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来往之间,因延迟所造成的时间差,大抵只有天然酵母的发菌时间之微妙差可比拟。” ——《查令十字街84号》
01
最近有一档节目,号称综艺里的一股清流,我不好评价,因为综艺我看的不多,所以无从对比。但我实在喜欢这档节目。节目的名字就已经足够文艺——《见字如面》。多好!
这让我想起小学时候的课堂。传着小纸条,纸条上写着各式各样的小心思,比如放学一起回家,比如今天数学老师穿的裙子超级难看,比如班草和谁谁谁在一起了,也比如最近《故事会》更新了吗等等之类的。明明下课之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说话,可却偏爱这种被老师捉到便会被惩罚的方式。而不论罚多少次,下次都照犯不误,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可能在现在看来,乏味无趣,但在当时,却是乐此不疲,不然也不至于那么多人,都是惯犯。
每个人的字迹不同,一笔一划都代表着一个生动的形象,有的疏朗,有的温婉。字如其人,几乎一看到他的字,你就知道代表的是哪个人。鲜活明亮,真真见字如面。这是现在,敲打着键盘,看着弹出来的规规矩矩,方方正正的宋体字或者楷体字,所无法比拟的。
纸张上手写的文字更有温度,更有感情,也更有清晰深邃的思想。一笔一划书写成的,是写信人九曲回肠里的隐秘心事,给收信人看到的,就是一片认真和赤诚。
我爱汉字,也爱写,所以我爱写信。
但是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几乎不会写信。
犹记得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开始讲解该如何写一封格式正确的信,先是顶格写,“敬爱的某某某”或者“亲爱的某某某”,然后冒号,然后换行,然后写下你想要告知对方的话,最后便是此致敬礼,日期留名。
大概是因为格式严谨,一板一眼不许分毫差错,所以写信这种行为,便显得郑重其事。偶尔想要在开头的时候,写些充满朝气的俏皮话,也会因为想到结尾的“此致敬礼”而努力克制住。毕竟,结尾那么光正伟业,如果提笔就各种不正经的话,那明显就对不起党,对不起祖国和人民,对不起胸前飘扬的红领巾。
所以,在小学的所有作文题目中,我最怕遇到的就是《写给谁谁谁的一封信》。并且一度怀疑,出这种题目的人,脑筋估计不大好使。毕竟,信件,其实就像是隐私的一个比较文艺的代名词。
而既然信本来就是私人物件,那么落笔成书的时候,写信人其实也大多没有想到自己的叨叨絮语会被除了收信人之外的那么多人阅读。但也正因为这样,书信就没有了公共写作的那种矫饰和虚伪,也才有了可观可爱之处。换言之,书信因为私密而显得质朴真挚,因为质朴真挚而显得格外动人。
而出题者却硬是让写信人将自己弯弯绕绕的小心思表露在众人面前,这实在是令人费解。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小学作文中给某人的一封信,在感情的传达上总会有些许欠缺。
02
情书,大概是所有信件中,最令人心驰神往的。比较遗憾,虽然我收过情书,也写过情书,只可惜,现在的记忆中已没有半点关于情书的旖旎往事,想来应该都是一些“然后就没有然后”的故事,所以,大脑才懒得去记忆。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无非两个,一个是属于我情窦初开的岁月,似乎来得比同龄人要晚。一个是升学压力太大,没空意淫。虽然也曾受过各种言情小说的荼毒,但是学业为重四个字让我和早恋无缘。
可能由于这种原因,我看的书,比起同龄人而言,不算太少。只不过,当一些朋友向我求书单的时候,我往往会因为无从推介而一脸茫然。然后善解人意的他们,就会举出一大堆的书目,问我哪一本值得看,哪一本不值得。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也常常觉得头疼。因为,我看的书很杂。什么类型的书籍我都看,文学类(包括但不只限于言情玄幻小说),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甚至一些看起来很无聊的工具书等等,我都看,唯一不看的,大概是成功学类的书籍。因为是典型的金牛座女孩儿,所以是极品原则帝,该死地抠各种字眼和表达。再加上,虽然本人涉世未深,但看的书却让自己心境早已历经沧海桑田。这便注定了不容易动心。
讲这么多,就是想说,我收到情书的时候,首先思考的是情书的措辞和语法,而不是对方想要表达的感情。我记得自己做过一件很奇葩的事情,就是将收到的情书里所有带病的句子通通修改了一遍,然后重新抄写一遍,再把信退还送信人。
那人一脸懵圈的样子,我只有大致印象,至于他的五官,早已模糊不清。
