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无华的笔触,厚重的黄土气息,现实与理想的交织,叩问人性,展露真情。
——题记
不知何时开始有了城市与乡村,就有了城乡之别。这也是《人生》这本小说的背景之一。而路遥先生的作品几乎离不开黄土高原。再加上一个时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故事从贫穷的高家塬村开始……
似乎小说里的主角都有善恶之分,然而我却不知将本书的主人公高加林归于哪类。他有着一个当代青年的志气与理想,且坚毅有思想,在高中毕业后回村当民办教师,后被本村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高三星顶下,故事不详的开端似乎为高加林的结局埋下了伏笔。他本不甘于现状,他不比城里人差,但现实让他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失意的高加林也在此时遇见了第一次爱情与那朴实天真的刘巧珍,美丽善良的姑娘没有文化,仅能用那颗温柔似水的心为她所爱的人疗伤。但一个心比天高的“文化农民”与一个只知家长里短的农村姑娘似乎不太般配。
故事的转折点是高加林的叔叔,革命参军回家乡做干部,有小人趁机溜须拍马,将从县城高中毕业回到农村的高加林再次送进了县城工作。高加林在县城大展拳脚,并遇上了第二次爱情——曾经的高中同学黄亚萍。一个是失意时安慰自己的红颜知己,因文化水平不同,两人却没有多少共同语言。一个是曾经的老同学,又是城市姑娘、干部子女。刘巧珍的童话结束了,她的加林哥离开了她,选择了另一个城市姑娘。看到此刻,我好像听见无数的读者大骂高加林负心,可他的选择在现实的角度上并没有错。选择一个没有共同语言只会说家长里短的农村妇女,还是选择一个才貌双全又能在事业前途上帮助自己的校花同学?人性啊!读书每多负心人,只能说刘巧珍空怀真心,却情深缘浅吧。
小说的情节设定巧妙,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热恋并没有持续多久,黄亚萍前男友张克南的妈妈因黄亚萍与张克南分手,心怀不忿举报了高加林走后门调入县城工作,高加林因此又回到了农村,而此时刘巧珍也已嫁做他人妇。故事以高加林呻吟的痛哭声结束:“我的亲人哪……”悲惨的结局,之后的故事再写也有些赘余。
在《人生》的开篇有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或许我们不能标榜正义与善良,不能站在道德与人性的制高点谴责谁、批判谁,谨守底线与原则,把握自我,找一个热爱世界的理由,使属于自己的人生不因挫折苦难而灰暗,不因茫然失去方向而苍白。
不记得在哪看过一句话:人在旅途,不可能一直见花团锦簇的风景,只希望能随意的用心怀拥抱大地,用双眸揽入苍天。旅途,人生,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