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跟上了时代的潮流,第六季的《奇葩说》想要每期都看,今晚看到了一个超适合我的话题:伴侣在大城市找到了好工作,我要不要放下一切去找他?
在这个标榜个性、彰显个性的时代,我想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觉都是来选择“不要”,用戴建业教授说的那句便是“为工作放弃爱情的人很多,为爱情放弃工作的情种”却是很少,正如民间谚语所说“大难临头各自飞”,这里的“大难”在今天的语境里其实体现出更多的面貌,比如异地恋,比如是否有立即购房的能力,比如是否愿意为一件699的羽绒服买单。
还记得我刚签上这份工作的时候,有的同学就会说:“为了爱情。”
每每听到这话就会汗颜,因为我害怕在别人的眼中,我是一个为了他、失去理性的人。
虽然,我并不从心里觉得这是彻底的牺牲,但是我必须承认有牺牲的成分在里头。
听着辩论选手一一上场,心里却默默地支持着反方,毕竟这个选项里埋藏着那个另一个可能的自己。直到黄执中上场,反而把我的思考引向深入——
牺牲感在亲密关系中是危险的,因为付出的一方并不是完全单纯的付出,他们也渴望回报,只不过这种回报有时会以内疚感的形式来呈现(如,希望对方能能看到他在牺牲,能怜惜他,能用情感的方式回报他)。事实上,这种牺牲感和内疚感会加剧亲密关系双方的不公平性,一方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让对方自责,而另一方很有可能会以抗拒的方式回应牺牲方。
这恰恰体现了中国人情感生活的面貌之一,就是通过牺牲来证明自己真挚的情感付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两岁的孩子正逐渐开始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妻子往往会把注意力转向孩子,其中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粘腻,而父亲由于受到妻子的忽略,渐渐懒得进入家庭系统发挥作用,孤立了母亲和孩子的牵连关系,当孩子想分离时,母亲的牺牲意义就会令孩子充满愧疚,而无法分开。
假期时看到了高中时的日记,日记中好多次出现的就是——
我最近心理状态不好,我这么做对得起辛苦的爹娘吗?
也许在大人的眼中,十五岁的我们是长大是成熟是懂事;现在看来,却万分心痛,因为这个孩子当他总是这么想的时候,表明他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啊~然而,这又有什么办法,时代的局限,客观的局限,人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大概是此。
注:适当的牺牲感会增进亲密关系,只是过度发泄时才有可能导致我们不希望看到的那些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