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掀起了一股学风热潮,各种各样的人才层出不穷,今天仍旧为人熟知的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他们特色鲜明,有着非常深刻的观点,成为我国学术发展最繁荣的一段时期。
在不同的时期,统治者所信奉和扶持的学派都不同,随着时间发展儒家学说脱颖而出,成为了世人都推崇的思想,孔子逐渐成为所有统治者共同推崇的至圣先师,是文学界和思想界的象征。
现在,说起孔子不仅为中国人所熟悉,在世界也非常知名,孔子学院遍布世界,让中华文化远播四方,传统思想真正的走向了世界,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世人接受和推崇。
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文化发展也更加多样,但是提到“正统”思想,必然会提及“儒家”学说,这是因为在封建时代,儒学早已根深蒂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客气的说儒学提倡的“尊君”思想是捍卫统治的重要武器。
然而儒学能成为社会的思想指南却不是一朝一夕所取得的,甚至在起初,儒学还遭到了很大挫折。
起初,孔子的思想并不为世人所接受,在那个纷争四起的年代,比起接受先进思想教育更多的人选择填饱自己的肚子,郁郁不得志的孔子曾经周游各国极力宣传自己的主张,但是令人失望的是他的坚持并没有取得回报。
孔子生前的处境并不好过,纷争四起,加上秦朝统一之后推行法家思想,让他的的事业一落千丈,虽然生前成就不多,仙游之后的孔子却得到了众人的推崇。
那么儒家思想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并且成为了维护统治的顶梁柱呢?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个人,他就是董仲舒,西汉时期著名的儒学家,他一生都致力于研究孔子的思想,是当时顶尖的思想启蒙家,西汉初年,国家刚刚建立,常年战乱使得经济和人力受到了极大破坏,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将经历都放在恢复生产上面,自然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主旋律。
因此,汉初推行老子的无为而治,使得从上至下都处于一种安分守己,与世无争的状态,对于当时来说,确实是最好的统治方法,在这种情况之下,董仲舒的潜心研究儒家学问,不问世事。
经过“休养生息”之后,汉朝得到了极大发展,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家强盛,百姓富足,此时一些儒家学者得到朝廷重用,但是此时的朝堂之中大权依旧掌握在信奉黄老学说的太后手中,儒学遭到极大打压,等到太后去世之后,汉武帝才掌握实权,急于建立功业的他下诏寻求治国之策。
此时大学者董仲舒,集合百家之长,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并逐渐成为封建正统的官方学说,对于当时社会所遗留的政治,经济问题做出了系统的解答。
之后董仲舒创造性地提出了“天人三策”。
首先就是天道,董仲舒结合百家之长,改良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提出“天命”,讲究君权天授,当朝的帝王都是天选之子,是上天派遣他来统治天下的,如果统治者在位期间,勤政有位,上天就会降下祥瑞以示嘉奖,若是国君推行暴政,上天就会惩罚他,派遣新的使者来取代他。
这一想法的提出,肯定了统治者的合法性,导致在后来许多皇帝诞生之时,总会有千奇百怪的天象出现,以此来让民众信服,并且他还结合儒家思想提出了新的治国理念。
其次,建立太学,建立健全选举机制,加大教育力度,让百姓都能接受先进知识。
最后,统一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目的在于统一国家的思想,进而加强政治上的统一,除此之外董仲舒还建立了“三纲五常”理论,提出了严格的尊卑秩序,后世纷纷效仿形成等级观念,可以说这一思想的出现维护了统治者的地位和社会稳定,促进了国家繁荣。
这些政策符合汉武帝的治国之心,他接受了这些意见开始大力推行改革,很快就把儒学作为太学的根本,培养了众多国家栋梁,皇帝在世人心中也成为了天神一般的存在,百姓生活富足,国家安定繁荣。
在他辞官回乡之后,每当有重大国策,皇帝都会派人前来与他商议,深受重用,为官期间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统治中的绝对领导地位,甚至影响到周边的国家和地区,而孔子之所以被人如此推崇,其中也有董仲舒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