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突然悟到的一个观点,与大家分享:关于孩子不爱读书的问题?孩子:做事的内动力一定源于他本心的追求开心快乐,不愿意做的,一定是他倍感痛苦煎熬的。家长:希望孩子爱读书,因为读书可以获取知识,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提升孩子思想领悟水平。❤️昨天给家长分享的信念,价值与规条。读书只是种外在形式,要想达到家长心中所想的价值与意义才是目标,规条与价值冲突时,为了取得价值可以改变形式(规条)
例子:我从小到大,没有读过学校书本以外的书,只有语数外,物理化学生物等。❤️1.小学:课本以外的书学校都没有,我们的读书便无从谈起。小学的回忆最深的只有两点:第一、玩得最开心,成绩没关注,但我一直是班上的前几名。第二、每次开学前没有完成寒假暑假作业的狂补作业狂抄作业的担心与羞耻心。❤️2.初中:老师之前苦口婆心劝我们读的书也没有读,实在没有时间(因为要玩)同时读不懂。❤️3.初中毕业后:假期过于漫长,实在无聊,逼着自己把红楼梦看了一遍(好在看了无数次红楼梦的电视,否则无法坚持看完)但看完后完全不知所云,只是为了向别人证明名著我也读过,看了几本言情小说,当时被感动得一踏糊涂,对爱情有了点懵懂的期待,还对其中的姐妹情深的环节刻骨铭心。❤️4.高中:因为周围同学们都看书(不是老师让看哦)同学们之间都讨论着张爱玲,史铁生等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格格不入和无知的自惭形秽,为了不让同学们知道我的思想的浅显和没有深度内涵,我去买书来读了,可真的读不懂,后来觉得没有必要为了迎合别人而活,最终换来的是当时的被孤立。但我相信从小爷爷奶奶教导我的善良与纯真一定是对的,无论在何时,爸爸告诉我对人一定要善良真诚,最终在高中我结下了到现在都非常好的铁杆朋友(2位)。❤️5.后来慢慢的在高中毕业后,读了朋友极力推挤的刘墉的书,那是我第一次稍微觉得懂点的书,并且反复读了几遍,每一遍体会都不一样。❤️6.大学和研究生期间也没有读与学习要求无关的书。之后到现在几乎没有读过生么书(除了最近读的几本书)❤️7.我通过看电视学到很多书本学不到的知识,因为我看得懂,投入到故事中去,与主人翁的命运同频共振,在同理心的推动下我以物喜,我以己悲。
我领悟到的几点与大家分享:❤️1.生活是人类最好的书本,书源于生活。❤️2.生命在于体验和经历。❤️3.孩子的成长自由快乐是生命的养分,因为祖辈父辈的“无为”,放养式的培养,让我可以去活我想要的生活,学我能学懂的知识,无比感恩亲人们。❤️4.父母对孩子做的不用过多,大道至简,做人的根与魂的养成,一个人品行德行的养成。❤️5.知识的习得是老师的事,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老师们常说的家校合作即是如此。老师可以教授知识,但培养不了孩子做人的根与魂。❤️6.多给予孩子尊重与自由。有做人最基本的根与魂后的自由家长才会放心放手。❤️7.学习的规条可以不用那么坚持,只要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同时凡事必有三种以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