出血,神志还是清的,也还能对答。送至当地医院救治,期间逐渐出现意识不清,抢救并手术后,情况并没有好转。家属表示愿意行器官捐献,就转到这里,准备行器官摘除。
我详细的问了器官捐献联络员。他告诉我,大部分捐赠的器官都是来自这些遭遇事故的患者。联络员得知所负责的下级医院,有这类患者,他们就会去劝说家属。以前这个工作是非常艰辛的,现在的人观念转变了很多。家属同意捐献,必须是三方面的直系亲属签字同意:父母、嫡亲的兄弟姐妹、子女。相关的医师共同证实患者可以达到器官捐献的指征,才可以进行器官摘除。
2 器官捐献
器官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器官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直系亲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被诊断脑死亡,只能依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生命体征时,基于个人生前的意愿且家属的同意,以无偿捐赠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赠给濒临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让他们的生命得以延续或者捐赠给医学院。
3 死亡
传统上判定一个人死亡的标准,就是永久性的心脏停跳、呼吸停止以及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在心跳、呼吸停止以后,身体其他部位的组织和器官,都将因得不到氧气与养分的供应而失去功能。
临床上的脑死亡,是指脑干死亡。人体脑组织是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的,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它控制着自体呼吸、心跳、血压等重要功能。人体一些部位的细胞在受到伤害后可以通过再生来恢复功能,脑细胞则不同:一旦坏死就无法再生。所以,当一个人的脑干遭受无法复原的伤害时,脑干就会永久性完全丧失功能,以致呼吸、心跳停止。随后,身体的其他器官和组织,也会因为没有呼吸和心跳而逐渐丧失功能,最后就是真正的生理意义上的死亡。
由于医学技术的进步,当一个人发生脑死亡时,可以借助呼吸机和药物来维持他的呼吸、心跳和血压等生理功能长达两个星期。但一旦撤除这些辅助设施,他/她就无法进行呼吸,心跳也会随着停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其他特殊疾病,除了脑细胞发生死亡之外,身体其他部位的器官和组织依旧是健康。
只有脑死亡,才可以进行器官捐献。
4 法律与伦理
在国内,器官捐献的供需比约是1:30,甚至更多需要的人在等待合适的器官移植。
国内有一整套关于器官捐献的法律,但仍然是不完善的。
每个器官捐献手术后,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能给家属一点安慰的是,可以减免相关的医疗费用,国家也会有一定的补偿。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另一个51岁的男性捐献者,是一个民工,工作的时候从三楼摔下来,特重型颅脑损伤,家属表示愿意捐出器官。送到重症监护室,维持呼吸和心跳,准备器官摘除。但是,医生发现他还有自主呼吸,是不可以行器官摘除的。救?还是不救?家属面对如此庞大的医疗费用,还有未知的愈后,怎么办?另一边,等待着器官移植的病人,又是怎么样面对一次次的失望?
(附:器官摘除前,已经多方面证实供者是不可逆的脑死亡。用机器和药物,维持呼吸和心跳,去到手术台,一切准备就绪,全体手术成员向患者鞠躬致敬,然后撤除管道和药物,两分钟后,开始手术,把捐献的器官摘除,立刻妥善保存(只能保存24小时,联络员要尽快送至受者手术)。医生重新缝合,再次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