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5《跃迁》· 古典 · Why-落日萧峰
【R】序言高手的三个境界XXⅡ-XXⅣ
今天,大部分关于个人成长、生涯发展和人生设计的理论,都源自心理学、教育学。这些学科的视角主要是从个体出发,希望个人通过整合、学习获得辛福感和成就感,追求一种内在的丰盛。
而很多人期待的提升竞争力、发挥优势、快速增值等概念,却来自社会学、经济学和商业,从这个视角来看,个体在其中只不过是一个“社会原子”,个性化部分不多。更重要的是抓住趋势、利用规律、到达外在的社会成功。
这连个角度如此不同,解释起来答案就不一样,比如房价问题。心理学告诉你“房子并不代表安全感”,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是“如何利用杠杆和趋势投资房产”。
这两个角度都有自己的好处,但是如果你通过个人的角度希望达到社会的成功,这中间就缺一块拼图,你不得不承认:
发挥天赋、追随热情,你一定会很幸福,但未必能改变世界;
刻意练习1万小时,你会进入心流,持续突破,但未必能成为公认的高手;
全心全意打磨一件事情,你会获得宁静,但未必能创造价值。
而这个时代真正的高手,几乎都有一个特点——他们既懂得如何驱动自己持续地努力和积累,也懂得借助社会和趋势放大自己努力的收益。所有这些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最明显的共同特点,就是阶段性的非线性成长、跃迁式上升。每隔几年,他们突然上一个台阶,眼界、想法、能力、调用的资源和身价都完全不同。这就是利用规律放大个人努力的结果。
我研究过《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的华人富豪的生涯案例,他们有3个共同点:首先,他们足够努力、勤奋;其次,他们在26-35岁开始创业,这个时间段,正好是社会积累足够、家庭负担又还不太重的时期;最重要的,他们在创业两年左右后,都遇到了一个空间的时代上升趋势,香港首富是抓住了金融和地产行业的趋势,台湾首富是抓住了电机和塑料行业的趋势,内地的首富则是顺应了互联网大潮。后面这两项因素,是他们放大自己努力和天赋的关键。
就和游泳一样——会游的人很省劲,不会游的人即使身体强健,也游的很累。这就是对于水的理解不同,“水性”的不同。
时代也是有水性的——有些人深刻理解时代的水性,能顺着大潮去很远的地方;有些人则不理解社会和时代的水性,搞不好还会淹死自己。时代高手的非线性成长、跃迁式上升,就是恰当地运用规律放大努力的结果。而大部分人也许懂个人成长、心里发展,或者熟谙商业规则,但恰恰缺少了结合和两部分的一环。
我写过《拆掉思维里的墙》和《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销量过百万,很多人因此受益。这本书从心理学视角,解开了很多错误心智模式的心结,让人不被自己禁锢,活出真正自我。而《跃迁》这本书,则希望拼完这块拼图——从社会的角度解释个人的成就和成功。
【I】重述知识
这个时代的高手最大的特点是阶段性的非线性成长和跃迁式的上升。这群人不仅知道如何在个人成长持续的努力和积累,而且还懂得利用科技趋势、商业规则、经济/社会等规律,放大自己努力的结果和收益。
人在网络中有结构洞的存在,学科之间也有结构洞的存在,《跃迁》这本书就是个人成长、心里发展和商业社会中间的结构洞的存在。
自己读到其中一段,古典解释的非常到位,我准备直接引用他的原文:
“发挥天赋、追随热情,你一定会很幸福,但未必能改变世界;
刻意练习1万小时,你会进入心流,持续突破,但未必能成为公认的高手;
全心全意打磨一件事情,你会获得宁静,但未必能创造价值。“
不仅仅需要发挥自己的天赋、追随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持续的刻意练习和精进,更需要把握时代的趋势和脉搏,利用经济/技术/社会的底层规律,把自己嵌入到更大能发挥价值的价值链系统中去,放大自身的努力和收益,获得自我在认知、能力、能级上的跃迁。
【A1】内化知识
①成功案例:
自己在一家品牌营销策划咨询公司,两年前从精益管理领域跨行业转到品牌营销策划咨询行业,两个领域自己都非常的喜欢和有热情,但更热爱后者。自己是在2014年明显的感觉社群经济会成为一种趋势,当时是通过717社群营销峰会链接到现在的老大王总,也是通过一个帮助他人募捐的公益的事情让他对我非常有印象,让我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非常明显的转变,从甲方到乙方,思维方式、社交圈子、专业能力较之前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跃迁!
②失败案例:
还是在同一件事情上,我研究的方向是“社群营销”,同时期青岛认识几个朋友,有个朋友就把自己嵌入到了更大的系统中,与全国的社群大咖们形成联机模式,也把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的积累在这样更大的平台上得到放大,现在开始注册公司,形成成熟的产品和服务,对自己是个很大的刺激和影响,自己是没有再去进一步的链接联机,在更大的系统里去放大价值和收益。
【A2】应用知识
1.现在在操盘做秋香月饼的项目,一方面自己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更应该把自己和项目嵌入都更大的系统中去,和各大社群、商会、关键网络节点、KOL形成联机,利用商业的规则、品牌传播的规律、资源的更多的卷入,在更大的系统里放大自己的价值和收益。
这样写确实有些大,先做一次社群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