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时,听了亚萍的分享,首先是为她心痛,我几乎不能想象现在的家庭,居然还有这样从精神上虐待一个人的事发生。但是细想之下,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每个人的个性发展都是有差异的,大千世界,各样人都有,不是因为我见过的人比较单纯,或者说我看到的人单纯,这个世界就真的那么单纯。
77说,一个人的经历还是与这个人有很大关系的。我承认,但是我感觉自己的心理承受程度还是有限。好在,亚萍的觉醒令人惊叹,她居然真的在那样的环境里生出了自己的主动性。
我感觉现在去看微社的人发生的故事,很少完全用分析的角度了。更多的是人情,感受,情感,这也难免,毕竟相识时间长了,我们首先是在交往的人。同时我也感觉到自己对于事情的看法也是逐渐的把很多的因素糅合在一起了。
以前我看问题是一根线,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感受,跟现在有何相似,然后本人惊觉,事情没那么大。现在却觉得,原生家庭给我们的,不是线性的关系。构成一个人思想行为的,有太多的因素,原生家庭一定重要,后来成熟过程里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上周五父亲来复查。我们吃饭的时候谈了很久,主要是关于家里的那些事,关于妈妈。我以前觉得父亲就是理性的化身,他的决定甚至有些刻板,因为有被强迫的经历,觉得他给我的,也多是控制。但是通过这次聊天,发现父亲周密的思考中,包含着深沉的爱。以前觉得父亲跟我相似,但通过交流,发现父亲的心胸要比我开阔很多。因为这样的交流,我的心释然很多,对他们也就放心了。
但是,聊天的过程里,我也说到,一个人分析的再好,还是难免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父亲的痛点就在于被轻视。成长过程里被奶奶先是宠爱,后是打压轻视,后来则是不断的在体会着叔叔姑姑,姨姨舅舅以及老娘姥爷的轻视,他很容易把问题解读成别人的轻视,只是自己不自知,总以为那就是别人的错,每当这个时候,一定是暴跳如雷,行为回到孩童。
果不其然,父亲回去的第二天,就因为四姨的漠视又一次被刺伤。妈妈在电话里告诉我不要跟四姨在交流,父亲则远远的在咆哮。我在想,这样的场景在过去的生活里重复过多少次呢?曾经的我,又是因为这样的场景产生多少恐惧,多少恨意?于是,这样的循环就继续着,不同的解读延续着,一代又一代……
有时候看身边人的故事,不同又相似,你能不能因为看得懂就一定做得好呢?其中距离相差也许咫尺,也许天涯。这同样不完全是个人成长所能决定的,还包括了自己长期生活所生出的做事的风格,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智慧吧。
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真正的割裂开来看,但为了解决问题,又必须隔开,这就需要一个人具有随时分解组合能力。纯粹的综合看问题,从大局看问题,容易超理智。一味地从细节着眼,又容易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想起来看电影,场景的不断切换,人物自己却在那个镜头里进行着自己的厮杀。
个人成长的路上,我可能还要不断的回看自己的原生家庭,不过,回看的原因是为了用更加透亮的眼睛看待现在,谨记这一点,才不会让自己走太多的弯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