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都没想到第一篇的面是哪个。但落笔之后,我也觉得它当得起这开篇之作。
昨晚偶然在翻看以往的经典话剧,恰巧看到了一段《茶馆》中和事佬黄胖子劝架,黄胖子一句:一人来上一碗烂肉面!瞬间平息了一场剑拔弩张的架。让人就对这个“烂肉面”起了无穷的敬意!
“烂肉面”,跟大多数其他的旧京吃食一样,都是劳苦大众解馋充饥的一种面食,之所以解馋,是因为有肉卤,而且价钱便宜。京津地区习惯吃打卤面,讲究的有黄花木耳肉片打卤面,更简便的还有素卤,用油条、茄丁之类的,更甚的还有各种汆儿,酱油汆儿,简单粗暴,但是味道极好,这个留待以后慢慢聊。
据说目前北京仅剩的一家“烂肉面”就在东四附近,中午就叫上一个朋友,溜溜达达踩着初秋的北京的阳光就去了。干面胡同35号,律姥姥京味面馆。稍微了解北京的人就会发现,朝阳门至东四这一带,有个鼎鼎大名的禄米仓,那干面胡同是不是跟禄米仓有关系呢?没错,据说当时的运粮大车到禄米仓卸米面,一起风就把地上遗撒的面粉刮到西边去了,于是西边这胡同就叫“干面胡同”了。干面胡同可是东城区颇有历史的胡同。在干面胡同里,有社科院的宿舍,曾经住过的大师包括钱钟书、杨绛夫妇,诗人卞之琳,作家李健吾、沙汀,考古学家夏鼐等等,另外,其他院还住过剧作家焦菊隐,大师梅葆玖等等,真的是藏龙卧虎。
因为禁止破墙开店,面馆已经在街面上开不见了,到了35号院,往里走,看见一间极小的门脸,敞开的屋门上蓝底黄字写着某电视台推荐的字样,无疑是这了。迈一步进屋,一个小小的过道就算是厨房了,右边一口大锅煮着面,正对的桌子上摆着各种等待着浇卤的面条。侧身从桌边左侧进入到屋内,便是面馆的待客之处了,仅有4张桌子,西边的墙上正中是律姥姥的介绍:律姥姥是满族正黄旗,自幼跟随奶奶学习老北京家庭面食,16岁参加工作后,在工厂任炊事员。面馆主营的是北京传统面食,肉丁炸酱、烂肉面、牛肉面、茄丁面、羊肉汆面,还有一个核武器:臭豆腐汆面!
今天主要尝的就是烂肉面,要了锅挑,不过水,就想吃那个燃和劲儿。装在搪瓷盆里的面很快上来,上面浇满了酱黑色的卤汁儿,仔细分辨,还有香菇丁、萝卜条这些辅料时不时透出白色,但旁边碎木耳已经迫不及待的把它们都染上了色儿,更深色的就是我们的主角儿,烂肉,其实是深酱色的肉丁。现在的烂肉面用的已经不是从前的边角料了,都是整块的肉丁。锅挑的好处是卤不容易泄,趁热拌两下,挑起一筷子呼噜一大口,伴满卤汁儿的手擀面就慢慢嚼出味了。咸鲜口,伴着花椒油的香味,回口的醋味让你不觉得厚重的卤有油腻感。再尝尝料,木耳爽脆,萝卜软嫩,在卤汁的包裹下入口甚是入味。肉丁很有特点,像是用黄酱炖制的,酱香浓郁,且颜色深入到纤维中,但入口却没有担心的那么咸,突出的是酱的香。
这是一碗北方很家常的面,在慢慢消失的过程中,却又因为《茶馆》偶尔被人想起。吃碗面,也吃个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