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忙于学习一门新知识。因为以考试过关为最终目标,所以不能随意对待。这个新领域的知识对我来说,陌生而且体系庞大。虽然这几年一直学习了解这个领域,但是一直不知道掌握一门学科的秘诀,不仅花费时间不少,而且效果也差。
去年十月,偶然开始写作,每天日更一千文,一直坚持到今年过年。过完年后,断断续续坚持写,养成了每日读书和思考的习惯。一日不动笔,居然到了浑身难受的地步。习惯养成就是这样简单,改天认真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
写作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让我有意识增加阅读量,学会思考关于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对于阅读,我会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例如心智成长、快速阅读、心理学、历史等内容。我感觉想写好文章,不能急功近利的阅读。如果读一本书就急于输出,就像囫囵吞枣,不能把握书中的精华。
阅读时要带着自己的问题深入思考,这样阅读就不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叔本华说,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只读书不会思考,不如不读。
阅读的深浅和思考的深度有相关性,深度思考能力需要丰富的阅读材料来支撑,任何不假思索的拿来主义只会让你盲信盲从。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强调读书要熟读和深思,学以致用是读书学习的目标,他时常教诲儿子让其牢记于心。
学会正确的总结和概括书本内容,是写作的第二个重要能力。笔记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学习工具,《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考上第一志愿的笔记本》、《每天坚持30分钟》诸如此类的书层出不穷,我想说,这些书你就算读一百遍,你依旧不会记笔记。就像一个厨师,做菜做得好是自身厨艺好,而不是盘子漂亮一样,无论你是用方格纸,还是空白纸,你的脑子缺乏抽象概括能力,什么纸都没有用。
**
写作的第三个能力就是保持思想的勤奋。**网上经常有人说,你是用外表上的勤奋代替思想上的懒惰。特别是当我学习一门新知识的时候,那种思维的惰性让我寸步难行,任何一点新知识如同喜马拉雅山一样矗立在大脑的深处,看着山峰的高度,分分钟都想放弃,已经习惯浅阅读的我已经不会深入思考。
直到那一天,我拿起笔,写了接近100多天,我的深度思考能力回来了,这要感谢写作,他教会我,如何搭建思考体系,就像《批判性思维》作者所说,一个有效写作者从观点的提出,例子的选取到论证过程都会反复推敲,从概念的界定和字词的歧义这些方面不断反思,这个动态科学的思考过程是我曾经拥有但几乎忘记的能力。
写作唤醒和恢复了我的深度思考能力,我非常感谢自己当初的尝试,单纯的读书并没有这么大的功效,我的阅读习惯从大学一直保持至今,专业书也好、常识书也罢,虽然看完以后收效甚微,但有时候不免沾沾自喜,觉得阅读量巨大,思维能力必将与时俱进,但现实是残酷的,三番五次参加各种考试,成绩不尽人意,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我坚持日更写作才找到答案。写作是最有效的学习工具,能让你真正的远离低品质的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