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接受失败,但绝对不能接受未奋斗过的自己。
―― 宫崎骏
我常常在想,一个女孩儿的价值到底在哪儿呢?在我看来,女孩儿的价值在于我们对于自己的期望在哪儿,对自己是如何定位的。小时候,我们总会做各种绚烂多姿的梦,也从未有人会阻止我们去做梦。渐渐的,我们长大了,开始听到一些不一样的声音:女孩嘛,迟早是要嫁人的,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就行了;女孩子,不要总想着要在外面打拼,工作还是要回家乡找的……。作为一个县城出身的姑娘,亲戚们大多思想比较保守,对女孩的看法有一些偏执,而我恰恰又是他们口中的女孩子。不过好在我的父母比较开明,他们总是能够尊重我的想法。这使我能够尽可能地去创造我所想要的价值。我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能够活在自己曾经的梦想中。那么这必然少不了的就是我们要有理想,并且为之付诸行动。
趁现在,请善待自己的分分秒秒。熬夜看美韩热剧,刷微博,和舍友拼单免邮费……,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多数女孩们都是这样度过的,将自己的大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日常生活,消费,娱乐上,浑浑噩噩,无心学习,甚至对没有逃过课的大学是不完整的大学这一谬论深信不疑。那么真正这样做过以后,我们得到的又是什么呢?还不是在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面对着一系列难以应对的就业问题,考研问题,应聘问题等。那时,还总会满心羡慕着周围那些顺利度过关卡的人们。四年无论我们将要如何度过,四年后,不管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不管你是否真正学到了什么,都会在社会统一的标准下被筛选,往上的人会继续向上走,往下的人只会继续向下滑。偶尔听朋友提起她的一个同学,是个瘦瘦小小的姑娘,大三开始为考研做准备,自己搬出了宿舍,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房子,每天早上等着图书馆开门,中午草草吃个饭,继续回图书馆学习,走在路上也总插着耳机听英语,上个厕所都得撕两张讲义看,晚上回到出租房里还是学习,学到多晚无从考量,总之,这个女孩把自己能利用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了,小小的身躯里不知究竟藏有多大的能量。当然,最终她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学府继续深造。很多人会说这个女孩好傻,大学怎么能过的这么艰辛呢。许多人都觉得上了大学以后就解放了,就能够放飞自我,无拘无束了,他们只看到了自己可以任意挥霍的时间却没有想过大学生作为成年人是要学会理性支配这些时间。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不是说我们要把自己过的和那个女孩一样,我们无需复制他人的人生,但我们要珍惜自己宝贵的时间,用它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天会眷顾每一个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抛弃,不放弃,努力奋斗的姑娘。
不“死磕到底”,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政治学老师是一个刚刚走入职场的年轻女孩儿,上课之余总和我们聊一些话外题,有一次和我们讲起了她的一些经历:大一对凡事都处于新鲜感的她加入了院学生会和社团,整天因为各种活动而忙碌,由于各种办公软件用的得心应手,能言善辩,组织能力极佳,在大三便成功当选院学生会主席。就在这时,同为大三的其他同学开始为将来不论是考研还是就业做准备。她开始思考,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她要以何种姿态走向社会?思考良久,她毅然退去学生会主席的职位,打算为考研继续学习,想要看一看自己有多大的“能耐”。“整整两年的时间,就好像又回到了高中的那个时候。虽然很累,但咬着牙坚持下来后很幸福。”老师原话是这样的。所有人在努力的道路上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看到的是他们表面的风光无限,却没有想过他们背后为此所付出的汗水和泪水。每个人都会疲惫,都会愤怒,可都在努力的活着,为什么我们明明有机会通过努力活的更好而不去做呢?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
“世界在转动,你只是一粒尘埃,没有你地球照样在转。现实是不会按照你的意志去改变的,因为别人的意志会比你的更强些。生活的残酷会让人不知所措,于是有人终日沉浸在彷徨迷茫之中,不愿睁大双眼去看清形势,不愿去想是哪些细小的因素累积在一起造成了这种局面。”《风雨哈佛路》中女主的生活经历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糟糕:八岁乞讨,母亲吸毒而死,父亲进入收容所,她十五岁重返校园读书,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智慧、顽强的毅力、不变的坚持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迫切渴望,最终考进哈佛大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没有人可以和生活讨价还价,只要活着就一定要努力,无论我们身处在怎样的环境下,都不要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各种借口。
有梦总是好的,万一实现了呢。亲爱的女孩们,不要吝啬你们的坚强,为了心中的梦想努力奋斗吧,我们不可能变成完美的人,但至少我们可以让人生变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