长大之后,我看过了王小波和李银河的书信集《爱你就像爱生命》,也看过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看过朱生豪的情书以及郁达夫精致漂亮的情话,虽然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动笔写过情书,但是仍旧期待有一个人为我一笔一划地用心表达爱。这是少女心作祟。(我寄几控制不住寄几)
03
我看这档节目的时候,哦不,更准确的动词,应该是听。虽然有些嘉宾的朗读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小瑕疵,但是总体而言,是瑕不掩瑜的。
我听见黄永玉对曹禺说“心在树上,你摘便是”;听见蔡琴在杨德昌逝世后念叨,“杨德昌,你怎么就这么走了”;(蔡琴和杨德昌曾是夫妻,后来和平离婚)听见流离香港,病入膏肓的萧红给因参军而生死未卜的弟弟写道,“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听见邓丽君对着她的作曲家老师谦虚求教;听见……
“一封信的风景,正在于它纷乱的情欲。”我不记得是谁和我说过这句话,亦或是在哪儿,我看过这句话,当然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认可这句话。
试想一下,书信,就像是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让一切的感情,显得美丽。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只要它们中间隔着一层薄薄的信纸,几乎一瞬间,你们的关系,就变得发乎情止乎礼,变得温柔,也变得好看。连带着中间那或三两天,或数十日,或永不再见的时光,也都变得有意义。(这里应该插播的是,我们的中国邮政,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收得到的信都是侥幸,寄丢的明信片都是天意。此处当有冷漠的迷之微笑。)
演员何冰(就是《大宋提刑官》里,提刑官宋慈的扮演者)他说,写信显得郑重,这是现在微信和扣扣等各种社交软件所代替不了的。
我认同他的观点。因为生活节奏快,所以,我们需要方便和快捷有效的沟通,所以这些省时的社交工具应运而生。只是,时间是省下来了,情调和趣味,却大打了折扣,换句话说,微信没有了那种古朴的味道。
试想一下,写一封信,需要铺开纸张,需要点开台灯,需要握着笔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写,表达的内容是经过思考的,写信的心情是虔诚的。所以,它和微信里直接按住说话是不一样的。
我记得,在很久之前,看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叫郭晖的人,他给妻子寄信的时候,误把一张白纸当作信装进信封,还寄了出去。而他的妻子收到信,打开之后却发现是一张白纸,于是便做了一首题目为《答外》的诗歌回寄给他的。
诗是这样子:
碧纱窗下启缄封,尺纸从头彻尾空。应是仙郎怀别恨,忆人全在不言中。
诗中,妻子的信赖和深情一览无余,所以我想,郭晖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应该是大喜过望的。而如果换成是微信的话,大概就少了这种跋山涉水风尘仆仆而来的味道,因而不够珍重。这大概也可以用来解释“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句子。
我看中的,是你不远千里而来的情谊,而不是那身外之物。同理,微信天天可以收到,甚至时时刻刻可以收到,可是信就不一定了,有时候几年都收不到一封。所以,当一个人收到千里之外寄来的长信,他的心情肯定是激动的。这和收到千里之外发来的微信不一样。因为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所以,书信代表的心意,就显得非常珍贵。
当然,只有当你也经历过等待来信时的焦虑和期待,那么你才可以理解收到信时的那份百感交集以及回信时千句话万句话在喉头打架的纠结心理。
04
也许,就是因为书信那股子不求上进、不合时宜的缓慢,在这个快的时代里,有着无可替代的克制和深情。
所以让我着迷。
《见字如面》的栏目口号是,“用文字打开历史”,其实用文字打开的,又何止是历史?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往往比大时代的不可逆趋势更加鲜活和打动人心。不管其他综艺如何,这档节目,在时下,是一种奢侈。看上去没什么用,但我甘愿为它浪费时间。
因为爱极,所以推介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