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收到了网上买的王文丽老师的书《课堂飘香是茉莉》,一页页地翻开,浏览,爱不释手。晚上在柔和的灯光下,细细品读书中第一篇教学实录《心田上的百合花》,再次被她“润物细无声”的课堂教学风格所感染,并陶醉其中。
一,这节课,文丽老师首先从一场别开生面的词语复习入手。她给出两组词,每个词语只听读一遍,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这两组词语的特点,从字形猜字义。“你们发现这组词有什么特点了吗”,“为什么将这组词这样分”,“说的太好了,讥讽这两个字都是言字旁,嘲笑的嘲口字旁,都跟说话有关,鄙夷和不屑则表示神情、神态看不起”,这样把词语放入语境中的词语复习法,不仅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更为深入理解课文思想感情打下基础。接着找同学和她一起完成课文的朗读,师读1-9段,生读10-16段。其他同学思考,提出“为什么这样分工”的问题。
二,理头绪,分层次。围绕“哪些语句,哪些段落直接讲到了百合花开”,生自由读10~16段百合花开部分并一一汇报。精读这一阶段的教学非常精彩,她引导学生采用“心賞”行的阅读,步步深入。
课标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丽老师在学生反馈汇报后,又问“我们了解、欣赏了百合花开,又该用心来欣赏百合的什么精神”?这是老师让学生在思维拐角处向深层引领。在学生汇报时,她总不忘这样指导阅读,“读的真好,真动情,好的朗读是可以让我们的眼前浮现出画面的”,“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到这漫山遍野都盛开着百合的地方”,“我觉得百合花开了一片,但还没有完全开满谁再来读”,紧接着层层递进,“你们又是从文中哪些文字当中获得这些感受的呢?请你们来读一读!”当有感情的朗读“我要开花……我要开花……”这一组排比时,她将这组排比句改成诗歌的形式,让学生来领会用排比来表达强烈的感情。
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平等参与者。当学生读了“我们要全心全意的平等的开放时”,先问学生“你们从字里行间欣赏到百合花的什么”,又问学生“谁知道我欣赏什么呢”?当学生的回答不太准确时,紧接着她这样说“谢谢你愿意做我的知音,只是我更欣赏它的不张扬。”这种主动参与的教学效果,师生对话,是一种精致的充满智慧的对话,由此引导学生的阅读渐入佳境。
三,语文教学中的探宝意识,成长意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她这样问道,“我们最初讲到的,只是断壁边上的一株百合,如今我们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百合。你更欣赏哪一个呢,为什么”;“课文的作者是林清玄(出示照片和文字),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你想象中的林清玄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呢”;“这篇课文的原名叫《心田上的百合花》,并不叫《百合花开》,你更欣赏哪一个?为什么”。在指导学生的理解阅读上,她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教学要求,这样的教学设计促使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不但让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而且要让他们读懂课文是如何表达的。
文丽老师在引导学生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她自己又写了一首小诗,出示文字投影,师生齐读。最后,她又创设一个写作情境,“不知道在你们学过这篇课文后有着怎样的感受?接下来就请你用你的文字做种子,在你的心田上也种下一株纯洁的百合”,让学生在自身参与的读写实践中去体验,去感知。
我很欣赏文丽老师的课堂实录,去触摸她带领学生把读、写、思、认知、理解、运用融为一体的课堂魅力,如本文所要表达的“如果说第一株百合是精神的传递,而漫山遍野的百合就是对那份精神的继承”一样!王老师和她的课堂,又何尝不是一株清新洁白的百合花开呢!
暑假的每一天,能读上一堂好课,听听她们的课堂实录,去感受名师的教育智慧和课堂魅力,也是一件幸福的事!