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下 从僖公二十七年到三十三年。
主要围绕晋文公,记录了晋国与楚国,晋国与秦国之间的纠葛。当初晋文公都是凭借这两国的力量回到自己的国家。所以国家间的关系昨天还如漆似胶可能今天就会刀兵相见,就像现在我们和韩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在春秋时期尤为明显。结盟,通婚是常事,为一点点小事就讨伐出兵也是常事。
僖公二十七年,楚成王以子玉为帅出兵宋国。宋国向晋文公告急。晋国大臣先轸分析因曹国和卫国都归附楚国,可以攻打曹/卫,引楚国的救援曹卫来解除宋国的危机。晋文公采纳了他的意见,解除了宋国的危难。
晋文公在回国之初就教化人民,又在攻打原地的战役中张显了自己的信用力。在解除宋国包围后,在诸侯中竖立威信,春秋的第二位霸主有此确立。
次年,晋文公打算出兵曹国,向卫国借路,卫国没有答应,晋军就绕道渡过黄河打了曹国,也攻打了卫国。借道的事情之间就发生过,“唇亡齿寒”的出处:齐桓公之时想借道虞国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士奇劝戒虞侯不要借道给齐国,虞虢两国是唇齿关系。虞侯不听,让齐军从自己的国境上穿过。齐国在灭了虢国后,回来时攻打了虞国,捉了虞侯。两件都是借道之事,看似是大国要借道,不管答应还是不答应都不能避免被打的境界。但就齐桓公和晋文公两霸相比较,桓公多以武力屈人,“兵者诡道也”,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会回师灭了自的同宗的虞国;而晋文公,立信立命,必然不会做了桓公的事。无愧于“文”的谥号。卫国未能同意晋军从自己的境内通过,我猜大概一是有虞国的前车之鉴,更重要的是当时曹卫和楚交好,虽然没有形式上的结盟,但也会一方有难而两方救援。到后来,卫成公想与晋、齐结盟,两国都不带他玩。
晋文公包围曹国时,战死了很多人。曹国人把这些尸体陈列在城上。晋文公听从大臣们的建议,扬言要在城外曹国人的墓地上驻军,曹国人怕墓地遭破坏,开了城门把晋军的尸体送出来,晋军乘机攻入。
而宋国因楚国侵而告急,晋文公左右为难,要救宋,就要与楚国战,而齐国和秦国又不会出兵相助,但又不能不救宋国。先轸建议,让宋国先给秦、齐送礼,凭借这两国去请求楚国退兵,再将曹、卫两国的田地分给宋国,楚国舍不得曹卫,秦齐也舍不得宋国的财礼,一定能加入到对楚国的战争。“利益共同体”在2500年前就被应用到实际当中了,没有共同利益可以现创造出共同的利益,厉害!之后两军对垒,晋文公按照当初的约定退避三舍,退了九十里。楚军将士想罢手主帅子玉却不同意,后来楚军大败。
僖公三十年,晋和秦包围郑国,郑文公听从佚之狐的建议,请烛之武去说服秦国。烛之武退秦师,说了三条理由:一,郑国与秦国不相连,灭了郑获得的土地远离秦国,合适吗?;二,灭了郑,给秦国的邻居晋增加了实力,这对秦有什么好处?三,之前晋答应秦国的土地都没给秦,晋国有满足的时候么。秦穆公听完,与郑国订了盟约就回国了,晋国虽有怨,但也徹出了郑国。
两年后,晋文公卒。出殡时,棺材里发出牛叫声,占卜的卜偃说是国群在发号命令:不久秦军会路过晋国,攻击,能大胜。
之后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穆公报告说自己已经掌管了郑国的北门,秦国如果出兵,就能拿下郑国。秦国的蹇叔认为路途遥远,行军不可能做到偷袭,肯定会失败。秦穆公不听,依然派军前往,走到一半,郑国人就派人来送礼慰劳秦军。杞子等人败露逃往别国。秦军在晋国境内,先轸以秦军在晋文公丧期出兵晋国的同姓国为由(现在又想到晋郑两国是同姓国了),在殽山攻击秦军,大获全胜。之前的友军又成了敌人。
春秋真是看你不顺眼,打你;你有好东西,抢你;想利用你,友你。乱了好几百年。
今天刚好有两件事,有点像春秋的国国关系:中菲两国,南海高峰会举行,中国取消了菲律宾所有的旅游警告;中韩两国,韩国新总统派来的大使,听说谈的不错,禁韩令随即冰释。
好玩吧,一样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