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时光的浪子。
这是《山河故人》宣传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这部影片起于上世纪90年代,一个我出生的年代。我想看看,时光浪子们会经历怎样的故事,也想从他们身上找找自己的影子,看看未来。我将从剧情、演员等方面来谈谈我的想法,不知道你是否也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关于剧情
也许剧情很现实,但这就是生活。所以,从一开始,这部影片的剧情就吸引着我,把我引向因熟悉而触动、又因放大而回味的画面中去。
在片名正式呈现在银幕之前的时间里,涛、晋生、梁子,在情感中无异于其他人的三个人,演绎着他们之间普通却又不一般的纠葛。爱慕着涛的晋生和涛说,我们三个人之间有问题。涛跟晋生开玩笑,反问他,是几何问题,还是代数问题;晋生也没有拐弯抹角,很爽快地回答她:是三角问题。涛也只能笑笑;她毕竟是女孩子。梁子也喜欢她,但他和晋生不一样,晋生的嫉妒心理比较强,有点意气用事,不会让情感一直憋在心里;而他是个憨实的人,他喜欢和涛在一起,却并没有像晋生那般向涛表明心迹。有爱却不说,扮演着近乎于一个守护者的角色。也正是如此不同的性子,让这两个男人,在面对同一个女人的时候,火药味重了不少,到后来甚至大打出手。浪子,在时光的大舞台上纵情演绎。
一个女人,两个男人。女人,总要做出选择。按理说,她是最有选择权的。她最终嫁给了晋生,但就此便可以说她更爱晋生吧,我并不完全赞同。在涛正式和晋生确定关系之前,两个男人,她都很喜欢,他们都是她的好朋友。她应该是知道这两个人都喜欢她,然而,一个火爆的脾气,一个孤傲的性情,两者的夹击下,令涛感到十分为难。可是她只能选择一个,而且选择了,就不再会有无穷尽的纠葛;她选择了更主动的晋生。对于这点,并不令人意外。作为90年代出生的孩子,对于那个时候的生活并不陌生,谈婚论嫁,经济条件即使放到今天也是永远不可忽视的一点。那个时候比现在更讲究现实但不是现在那许多的条条框框,能够踏踏实实安定地和另一个人过日子就好,那个时候讲的是实在。那个时候可不流行晚婚晚育,遇到谈得来的、合适的,便告诉父母,父母也不像现在那么挑,既然子女觉着不错,又有能力一起过日子,便也不会怎么反对,就这样,终生大事给定了下来。
一切似乎都很美好,但不要忘了,三个人的故事里,总有一个人是最受伤的。在这个故事里,这个人便是梁子。虽然我更喜欢梁子那样性格的人(与晋生相比),但是说句实话,看似他爱而不得,实则是他没有足够的勇气向涛倾诉爱意,他似乎在等着看涛表态。这样被动的人,这样被动的男人,在爱情里,基本都是会被划定到劣势的一类中。90年代至21世纪初,婚恋观上是已经有所进步了,虽然比不上现在的情势,但女孩子享受被追被爱的感觉已经渐渐生发开去。所以,如果是我,这两个人中,我想我也会选择晋生——一个敢爱敢恨的男人。再看梁子,他也许是个很好的男闺蜜,但这般羞涩的男人,你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当你想着那就只拿他是好朋友好哥们儿来看待时,他既不抗拒又不完全接受,同时又不想破坏两人之间的友谊,这样的处境,真的是让人心累。虽然我并没有遇到过像他们三个人那样的情形,但我遇到过类似梁子一样的人,所以,涛心里的那种纠结,我能体悟到些许。
梁子在二人结婚前夕便离开了家乡,还当着涛的面把家门钥匙丢进了院里,说自己再也不会回来。梁子终究也还是结婚了,妻子小露看上去是个朴实的人,两人会互相帮忙照顾孩子。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想,梁子在感情上多少是有些改变了的,变得有担当了。梁子因为看病,带着一家子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看病缺钱,小露说,她去借钱,但梁子说,这种事应该他去。这一刻,小露的心里一定是暖的。浪子,终会在时光中蜕变。
最后是小露找到了涛而借到了钱。涛问她梁子好不好,她连说了两句“他不好”,走到墙壁的一侧,用手臂支撑着在那儿痛哭,那种辛酸与无助的情感,令我动容。
虽然告别的时候弄得很僵,但当涛和梁子多年后再次见面时,那简短的对话,让人感觉曾经的不愉快似乎没有发生过一样。仍然是朋友。所以朋友也应该帮助朋友。毫不犹豫地。浪子,在时光的淘沙中释怀、坦然。
中间还有涛和儿子到乐的一小段故事,最后是成年后的到乐和老师米娅的一段忘年恋,这些就不说了,希望大家走进电影院去感受,一样的触动人心,带给人无限感慨。
关于演员
演出的这一班人马几乎都不是表演专业出身,但在观影的过程中,这一点很好地被忽视了。饰演涛的赵涛笑容甜美,也有可爱之处;饰演晋生的张译把角色的脾性演绎得生动传神,令人印象深刻;饰演梁子的梁景东有深沉的一面,也有冷傲决绝的一面;饰演成年到乐的董子健沉稳自然,投入而细腻;饰演米娅的张艾嘉成熟迷人,温暖且洒脱。这是他们带给我的惊喜,也是带给所有观众的惊喜。
关于布景、灯光和摄影
不同年代的呈现做得还是很到位的。布满灰尘的窗户和蛀蚀的木头窗沿儿,底边儿剥蚀的搪瓷杯,等等,这是90年代。在迪厅摇头甩尾的人群,绚丽的舞池灯光,等等,这是21世纪初。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反腐倡廉深入民心,这是现在。延伸至海面四通八达的公路,透明屏幕的电子产品,等等,这是未来10年可能会有的东西。不得不说这些细节是用心揣摩与设置的。据说导演还翻出了自己很多年前摄制的影像资料,这对于前面那段时间的生活刻画是十分宝贵的资源。热爱电影,热爱艺术的人,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可能成为他们人生的珍藏与创作的源泉,经过时光的沙漏,甄选出那些可以和所有人一起分享的曾经。
结冰的湖面以及被炸开飞溅出冰粒的画面,在镜头下显得广阔恢宏,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浩瀚天地间,欣赏着粗犷而原汁原味的景色。飘散的烟雾、纷飞的沙土,洋洋洒洒,像仙境,也令人想起黄土高坡尘土飞扬的恣肆。迪厅的灯光与想象中的澳大利亚黄昏,在色彩的拉伸对比与明暗交错中透露出眩晕与神秘。
要说这些是特效,似乎又不是,而作为观众,毫无违和感的布景、灯光与摄影,我想为这一大块儿打满分:鲜明的年代感,熟悉的人群特色,这些都抓住了我的心,让我投入其中。
疑问与建议
首先,关于剧情。随着一大片红色渐渐右移,主人公的脸庞出现在镜头下,原来是靠在了一根大红柱子上。忽然一片漆黑,转而出现了屋内的情景,给人透过墙壁的感觉。这样的画面切换有不少,尤其是每一段故事过渡的时候往往采用这种方式。对于故事切换手段的这一点上,倒不是很奇怪,只是比以前看过的片子集中了点儿,一开始会不太习惯,到后面也就适应了。但是有些切换上我觉得稍显单薄。比如有一个飞机坠落烧毁的情节,涛目睹了全程,而且又是离她那么近,她只是呆呆地站在路边,表情似乎也没有那么惊恐(还是说被吓傻了?),然后就切换到她来找梁子的画面。这之间感觉有些突兀;虽然同时还传来飞机播种的广播消息,但给我一种似乎应该有下文却不再有什么联系的感觉。本来还以为是不是梁子在那架坠毁的飞机上,然后传来噩耗什么的。但结果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啊,而是聚焦于涛找到梁子后和他的一段对话了。所以,不太明白导演设置这一场景的用意。
其次,关于表演。在前面还围绕着涛、晋生、梁子间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次涛在面对晋生与梁子有矛盾起冲突后展现的表情。那种无奈、纠结的情感要得到很好地体现,那么眼睛是脸部极好的一个窗口。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演员可以再表现得生动一些,演绎出一对会说话的眼睛,让表情更鲜明、传神。当然,在后面涛的父亲突然去世以及她带着儿子奔丧等一些场景的表演是很出色的,这些都是可圈可点的。期待下一次能看到赵涛带来更饱满形象的角色。
最后的画面是一场涛在雪地里的独舞,伴着曾经的那首动感的乐曲,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当年在迪厅里跳舞的涛。她面带微笑,和漫天的雪花一起舞动着,留给人连连遐想。涛说: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我想,现实中的我们也是一样,与不同的人相识、相知、相惜或相爱,分分合合,辗转取舍,似乎生活就在不断地重复着,不断带来了痛与笑。坐在影院里的我们也是一样,互不相识的我们终会结束一段又一段观影旅程,但曾经的畅快大笑,唏嘘流泪,让散场后的我们不再空虚孤独;到乐,米娅,涛,还有其他人,他们会继续上演什么故事,这些就留给离场后的广大观众们吧。
这部片子肯定还有着不足,但它所反映的现实与问题以及给予我们的思考与共鸣是它的亮点。如果这些还不够的话,那么,就冲着贾樟柯阔别中国银幕九年后的回归之作,我想,也很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